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模塊編程工具App Inventor像一個魔法師,不僅激發了學生利用手機進行創造的熱情,也成就了廣大信息技術教師讓手機用于教育的想法。本書內容豐富、應用性和趣味性強,是作者多年來在App Inventor領域教學研究成果的系統化凝練。在案例的選擇上,將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整合到App Inventor教學中,體現了項目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本書選擇了學生*熟悉的情境,即把每個案例都融合在校園課堂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學習素材,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書配有多媒體課件、案例素材和源代碼等教學資源,免費向任課教師提供。本書適合作為對移動應用開發感興趣的科技人員、計算機愛好者及各類自學人員參考書,也可供中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師參考。
編者的話
我們正處在一個數字化社會,被這個時代稱為數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我們習慣對著手機吐槽自拍,游戲休閑,購物導航……人是鐵,飯是鋼,找不到手機最驚慌!然而并非手機有無窮魅力,勾魂的是數不清的APP。只要一機在手,點擊一個個APP圖標,我們似乎就可以忽略時空的限制,進入自己的專屬世界。
那么,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也有一個特別的APP,一個自己專屬的APP,它或許是一個能幫助你學習的手機應用,或者僅僅是一個有趣好玩的應用,又或許在這個應用中的角色是你和你的家人。是的,我們能不能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應用原型,自己動手制作一個手機應用,利用移動計算機技術來滿足個人的需求呢?
答案是肯定的,App Inventor可以幫助你實現心中的這個APP。
App Inventor是一個可視化,可拖拽的編程工具,用于在Android平臺上構建移動應用。利用基于Web的圖形化的用戶屏幕生成器,可以設計應用的用戶屏幕(外觀),然后像玩拼圖玩具一樣,將塊語言拼在一起,來定義應用的行為。引用App Inventor之父Harold Abelson(MIT教授)的話:App Inventor編寫的應用程序或許不是很完美,但它們卻是普通人都能做的,而且通常是在幾分鐘內就可完成。
你能猜出以下用App Inventor塊語言來定義應用的功能嗎?
點擊紅色按鈕,將畫布的畫筆顏色設為紅色。
點擊橡皮擦按鈕,將畫布上的圖案清空。
觸碰畫布,在坐標(x, y)上畫一個半徑長度為8的實心圓。
這就是一款簡單的涂鴉板手機應用。可以看到,比起傳統的程序代碼,這些塊語言更容易理解,你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加入更豐富的功能,比如在涂鴉板應用中可以設計一塊調色板用來設置畫筆多彩的顏色;可以將所繪制的圖片保存在手機中等。動動腦筋,我們還能將涂鴉板改編設計出更富有創意的手機應用,比如簽名吧,打開手機中的照片作為畫布背景,虛擬簽名,在這里你可以瀟灑地揮筆寫下大圣到此一游。
此時的你是否已滿懷期待、躍躍欲試,趕快打開這本書吧,當你合上書時肯定會獲益匪淺。在這本書中,你將經歷一次充滿發現,充滿奇跡的旅行。讓我們用App Inventor拼出夢想中的創意,詮釋心中的世界!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在App Inventor領域教學成果的凝練和體現,在Google公司的大力支持,先后承擔了Google精品課程、Google教材出版資助計劃項目、Google中小學計算機課程開發資助項目的建設。本書的主體內容多次在App Inventor全國師資培訓班上講授并不斷完善。
本書由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吳明暉教授、杭州建蘭中學的金敏老師擔任主編,杭州采荷實驗學校的李瑤老師、杭州高新實驗學校的程陶奕老師、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謝奕女老師擔任副主編,共同完成了本書的編寫工作。特別感謝Google中國教育合作項目部的朱愛民經理和鄧倩女士,以及很多參加過該課程師資培訓的教師朋友們,他們為本書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欠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讀者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AppMOOC保持溝通交流,共同推進App Inventor的學習和分享。
吳明暉,男,博士,教授,浙江大學碩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負責人,浙江省教壇新秀,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選,浙江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杭州市131第一層次培養人選,杭州市屬高校中青年教學名師培養人選,杭州市電子服務與智慧工廠重中之重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大數據與電子服務研究院副院長,浙江省計算機學會理事、杭州市工業與信息化專家、Google校企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Google獎教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曾赴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機系軟件開發與管理實驗室訪學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