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奧地利著名動物學家洛倫茨關(guān)于動物與人類行為問題研究的論著的第二卷。與詳述動物行為并形成基本概念的第一卷不同,第二卷的目的主要在于向有興趣的讀者傳達動物行為學所基于的某些認識論理解,并闡述歸納式自然科學的哲學基礎。作者不僅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向讀者展示
這是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的得主康拉德�6�1洛倫茨的一本論文集,其中收錄了他1941年至1963年期間所寫的7篇論文,意在向讀者傳達動物行為學所基于的某些認識論理解。對動物行為學、尤其是早期動物行為學發(fā)展有興趣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康拉德·洛倫茨(Konrad Lorenz,1903—1989),奧地利著名動物學家,被稱為“現(xiàn)代動物行為學之父”,德國《明鏡》周刊評論他是“動物靈魂方面的愛因斯坦”。他提出了行為科學中的多個重要概念,如印記現(xiàn)象和先天釋放機制。由于動物行為研究方面的開拓性成就,洛倫茨與弗里施、廷貝亨共獲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除了在學術(shù)上的成就之外,洛倫茨較為人所稱道的,是他在動物行為方面的通俗寫作,他所著的《論攻擊》 (Das sogenannte Böse)、《所羅門王的指環(huán)》 (Er redete mit dem Vieh, den Vögeln und den Fischen)、《狗的家世》(So kam der Mensch auf den Hund)、《灰雁的四季》 (Das Jahr der Graugans)等多部作品至今依舊廣受好評和喜愛。
緒論
科學家的信條(1963)
鴨亞科運動模式的比較研究(1941)
動物和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一種方法論討論(1950)
心理學和系統(tǒng)發(fā)生(1954)
行為問題的研究方法(1958)
格式塔知覺是科學知識的一種來源(1959)
動物會經(jīng)歷主觀體驗嗎? (1963)
注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