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距今已經百年。它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與最令人激動的事件之一,它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 埃德溫·J·丁格爾編著的《親歷中國革命(1911-1912)》旨在概括地介紹1911年10月發生在中國武昌、漢口和漢陽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歷史。大量涉及中國發生的這場革命的新信息和導致目前風起云涌形勢的新事件,都是具有價值的。 《親歷中國革命(1911-1912)》中包含著一些神奇的預言性話語,它給那些沒有對中國政治作過研究的讀者提供了大概的想象:當革命使幾億中國人突然覺醒時,這個國家會是什么樣子。 這本書,不僅對于研究辛亥革命的歷史學者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一般的讀者也可透過作者的記述,感受百年前那場革命的現場。
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親自采訪+第三方立場=最真實客觀、最接近本來面目的歷史! 一位普通在華外國人對當時時局的實地觀察與切身感受,一位英國記者親身經歷的辛亥巨變!第一時間采訪黎元洪、唐紹儀、薩鎮冰、張彪、胡瑛等辛亥風云人物;70余幅戰地照片,雪藏100年,首次公開出版! 當革命使幾億中國人突然覺醒時,這個國家會是什么樣子? 請閱讀埃德溫·J·丁格爾編著的《親歷中國革命(1911-1912)》!
埃德溫·J·丁格爾(Edwin J.Dingle),1881年生于英格蘭康沃爾郡,1909年來到中國,取名“丁樂梅”。 武昌起義爆發時,丁格爾作為上海《大陸報》的記者住在漢口,目睹了革命發生初期的種種情況。他利用特殊的身份,奔赴漢口、上海和南京等地,周旋于各派政治力量之間,與起義最高領導人及清廷官吏都有過密切接觸,探尋政治幕后的消息,撰寫了大量獨家新聞。他是最早訪問武昌起義都督黎元洪的外國記者。 作為一個著述頗豐的作家,丁格爾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與了解,特別注意將中國的情況介紹給西方世界,對中外文化交流有所貢獻。他出版了不少關于中國社會、中國革命和基督教的著作,其中包括《1911—1912親歷中國革命》、《徒步穿越中國》、《我在西藏的生活》等。
引言
第一章 黎元洪:創建新中華的雄心/1
第二章 沖突的開始/18
第三章 革命戰爭/31
第四章 劉家廟戰役/42
第五章 漢口大火/60
第六章 武昌的政治活動/73
第七章 黎元洪的和平請求/82
第八章 外國人的危難處境/96
第九章 漢陽陷落/107
第十章 伍廷芳博士向世界的呼吁/134
第十一章 和平會議/168
第十二章 孫逸仙的到來/184
第十三章 袁世凱/204
第十四章 四川起義/215
第十五章 革命爆發的原因/238
第十六章 結論/258
附 德齡公主接受一家報紙采訪的片斷/271
譯后記/286
第五章漢口大火你曾經看到過一場火——場大火嗎?你是否曾經見過一片寬闊的大草原著火,看到火焰上下跳動,來回晃動著,頗具威脅性地逼近你的情景?如果你曾看到過,才有可能理解我寫的含義。你能否想象出成千的屋頂、清真寺、寺廟、教堂的尖塔等,各種不同高度、寬度和形狀的屋頂被一片舞動著的草原大火包圍時的情景?你能否想象出烈焰被強力地煽到一邊,巨大的火焰帶迅速向前蔓延,接著又擺回來,繼而又再次快速向前展開,最后穩定下來,猶如把倒霉的敵人死死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慢慢折磨他,并殘忍地殺害他的情景嗎?你能看到如波濤滾滾般的一團濃煙,甚至連強勁的北風都吹不散,慢慢向前移動,接著變成白熱化的“格格”射擊聲的巨大力量,憤怒地把它的深紅的火焰送入云霄的情景。透過厚重的濃煙你能看到不計其數的屋頂、教堂尖頂及拱形的中國建筑,好像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躲閃著,像整個瘋狂潰逃的裝甲兵團,他們在不停地跑著,然而卻沒有前進一步,拼命努力,但卻毫無用處,他們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原地跑動,最后放棄了所有希望,被迫絕望地倒在濃煙里,永遠地消失了。
