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化現象與文學熱點》分上、下兩編,共十八章。選擇當前富有代表性的十余個文學或文化熱點問題,如“斷裂”事件、重排大師、新概念作文、國學熱與于丹現象、《沙家浜》與紅色經典改編、莫言與諾貝爾文學獎、《上海寶貝》與“另類文學”、網絡文學的現狀與問題、新移民文學的境遇與發展、“金王之爭”“二余之爭”“韓白之爭”、《國畫》與官場小說、《狼圖騰》與生態文學、***文化熱、“大話”文學潮、底層文學寫作等進行分析。試圖通過這些個例或個案解讀,以點帶面,對當下及近些年中國文壇出現新的文學思潮和動態、趨向進行概括。讓讀者了解當下中國文學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既頻頻多變而又活潑無序的真實狀態,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精神和分析、把握問題的能力,并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加當下文學和文化的建設。
《當代文化現象與文學熱點》在前版基礎上做了較大修訂,新增了一篇前言和四章內容(第七、九、十、十八章),考慮內容方面的因素,刪去了前版中“‘梨花詩’與現代漢詩”一章。
吳秀明,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當前文化熱點、武俠小說、當代散文等。出版有《中國當代文學寫真》等著作。
前言
上編
**章文化生態與現實語境
**節文學轉型的歷時演進及階段性特征
第二節“經濟中心”時代的文學定位及應對策略
第三節一元與多樣并存的總體格局
第二章“斷裂”現象與新生代作家的突圍
**節世紀末文壇的“斷裂”事件
第二節“斷裂”的喧嘩現象引發的思考
第三節“斷裂”作家的文學表演
第四節由“斷裂”引發的思考
第三章重排大師與雅俗文學的重構
**節大師時代的結束與文學對大師的渴望
第二節作為個案的茅盾與金庸
第三節雅俗文學的流變與重構
第四章新概念作文與“80后”寫作
**節從“應試作文”到“三新寫作”
第二節大眾傳播與“80后”作者的出場
第三節“80后”寫作的主要特點
第四節《十少年作家批判書》及其他
第五章《百家講壇》與“國學熱”的反思
**節《百家講壇》與學術大眾化
第二節“國學熱”的反思與《百家講壇》的問題
第六章《沙家浜》與“紅色經典”改編
**節從滬劇《蘆蕩火種》到京劇《沙家浜》
第二節階級語境與消費主義對改編的不同影響
第七章莫言小說創作與諾貝爾文學獎
**節莫言小說創作與諾獎的“理想性”原則
第二節“高密東北鄉”的“生命狂歡”變奏
第三節狂歡落幕之后的遐想
附錄《靈山》與諾貝爾獎情結
第八章《上海寶貝》與“另類”文學
**節“70后”出場與“另類”文學的生成
第二節《上海寶貝》及其相關的“另類”情愛小說
第三節“邊際寫作”與都市女性的灰色生活
第九章網絡文學的現狀與問題
**節網絡文學的生成與發展
第二節“親我主義”及其他
第三節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十章新移民文學的境遇與發展
**節與大陸當代文學的內在關聯
第二節精神延續與主體自覺
第三節“第三空間”及其蘊生的獨特文學世界
第四節藝術實踐的追求和探索
第五節發展表象背后的隱憂
下編
第十一章“金王之爭”與金庸、王朔的俗文學寫作
**節王朔為何“挑戰”金庸
第二節“金王之爭”的深層文化內涵
第十二章“二余之爭”與對文化散文的評價
**節“二余之爭”及其對當代文壇的意義
第二節文化散文興起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動因
第三節文化散文的“話語轉向”及其當下面臨的尷尬
第十三章“韓白之爭”與文壇的“潛規則”
**節“韓白之爭”爭什么
第二節關于文壇、“圈子”和“潛規則”
第三節體制內與體制外寫作
第十四章《國畫》與官場小說
**節官場小說與官場文化
第二節浮華背后的隱喻與知識分子的崗位意識
第三節官場小說現狀及其面臨的困境
第十五章《狼圖騰》與生態文學
**節文學反思之路與生態文學的興起
第二節《狼圖騰》的主體形象與理性探詢
第三節生態文學的學科定位與詩意表達
第十六章“***文化熱”
**節紀實文學歷時發展與“***文化熱”的特征
第二節歷史局限與三個向度的拓展
第十七章“大話”文學潮
**節“大話”文學的興起及其文體溯源
第二節“大話”文學的敘事策略
第三節“大話”文學的超驗寫作
第十八章底層文學寫作
**節底層與底層文學
第二節底層之痛與底層之樂
第三節歷史局限及需要拓展的兩個向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