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實驗大科學/愛科學叢書》包含各類趣味科學小實驗,實驗雖“小”,但科學價值很“大”。《小實驗大科學/愛科學叢書》作者期望通過各類趣味科學小實驗的展示及科學原理的闡釋,開闊青少年孩子們的科學視野,提升科學素養。
《小實驗大科學》出版了,它是啟迪中小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實驗的良師益友,它由淺入深、小中見大、玩中思考,引導同學們動腦動手,探索世界的奧妙。本書由多位志同道合的物理學、環境工程學、土木工程學等專業的博士、碩士編著,多年來他們對多方面的自然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再精心選擇了適合中小學生且又取材簡便能自己動手做的實驗。編者中有的十多年前已在上海市青少年物理工作站輔導廣大中小學生,研究了許多課題。真可謂十年磨一劍,十年積累一本書。這本書做的是小實驗,卻體現了大科學、大智慧,它的宗旨首先是激發同學熱愛科學興趣,引導他們不斷探索,有的實驗蘊含很深的理論,有待同學們將來研究大學物理時才能深入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考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說:“我是一個做實驗的工程師,希望通過我的得獎,能提高中國人對實驗酌認識,沒有實驗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縱觀近半個世紀以來獲得諾貝爾獎酌物理學家,絕大多數是既搞理論又搞實驗的。我國的教育既要重視理論又要重視實驗,才能真正造就高素質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小實驗大科學》將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成功的出發點。我國科學院院士、請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從學生時代起就懷揣對科學酌敬畏與好奇心。他說:“你凡乎每天都能看到新東西,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謎團,讓你琢磨不透,經過長時間努力才弄清楚,會讓你感到非常幸福。”探索科學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薛教授考研考了三次,讀博士花了七年,但他的字典中沒有“放棄”兩字。通過不懈拼搏,終于率領他的團隊于2012年提出了界面高溫超導,又于2013年攻克了科學史上的難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小量子實現了大夢想,這兩項成果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將來超級計算機可大大提高計算速度,且其體積可能只有平板電腦大小,智能手機的內存將擴大上千倍。2016年9日,薛教授榮獲中國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歷史證明,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物理學是高新技術的源泉,它富有生命力,富有成果,它對社會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薛教授曾說:“作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實驗技術需要長期磨,需要有‘工匠’精神,要具備理論知識背景和實驗技能,再加上對科學問題的判斷能力,當機遇出現時,你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就會有新的發現。”他還說科學的魅力可以簡單比喻為滿足人的好奇心,這種魅力,不僅會吸引小孩子和年輕人,也包括成年人,科學家每天都擁有像小孩子一樣酌好奇心。因此,他幾乎每天早上7點到實驗室,干到晚上11點才離開,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7-11”教授。他在獲獎惑言中說:“我50多年前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家鄉非常貧窮,我就像一只小船,從非常簡單的地方出發。中國科學處在黃金時代,而我就是這個黃金時代的幸運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下面談一些我自己的體會。我原是數學教師,由于偶然需要改行當了物理教師。“半路出家”那幾年,在重視科班出身的高校是舉步維艱的,可我也是幸運的,在復旦大學物理系舉辦的實驗培訓班上,我認識了陸申龍教授。從此我以他為榜樣,以他為導師,一有時間就到復旦去,做實驗請教問題,在陸老師多年悉心幫助指導下,業務能力不斷提高。
收起全部↑
一星級 我也會做(適用于一至三年紀)
1 筷子提米
2 彩色對流
3 起來吧,雞蛋
4 牛頓圈
5 上升的水面
6 棉花糖實驗
7 水中“龍卷風”
8 彎曲的水流
9 隔空操控——靜電的魔力
10 平衡鉛筆
11 硬幣平衡
12 “蝸牛”小球
13 雙層氣球
14 顏色轉盤
15 可樂噴泉
二星級 走近科學(適用于四至六年級)
1 氣球碰釘子
2 浮沉子
3 硬幣“剪刀”
4 飛行的杯子
5 泡泡包泡泡
6 方形泡泡
7 滴水不漏
8 水果電池
9 硬幣水上漂
10 明日環
11 巧妙平衡
12 釘子平衡
13 杯中“火山”
14 彩色影子
15 糖水彩虹
三星級 樂在探究(適用于初中年級)
1 魔力旋轉鍋蓋
2 瓶中水氣球
3 戳不破的氣球
4 繪畫機器人
5 硬幣橋
6 魔力易拉罐
7 蠟燭蹺蹺板
8 “3D”金字塔投影
9 大象牙膏
10 點“水”成“冰”
四星級 探秘時刻(適用于高中年級)
1 鉛筆搭橋
2 神奇的“大力士”
3 牛頓珠
4 變形易拉罐
5 大氣球和小氣球
6 旋轉鐵釘
7 趣味電動機
8 磁“火車”
9 自制透鏡
10 光幻覺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