但這些屋頂不是裝甲兵,它們不是人。
男人們和驚恐的女人們及幼小無助的孩子們、年老的父母們、病弱的人、傷殘的人、瞎子、房客及殘廢人都在兩天前離開了這座城市,現在留在鄉村附近,富人和窮人同樣是無家可歸。那些猶豫不決或漠不關心的人都被卷進冒火的街道上,無助地、絕望地等待著他們在這場大火中注定的命運。大火中,繁華的中國貿易中心漢口,注定毀滅在這場中國人的戰爭中。
沒有人能精確地說出在這座城市著火期間發生的事情。歐洲人聚集在租界的屋頂,注視著(這一切),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好像一個人茫然地注視著一口煮沸的大鍋,想到在耀眼的火焰背面,成千的人遺憾地與不久前還生活的地方作悲哀的告別,然后死去。窮人仿佛只能等死,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是空想。當一個人看到這一切,他只能流下傷心的淚。他似乎感到那些男人和女人、小孩、殘廢者、瞎子以及那些打算像待在洞里的老鼠一般死去的窮人們悲慘地擠作一團。
因而,無限憐憫之情從心底油然而生。
但我再次問你能想象出所有這一切嗎?你認為能想象得出,那你能描述一下嗎?我不斷地觀察。火焰似乎使我與他們一樣內心焦灼,正如磷在火海中燃燒一樣。火瘋狂地蔓延到右邊,到左邊,又重新匯聚到中心地帶,這些我都盡收眼底。它殘酷地撕破這塊寬廣而不規則的火焰帶,不久它又會匯合起來。那令人恐懼的火中,每一段好像在與另一段進行殺人和焚燒競賽,使許多不能逃走的愛好和平的人們慢慢死去。它再次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的各個方向行進;有時它變成更大而且結實的一團;接著又會像一只食肉鳥一樣停下來,直到它的獵物到手,繼而狂喜地再次前進。我已經問過你,是否能想象出這種情況,并把它描繪出來。我坐在一個高聳的屋頂上看到這種情形。當我寫作我們時代的歷史時,一切令人恐懼的真實事情就在我眼前發生,我的工作是描述它,這就是我待在那里的原因。然而,我的筆無助地從手上滑落下來,我無法寫下去,措詞不當,詞語卡殼,筆仍未動,我還是寫不下去。這座龐大的城市被野蠻地摧毀,變成了一座死城和一個使人流淚的地方,這顯然是我知道的最殘忍的事情。
當一個人看到在一個遠遠的角落里,一團深紅色的濃重的火焰到處亂竄,一股細而直的濃煙沖向天際,他會以為,這是給命運之手的合適供品,今后命運將指引這些受蹂躪的人們走上幸福的道路。然而,這將是數年以后的事,現在火正伴隨著我們。我們以自己的方式觀察這次戰爭,談論這座城市的焚毀。在中國,一座有圍墻的城市幾乎是靠不住的,把一座擁有50萬生靈的城市夷為平地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在4億3000萬人口中有50萬人無家可歸,來哀求你,你會有什么感覺呢?當中國放火焚燒、進行屠殺、做文明的人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任何事情時,她向世界顯示,過去她是最為野蠻的。反對上帝的罪孽及故意徹底燒毀一座城市,惡意毀掉被積累起來的數百萬英鎊的財富,這都是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犯罪行為。對我們來說,這是最殘忍的野蠻行徑。對中國來說,這是一件好事。通過所謂的殘酷行為,最真正的愚昧行動,最不道德的計謀,使所有的人明白,他們必須安分守己,政府的力量是強大的,他們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休想參加革命。成千的中國人為了他們堅持的利益而犧牲,財富遭到毀滅,這些事件不是一時頭腦發熱所致,而是整個國家歇斯底里的結果。
