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已經由一個概念變成一種工具和行動,與我們的生活時時相伴,推動著產業轉型升級。它正在逐漸成為一種思想和文化,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和做事方式,由經驗式拍腦袋決策轉變為讓數據說話。從產業層面來看,中國的大數據產業從每年的千億元級數據營銷領域快速向萬億元級金融、保險、電信、制造、能源、工業、農業和政府等行業拓展。相對過去10 年的數據營銷領域而言,行業大數據應用才剛剛起步,缺乏可借鑒、可參考的案例已成為行業大數據應用的瓶頸。贏在大數據系列叢書通過收集整理,并從216 個案例中遴選出覆蓋18 個行業的106 個行業大數據*實踐案例,再加上內容全面、系統、深入的《贏在大數據:中國大數據發展藍皮書》一書,希望為業界提供應用大數據、實踐大數據的參考和借鑒。由DT 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集合上百家企業、聚集上百名一線業內專家學者編輯出版的*批贏在大數據系列叢書共計5 冊。(1)《大數據領導干部讀本(第二版)》;(2)《贏在大數據:中國大數據發展藍皮書》;(3)《贏在大數據:政府/ 工業/ 農業/ 安全/ 教育/ 人才行業大數據應用典型案例》;(4)《贏在大數據:營銷/ 房地產/ 汽車/ 交通/ 體育/ 環境行業大數據應用典型案例》;(5)《贏在大數據:金融/ 電信/ 媒體/ 醫療/ 旅游/ 數據市場行業大數據應用典型案例》。本書通過分析大數據產業整體發展情況,描述了大數據產業未來發展的藍圖,剖析了大數據在營銷、金融、電信、房地產、政府等15個行業的應用情況,并附有包括1 311家企業的產業地圖和企業詳細清單。無論是大數據從業者,還是政府產業管理者,抑或投資者,均可從本書中獲得可借鑒的信息。贏在大數據系列叢書將持續出版,以加速推進中國大數據生態發展。
數據驅動中國,創新成就未來
2017 年1 月6 日,碧桂園集團信息管理中心的鄭桂清通過微信詢問我能否聯系到上海脈策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CEO 高路拓,接洽房地產大數據項目合作事宜。加上可視化項目、房地產解決方案項目,這已是本月他第三次來尋找大數據廠商信息了。2016 年10月18 日,A 文數據公司的Gall 在微信公眾號軟件定義世界(SDX)后臺說,他們是一支從美國回來的大數據創業團隊,在美國XN 公司具有豐富的銷售預測實戰經驗,在數據科學領域具有很深的積淀,已經開始做一些電商貨品銷售預測的項目,但對創業方向有些困惑,想尋找一些新的突破口,了解哪些行業目前進入比較好,以及估值10 億元以上的大數據企業都在做什么。你可能以為碧桂園的大數據應用之路才剛剛開始,其實它已經上馬3 年有余了;你或許認為A 文數據公司剛成立,其實它已經拿到了數千萬元的A 輪融資了,團隊也已有30 多人。它們有的需求應該也是成百上千家企業的需要,這也是我們編纂贏在大數據系列叢書的初衷:行業用戶需要學習借鑒行業最佳實踐案例,來指導本企業;創業企業需要深入洞察行業、了解同行,進行深入交流合作。
類似這種用戶尋找供應商、創業企業尋求市場或合作的事情近3 年來對我來說天天都會發生。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已成了大數據驛站(Big Data Hub),緣由還要從3 年前的大數據社區開始。2014 年2 月,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發起大數據100 分活動。大數據100 分聚焦為大數據社區活動,每晚21 :0022 :40,由一名大數據創新創業企業的CEO、CTO 或行業應用企業的CIO、CDO,在500 人微信大數據專業社群分享PPT及文字內容,分享內容經嘉賓同意后,在微信公眾號軟件定義世界(SDX)公開發布。該500 人微信群每人必須分享一次,堅持眾智、眾享的理念,誰愿意分享便會被邀入,不分享便被請出,經過數輪迭代,幾乎聚集了國內所有主流大數據創業企業的CEO 和CTO,以及部分行業用戶的CIO。自從活動開始以來,我組織近300 場大數據100 分活動,微信群也由最初的一個500 人大數據專業社群,擴展至金融、工業4.0、汽車、房地產、消費、旅游、農業、政府、個人信息保護等十多個大數據專業社群,個人微信號也不得不由一個擴展至三個,微信好友有12 000 多人,再加上微信公眾號軟件定義世界(SDX)近10萬名專業訂閱用戶的需求與合作反饋,你能想象我的微信有多忙,我剛買3 個月的128GB內存的手機容量已經告警。大數據100 分活動影響了數百萬人,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中國大數據的啟蒙,影響之廣遠超乎我的想象。2015 年9 月,我在飛往上海的航班上,正在整理下午要用的PPT,鄰座的陌生人突然跟我打招呼:您是
大數據100 分
的主持人吧!大數據100 分
的活動內容我經常看,很受啟發,希望能有機會進一步合作。
原來,他是西安陜西微軟創新中心的王真,看到我在做PPT 上的部分內容,希望在旅游
大數據方面幫忙尋求合作方。
