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李繼廣博士參與某著名飛機設計研究所關于對地攻擊性無人機作戰效能研究項目為基礎撰寫的著作,李繼廣等人在查閱當今世界上主要無人機系統的功能、性能、作戰使用模式、功效效果等文獻的基礎上,采用經典評估模型、現代專家評估模型和神經網絡等方法,對無人機對地攻擊的效能進行了細致分析與研究,結合國內外先進無人機特點與對地攻擊使用實例,綜合得到了一套對地攻擊效能評估方法。
本書將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應用于攻擊型無人機系統效費分析研究,并將效費比這一綜合性戰技指標作為主要決策依據和關鍵技術,指導攻擊型無人機系統的設計、研制與使用。攻擊型無人機效費分析在觀念上實現了三方面的重大突破:一、從重視性能到重視效能的重大突破;二、從重視采購費到重視壽命周期費用的重大突破;三、從僅重視效能或僅重視壽命周期費用到著眼于二者的統一,即重視效費比的重大突破。其中,全壽命周期成本(LCC)概念與計算方法已在國外軍工產品研制與采購中深入人心,是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它克服了傳統上僅注重降低生產制造成本的局限性,強調“產品成本是研發設計的結果”,統籌考慮產品的可生產性、可靠性、可維修性等要求,減少產品在交付使用后的使用與維護費用。LCC管理強調以顧客為中心,不僅考慮了生產,同時也考慮了使用者的耗費,確定有利于提高成本效果的設計方案。
本書從無人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出發,導入對地攻擊型無人機的作戰樣式、評估攻擊型無人機作戰效能的方法以及對地攻擊型無人機的效費分析方法,可讀性和科學性并重。給讀者帶來閱讀愉悅的同時,又以嚴謹的態度介紹了對地攻擊型無人機效能評估和效費分析的方法。本書適用于各類航空院校相關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學與參考。同時適于航空系統專業技術人員使用。
李繼廣,男,1987年11月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研究生,專業為導航制導與控制。研究方向是無人機飛控控制理論與設計,主持和參與多項科研項目。
董彥非,男,1970年11月生,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自動化學會系統仿真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飛行力學、航空裝備仿真與效能評估。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十余項,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陳欣,1958年11月生,北京市人,工學博士,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為導航制導與控制。長期從事無人飛行器的飛行控制系統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項國家“863” 和國防重點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在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設計方面具有獨特見解,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已應用到多個無人機型號當中。
第一章 綜述
第一節 什么是無人機
第二節 對地攻擊型無人機綜述
第三節 對地攻擊型無人機作戰模式
第四節 2009—2047年美國無人機發展規劃
第五節 無人機設計的核心——飛控理論的發展
第二章 作戰效能評估方法
第一節 攻擊型無人機效能分析
第二節 對地攻擊型無人機效能評估建模
第三節 算例分析
第三章 壽命周期費用分析
第一節 相關概念
第二節 國外攻擊型無人機壽命周期費用模型
第三節 壽命周期費用模型類別
第四節 LCC建模與應用實施程序
第四章 效費綜合分析
第一節 效費權衡分析基本程序
第二節 攻擊型無人機壽命周期費用的可比性
第三節 攻擊型無人機效費比
第四節 權衡分析的比例模型
第五章 相關結論
第一節 效能分析
第二節 費用分析
第三節 設計和使用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