對我們這些了解中國的人及那些不能相信所有我們看到和聽到的一切是令人費解的改革之真實情況的人——這種改革宣稱,已使這個國家和人民武裝起來,看到清軍把這座城市化為灰燼,并不感到很吃驚。但看到數萬理解民族精神,并期盼用起義手段來改造社會的人,收拾起他們少得可憐的財物,被陸上或水里的炮彈炸得蹤影全無,的確令人傷心。
在大火燃燒的漫長日子里,看到的情景是極為可怕的。原先沒走的人們驚恐地從那個不幸的城市大批涌出,否則,他們只會被正等著他們的士兵射倒。如果這些害怕的人們不能提供滿意的解釋,就會被毫不留情地用槍刺死或射死。街道上已被清軍戒嚴,他們決心采取流血行動,帶著可怖的歡樂,不受懲罰地執行他們的任務。也許這是無需再說的。任何一個有點人性的人,甚至那些偶爾來中國、對中國人毫無感情的人都認為,不應當以宗教方式或通過社會來幫助他們,而應當留下他們,繼續自由自在地生活,這種情形必定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人們來到城市的出口,希望得到外國租界的庇護,他們最初攜帶的少量衣物也在路上丟失了,現在他們只求保住性命,設法通過大門進來?墒沁@種請求也遭到拒絕。他們不得不回去,可能去死。守衛著這些出口的英國海軍陸戰隊戰士告訴我,他們的心因為這些可憐的人而流血,但他們接到的指示是不準任何人出來。搶劫威脅到這座正在燃燒的城市,這是英國租界當局最感頭疼的。這座城市和英租界之間僅僅隔著一條馬路,當人們開始逃跑時,搶劫者們正如進了黃金國。惡棍們會帶出毛皮、絲綢、銀器及各種各樣的貴重物品,放在租界里,然后再回去帶出更多,直到必須制止中國人進入租界為止。然而,一段時間后,這個規則被修改了,能講漢語的志愿者駐在那里,詢問逃難者的職業;但數百人從一個門口跑到另一個門口,像在洞里的老鼠一樣,他們知道,大火每時每刻都在肆虐著。晚上,數百人看到了這種情景。真正令人心碎的是矗立在揚子江上的最好的城市之一正被夷為平地。夜幕降臨后,大片的火海照亮了周圍數英里的大地。
與租界相連的倫敦教會醫院內一片恐慌,因為他們害怕這個地方會因為風向稍轉而被引燃。所有的病人被從床上抬走,運到其他的避難所。在運走貴重物品的過程中,歐洲人和本地人同心協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看到的這些情景。人民可憐的處境,大家發誓一定要報復政府的憤怒情形,以及倉促間不能考慮到或聯系到的更多事情,這些都會久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大火發生的時候,估計已有數千人在那座現代的索多瑪城和葛莫拉城中死去。清軍有一種瘋狂的戰爭欲望。一兩天以前,袁世凱為了重新攻占漢口,許諾給予他們巨額獎賞;況且,這些人對贓物非常眼熱。在這些天里,歐洲人從他們的屋頂上目擊了這個苦痛的境況。在英租界、法租界和德租界背后駐扎著炮兵連隊,清軍正在打通朝向漢水的路。從炮兵連隊連續的炮擊判斷,他們正頑固堅持自己的目標。
人們不會忘記這些日子。似乎是害怕遺忘,來自大智門的火炮又不斷地加深人們的印象,炮彈重重地瀉入漢陽城及士兵可能埋伏的其他任何地方。大炮轟鳴了一個小時,接著便是死一般的沉寂,僅僅被那些仍在援救受傷者及無助者的人所打破。但寂靜持續了不長時間。
不久,從這座城市離外國租界最近的角落里升起新的數股黑煙,昭示著這致命的活動重新開始了。不久,火焰再次騰升,風把它向前吹人聳立的房子里,炮彈不時落在附近;同樣的騷亂,同樣的驚慌失措,這座城市重新著火。大火持續了三天之久,一個人能再次完整看到他能想象到的草原大火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