一本具有科普性質的科幻小說。三位少年不經意間穿越時空隧道,來到近千年之后的公元 3000 年時代。他們乘坐宇宙飛船到達太空鎮,又從太空鎮去往月球,光顧已經地球化的火星,再飛往太陽系外。他們領略了那時人類的生活,人類的科技文明,看到了那時的人類像鳥兒一樣在天空飛來飛去;人類的克隆技術達到空前的地步,竟然使猛犸那樣的古生物死而復生;實現了物體和生命的復制和瞬間轉移,人類幾乎可以長生不老……他們交了那么多的朋友,看到那么多的風景,經歷了那么多的奇聞軼事。這一切又有哪些可能成為現實?
一千年,對我們現在生活的人來說是漫長的。然而,和宇宙歷史相比,卻是眨眼之間的事情。千年之后,宇宙也許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人類社會肯定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具體變成什么樣?沒有人能說得明白,只能靠推測和想象。雖然這本書里所說的有許多幻想的成分,但從科學理論上講,或多或少又都有一定程度的根據。三位少年在公元3000年經歷的一切,又有那些會在千年后真正實現呢?
作者的話
我不欣賞毫無根據的、荒誕不經的幻想,也不喜歡無稽的神話。雖然這本書里所說的有許多幻想的成分,但從科學理論上講,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根據。盡管顯得神奇與迷離,有些甚至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
可是,哥白尼、伽利略在觀察天體的時候,怎會想到千年之后,人類發射了宇宙飛船,遨游太空,甚至踏上了月球的土地,而且正在向火星、金星進發?200年前的人類,怎能知道他們的后代會有火車、汽車、飛機,會有電燈、電視,會人人都拿著手機聯系,用電腦工作?因此,很多事情會不會成為現實,誰又能說得準呢?
近幾年,我忽然有了一個頓悟,就是相對而言,人類的歷史其實是很短暫的,也可以說剛剛開始。最明顯的事實就是語言的差異,且不說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語言,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的語言,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語言。最讓我驚訝的是,有的村莊竟然村東頭和村西頭的語言也有所區別。這種事實是怎么造成的呢?唯一的解釋是遠古時代人類種群的分隔所致,也就是古代部落所留下的痕跡。這個痕跡竟然保留至今。
再說農耕文明至今不過一萬年左右。最早的結繩記事不過距今七八千年、楔形文字也就五六千年。鐵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開始至今四五千年。英國的工業革命到現在還不到三百年,電的應用才一百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不過六七十年,冷戰結束也只有二三十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博覽會在中國召開僅僅是近幾年的事。
你說人類的歷史難道不短暫嗎?
根據推測,宇宙已經有130—140億年的歷史。和浩瀚悠遠的宇宙相比,地球才46億年,人類的出現不過幾百萬年的事情。比爾·布萊森在《萬物簡史》中,做了一個精彩的比喻。他說,倘若把地球的歷史壓縮為一天,那么最簡單的生物出現在凌晨4點,恐龍滅絕在午夜前20分鐘,而在午夜前1分17秒,人類才出現。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全部有記錄的歷史不過幾秒鐘長,一個人的一生僅僅是剎那工夫。
一千年,對我們現在生活的人來說是漫長的。然而,和宇宙歷史相比,卻是眨眼之間的事情。千年之后,宇宙也許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人類社會肯定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具體變成什么樣?沒有人能說得明白,只能靠推測和想象。
天文學家認為,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球數不勝數。人類能生活在地球是極其幸運的。這個美麗的星球距離太陽不遠不近,它不僅圍繞著太陽旋轉,而且還能夠自轉,又有月球陪伴。它有磁場,有陸地、海洋,還有厚厚的大氣層。是人類為地球而生,還是地球為人類而存在?因此,假若你承認自己是一個地球人,那么你就應該善待地球,忠實地為它服務,使它永葆繁榮。
在這里,我想祈愿的是:希望將來地球上的人類社會更加多彩,更加和諧。有朝一日,一旦遇到外星文明,也能夠和平相處。
? 董源
? 2011年7月19日
董源,1941年7月生,山西襄汾人,1964年畢業于山西大學生物系,1982年在北京林業大學獲碩士學位,后任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為中國林學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北京林業大學圖書舘舘長。2006年退休。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各類報章雜志發表文章數十篇,科普書籍有:《璀璨的植物珍寶》《中外自然科學大事記》等。
驚鴻公元3000年
“已經晚上11點了,快睡覺吧!”媽媽催促著九川。
“真煩人!明天是星期六,又不上學,你不知道嗎?”