2014 年下半年開始,有幾個出版社詢問能否把大數據100 分結集出版,我精選了63 個案例,共計890 頁、29.89 萬字,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不出版了,原因有很多。一是這些內容都已經在網絡上公開,再出版意義不大。二是有些解決方案還難以落地,認知類內容多,實戰案例內容少;洞察性案例多,解決業務實際需求少;探索性案例多,解決方案少;單一項目多,產品方案少。三是市面上已經有太多大數據的書籍了,選題不慎將導致銷量有限。四是網絡、報紙、新聞、媒體上的大數據信息鋪天蓋地,大數據的基本理念已經被灌輸得差不多了。五是各種大數據的研討會、沙龍、論壇、峰會多如牛毛,一些案例被重復講來講去。六是一般大數據類書籍也就3 000~5 000 冊的銷量,還不如軟件定義世界(SDX)一篇稿子的閱讀量,再出版一本大數據的書有點畫蛇添足。但之后發生的事情,讓我對大數據類書籍出版有了新的看法。
2014 年9 月,我有幸參與《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編制,同期,參與的大數據與國家治理課題成果初具雛形。2015 年4 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課題組組長王露建議一鼓作氣,把課題組已經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再進一步深入調研、研究和分析,編寫一本《大數據領導干部讀本》。一方面,它可以配合國家大數據戰略,為各級政府領導干部提供一本深入、系統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它也是課題組申請到的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大數據治國戰略研究課題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時,還可以通過調研更深入地了解國內大數據應用情況,為課題組下一步建言獻策做好準備。我說出了我的擔憂,當前市面上有1 000 多本大數據書籍,除了邁爾- 舍恩伯格(英)的《大數據時代》銷量百萬冊、涂子沛的《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銷量在數幾十萬冊之外,一般的銷量也就幾千冊,10 000 冊以上就算銷得不錯的了;再說,認知類書籍已經過了黃金時間窗口,邁爾- 舍恩伯格和涂子沛兩本暢銷書占據了最佳時間窗口。經過課題組的再三討論,最后得出結果:出一本系統分析大數據內涵和外延、國內最新大數據在政府治理方面的實踐案例的書應該能銷上萬冊。于是,課題組組織200 多人,經過3 個多月的奮戰,《大數據領導干部讀本》終于面世了。這本書發行出奇的好,1 年銷售近8 萬冊,在當當、京東上的整體好評率超過99.5%,很多讀者對案例部分評價很高:
里面有彩圖,質量不錯,內容豐富,值得讀、內容很豐富,高大上!彩色印刷,喜歡!案例也不錯、一下買了一百本,打算送給客戶的、經典的書籍,值得一看再看,推薦購買、喜歡,挺好的,個人覺得是領導干部讀本里面寫得最好的。
因為主持大數據100 分的緣故吧,我受邀到各類組織分享、交流和培訓大數據比較多,一方面通過交流推廣一下大數據的思想和理念,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各行各業對大數據的一線需求,同時也為這方面的研究積累素材。3 年來,各類分享、交流和培訓累計超過200 場,既有國土資源部、蘇州工業園、寧波市經信委、深圳市龍崗區、蘭州市大數據社會服務管理局等政府組織,又有華為南京研究所、上海移動、北京聯通、中國電信、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等IT 企業、運營商、金融企業,還有中國石油、國家電網、北控集團、花樣年集團等傳統企業,交流后大家都會問到這些問題:本企業也有大數據應用方面的需求,但苦于不知道找誰來實施,也不知道同行業其他企業應用大數據的情況,如果能有本行業的最佳實踐案例做指導,或者其他行業的案例拿來借鑒就好了。這些反饋說明,一方面,大數據認知教育活動還不夠,如果把大數據100 分精華版結集成書,全面、系統、深入介紹大數據在各行業的應用,輔以國內案例,推動應用的效果會更好些;另一方面,行業用戶已經從認知教育階段,開始進入嘗試應用階段,需要行業最佳實踐案例來進行引導。
大數據100 分雖然影響了數百萬人,但還是一個小圈子,更具體地說是IT 圈子,也就是乙方圈子,對項目的應用方甲方影響有限,否則我的分享、交流和培訓也不會多在甲方群體中了。信息化的發展歷程也證明,乙方的覺醒和認知更快些,甲方往往是被推著走;但甲方被動地說服使用的進程,遠不如主動要求我要使用快。對于乙方而言,目前大數據書籍介紹國外案例多,國內案例少;案例淺嘗輒止,不深入、不具體、不詳細,距離實際操作相距甚遠,缺少借鑒的可能性;另外,也無法知道供應商是誰。除了4 個V、只要相關不要因果,就是啤酒與尿布的故事,具體如何進行數據分析、建模、系統建設等信息寥寥。
在組織大數據100 分活動及走訪上百家大數據創新創業企業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大數據應用的創新案例,非常精彩,商業價值非常明顯,用戶非常認可,非常值得在全行業推廣。尤其是2015 年下半年以來,很多案例逐漸從項目衍化成標準的產品,逐漸在行業用戶中規模應用起來。上一波IT 驅動流程的信息化1.0 過程中,金字工程、甩圖板工程的行業最佳實踐案例起到了很大的引路人、導航燈作用;這一波DT 驅動業務的信息化2.0 也同樣需要行業最佳實踐案例,人類最善于模仿,歷史很多是重復過去。