九川嘴里嘟囔著。其實他已經躺在床上了,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想著明天和漢睿以及麗達的約會。
九川和麗達15歲,在同一個班,上初中三年級。漢睿比他們小1歲,上初中二年級,他們都在樹人中學讀書。
九川家的樓后,是一個花園,花園旁邊有一個藤蘿架。藤蘿已經有七八十年了,十分繁茂,尤其在五月初開花的時節,一嘟嚕一嘟嚕的紫花像一串串的葡萄掛滿枝頭,真是賞心悅目。藤蘿架下一圈木制的長椅,中央一個石桌。這是一處夏可以遮陽,冬可以避風的好去處。雖然如此,但來的人并不多。他們的約會地點就在這里。
九川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他似乎來到藤蘿架下,不想麗達早就來了。她手里拿著一本《蘇菲的世界》,正看得津津有味,沒有注意到有人來到身邊。九川悄悄地過來一把搶過書:
“看什么書?也不告訴我一聲。”
“討厭!嚇我一大跳。”
麗達過去搶書,在九川的胳膊上擰了一下,九川故意皺著眉頭喊了一聲:“哎呦!”松開手,把書還給麗達。 ?
麗達咯咯咯地笑著:“告訴你,這可是本好書,是挪威喬斯坦·賈德寫的,他在一個曲折的故事中,把世界的哲學歷史,敘述得妙趣橫生,沒有一絲枯燥乏味的感覺,等我看完,你一定看看。”
九川還想說些什么,只見漢睿睡眼惺忪地跑來了,便迫不及待地問起來:
“怎么搞的,為什么才來?”
漢睿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昨晚看《史前恐龍公園》的光盤太晚了,今天怎么也起不來。”
麗達接過話頭:“光盤有趣嗎?什么時候給我看看。”
“太有趣了,不僅講恐龍發現的歷史,恐龍的生活,還有活體恐龍是怎么制作的。”
“好極了,我就想知道影視中,活的恐龍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九川說:“我家還有一套海洋生物的光盤,拍得非常棒,什么時候看一看?”
漢睿坐下來說:“我們說正事吧!今天到底去哪里?”
麗達說:“我們去自然博物館或航天博物館?你們覺得怎么樣?”
“不好,都去過不知多少遍了,我們最好到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九川說,“昨天晚上睡不著覺,想起有人告訴我,有一個幽深的峽谷,可神奇了,而且離我們這里不遠,何不到那里去?你們看怎么樣?”
大家都拍手稱好。
神奇的峽谷
那是5月初的一天。春風和煦,陽光明媚,藍天鑲著白云。遠處的山巒長滿了樹木,河水就由那里靜靜地流淌過來。他們沿著河邊,溯流而上。開始的時候,河道比較開闊,水流平穩。河水不深,清澈見底,游魚歷歷可數。河道里布滿各種大小不一的石頭。有時他們涉足走到河流的中央,站在大石頭上,嬉水玩鬧。大約走了二十分鐘之后,河道漸漸變窄,水流聲也越來越急促,原來他們進入了一個峽谷區。峽谷的一邊是遮天蔽日的森林,另一邊是驚險的懸崖峭壁。
不久,他們看到一座鐵橋,橫跨在峽谷之上。他們走到橋上,憑欄下望。啊!峽谷太幽深了,麗達馬上蒙住雙眼。九川說:“我也有些目眩。”只有漢睿一動不動地凝視著下方。再看那兩岸的峭壁,直上直下,長滿了蔥蘢的樹木,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翠谷。谷底碧綠的河水奔流不息。
他們走下橋來,順著峽谷繼續向上游走去。走了大約幾百米之后,望到一泓湖水。四周起伏的山巒,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隱隱約約,朦朦朧朧。湖岸上長著稀稀落落的蘆葦和香蒲,旁邊胡亂漂著三兩只小船。漢睿若有所悟,嘴里嘟囔著:“這不是‘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嗎?”
他們三個人跳上一只小船,解開纜繩,用槳劃著,繼續前行。湖不大,幾分鐘就穿過湖區,又來到一處比較狹窄的河道。水流湍急,他們奮力劃著船,沒過多久,又是一處較為開闊的水面。水面雖然開闊了一些,但水流并未平緩。伴隨著嘩嘩的水聲,激流在險灘上奔涌,激起漣漪,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船不能開了,他們就把它棄在岸邊。干脆脫了鞋,在河邊玩耍。盡管艷陽高照,但河水卻冰涼刺骨,讓他們不能久留。
他們順著河岸繼續前行。看到不遠處,坐落著一間小木屋。木屋周圍,樹影幢幢,流水淙淙,宛如童話世界一般。他們走過去一看,只見小屋旁邊,豎著一塊牌子,上寫幾個大字:“神奇峽谷旅游區”。小屋既是商店,又是一個旅游區的入口和出口,里面擺滿了旅游紀念品和玩具。他們高興得手舞足蹈。九川看中了一塊木刻山水畫。麗達摸著一個玩具熊,愛不釋手。漢睿在五顏六色的石頭前,不愿離開。最后,還是九川說話了:“我們趕緊走吧!時候不早了,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再買吧!”他們只好經過一個柜臺交了費,管理員就在每人手背上蓋一個章,算作門票,然后指向右邊的門,意思是從這里進去就是景區了。
其實,景區又是一座激流噴涌的峽谷。由于巖石高低錯落,行走不便,整個景區的棧道都用厚木板架起。棧道依地形而建,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有時在溪流旁邊,有時橫跨溪流。溪流時而平緩,時而激越。凡是橫穿峽谷的棧道,都是在地勢險惡、激流勇進的地方。那里的水流往往從巖壁高處跌落下來,形成瀑布,瀑布沖刷下面的巖石,形成水潭,水潭的水溢出后,又跌落成瀑布,沖向下一級的巖石。有時水流從大大小小的巖縫中擠出,又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瀑布。身臨其境,那大瀑布的轟鳴,伴隨著小瀑布的唰唰聲,像是在聆聽一場盛大的交響音樂會。
溪流旁還有許多巖洞。有的較大,棧道可直達底部。有的洞口窄小,需要俯身才能進去。有時水流從洞上流過,像是水簾洞。有時從洞下涌出,令人有驚無險。置身于洞中,萬籟俱寂,只能聽到那千萬年來永無休止的、綿延不絕的、嘩嘩的水聲。他們仿佛真的穿過時空隧道,回到亙古的年代,頓時有了一種空靈的感覺。
這時,漢睿走進一處大瀑布后面,突然喊了一聲:
“快來呀!”
九川和麗達順著聲音急速來到瀑布后面,原來漢睿發現了一個石洞。這石洞有一人多高,兩人多寬。石洞的兩邊是用魏碑字體刻著的對聯:
麗達念著左邊:“時光倒流?回顧過去”。
漢睿念著右邊:“時光前行?展望未來”。
九川念著石洞上面那四個大大的漢隸:“時空隧道”。
三個人都興奮得跳了起來。極大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一起到里面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