2016 年,在我近20 年的軟件產業研究基礎上,以及近幾年大數據研究、專家組織、業內資源積累的基礎上,籌建起大數據智庫DT 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專注于大數據生態體系研究和建設。DT 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于2016 年11 月,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發布《2016 中國大數據應用最佳實踐案例TOP50》,案例發布后引起業界強烈反響:行業用戶想借鑒最佳實踐案例的成功經驗,大數據創新創業企業想學習同行的案例經驗;風險資本想找好的苗子并做橫向比較;政府想了解本地大數據企業在業界的位置;業界想通過案例進行深入學習;出版界想拿到最好的書稿。烏鎮峰會后,我們又進一步廣泛征集,行業從15 個擴展至18 個,最佳實踐案例從50 個擴展至106 個,這106 個案例是從219 個上報案例中經過初選、意見反饋、修改、專家評審最終確定的。
希望贏在大數據系列叢書能夠加速中國大數據萬億元生態的快速形成,更希望成為數據驅動中國創新發展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DT 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院長、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陳新河
2017 年1 月31 日
DT驅動中國新世紀
DT 時代已經撲面而來! 2017 年春晚,CCTV 主持人董卿稱利用大數據,統計目前總共有1.04 億位觀眾觀看了2017 年春節聯歡晚會,而移動端用戶所占比例超過70%。估計不少電視機前的觀眾聽后,肅然起敬,內心不懂也不好意思多問邊上的人,就把大數據當作20 世紀80 年代媒體上到處出現的電腦一樣的高科技家族!很明顯,大數據在此得到了運用,不少模擬
陳新河,DT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院長,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在IT領域進行了20多年研究、觀察和思考,面對同樣的數據,擁有不同的觀點。曾參加《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發〔2015〕50號)編制,主持國家發改委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十三五信息經濟發展研究,為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大數據治國戰略研究課題組核心成員,2004年主持的課題未來5~15年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分析獲部級獎勵。
籌建/運營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走訪上百家大數據創新創業企業,主持300多場CEO、CTO等專業人士分享的大數據100分活動,影響數百萬人;組織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500人微信群(已擴建金融、工業4.0、汽車、房地產、消費、旅游、農業大數據等專業委員會及各行業大數據500人微信群),聯盟群已成為非常知名、活躍、高端且具有影響力的大數據社區。
籌建DT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致力于打造大數據領域第一智庫,于2016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發布《DTiii版中國大數據產業地圖(1203家)》、《中國大數據發展藍皮書》、《中國大數據創新企業TOP100》、《中國大數據應用*實踐案例TOP50》、《中國大數據領軍人物》等。
運營微信公眾號:軟件定義世界(SDX),累計訂閱用戶達10萬人,累計閱讀量達1000萬;軟件定義世界(SDX)已成為大數據思想的策源地、產業變革的指南針、政府和企業家的智庫、連結創業者與VC的橋梁、從業人員的加油站。
已為國土資源部、國家檔案局、蘇州工業園、中國石油、中信集團、中鐵集團、北控集團、中國電信集團、華為南京研究所、北京聯通、上海移動、四川電信、深圳龍崗區、寧波經信委、蘭州大數據局、花樣年集團、金地集團、黑龍江旅游局等200多家政府機構、企業進行大數據培訓。
編輯/出版《大數據領導干部讀本》、《中國大數據技術與產業發展報告(2014)》《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報告》(2012、2013、2014版)、《世界軟件產業發展年度報告》(2010、2011、2012、2013版)、
《2014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年度報告》等;出版覆蓋18個行業、
涵蓋106個中國大數據應用*實踐案例的贏在大數據系列叢書,包括《贏在大數據:中國大數據發展藍皮書》、《贏在大數據:金融/電信/媒體/醫療/旅游/數據市場行業大數據應用典型案例》、《贏在大數據:營銷/房地產/汽車/交通/體育/環境行業大數據應用典型案例》、《贏在大數據:政府/工業/農業/安全/教育/人才行業大數據應用典型案例》】。
目前致力于大數據生態系統研究和建設,專注于大數據專業教育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