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前,互聯網剛開始發展,處于學生時代的我就在Explore里把自認為界面優美的網站收藏起來。當時,這只是純屬私人愛好的一件事情,和20世紀90年代的人喜歡集郵一樣。沒想到,后來我成為了一名UI設計師。
作為UI設計師,我也體驗了從技能掌握到自我挖掘這一成長過程。從早先的擬物化設計到扁平化風格,還有近期日漸成熟的GoogleMaterialDesign,這是互聯網的生長過程,也是我們自己的成長軌跡。
當我開始思考我們與歐美地區網頁設計風格之間的差異時,很自然歸咎于文化因素。事實上,我們會發現現少有人將其當作一個設計過程進行處理,更沒有人設立正式學科來框定某種概念。當我們想要學網頁設計,只是在一片技術“汪洋”中輾轉迂回,卻極少觸碰到設計的核心,把網頁設計的過程細致整理并理清細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從淺層次看來,我們國內的網頁設計相比國外,仍然有段距離。究其根本,那是由于我們或許從來沒有在內心深處去探究這一設計過程。
輕設計是我在創始飛屋工作室之初,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一類設計模式。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符合我們審美的設計風格。但當我提到模式的,并不是表示這就有固定范式和章法可循。只是在這種氛圍框架之上,我們似乎可以離“粗制濫造”的時代遠一些。
其實,在輕設計出現之前,已經有了扁平化風格的潮流。扁平化的風格是直奔“簡潔”而去的,但簡潔并不是設計的最終使命,它應該是一把通向更高層次的審美概念的鑰匙。簡潔意味著更多空間,也就象征著更多自由。自由帶來想象,意味著眾多的可能。這就像你仰望星空那一瞬的感悟,或者接近禪的境界,如當頭棒喝的一記反思。這需要層層遞進,揭出網頁設計中多層次的豐富內涵。
為了更順暢地表達輕設計的概念,我從佛教文化和生活情趣里分別借來兩個詞匯,禪意思維和輕奢主義,它們的結合乍看是矛盾的,甚至是相互沖突的。這也是輕設計同時兼具的兩種既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境界。在我看來,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并不是目的,設計更是一種藝術。藝術沒有喜怒哀樂,更沒有沾沾自喜,往高處走也許只能高處不勝寒。而設計在此基礎上必須有所互動,設計要和人發生關系,所以,怎樣不動聲色又可以引導他人,這需要的是不斷磨煉的深厚內力。我們不僅要知道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
“輕奢”是從時尚產業中衍生出來的詞匯,后來演變為一種生活方式,指的是一種“沒負擔、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在網頁設計中,輕奢主義是一種能為用戶減少視覺負擔、增加審美品質的設計類型。它有減少主義的傾向,但又并非減少而不可。
任何緊張感都難免造成誤解,輕奢主義試圖緩和緊張的空間關系,把定義的權力還給觀眾。為了避免平淡化,我們在設計中又要學會如何講好一個聲情并茂的故事,利用設計技巧對元素進行微妙的平衡和對比。好的設計應該讓用戶感到輕松、愉悅。
我們還在這條路上掙扎,也許你比我走得更遠,也許我看到了和你不一樣的風景。現在我們還有時間能有機會將網頁設計從頭談起。
本書依據設計過程來揭開網頁設計中的每一個細節,從接到設計需求開始,直到最后交付設計稿。設計過程中每一項的考慮都是在成為輕設計,并成為我們自己。我們將其中的周轉曲折和大量工作體驗分享出來,目的是幫助每一網頁設計初學者找到出發點,絕非教條,更不希望
對大家有所限制。設計師交付的只是一張圖稿,背后的努力無法細數,但這不是讓別人認可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真的理解了網頁設計,是否真的理解了所謂的輕與重的風格之別。
作為致力于創造平面審美價值的UI設計師,要創作出輕奢效果的網頁,首先需要明確目標和情感內核,憑空構建出一種瀏覽結構,形成網站的骨骼。由于UI設計還包含了與用戶的交互,因此它必須被賦予更多的體驗式的設計。但作為平面設計的一種,它又逃不開視覺審美的
法則,從排版到配色,每個過程都需要傾注設計師的巧妙構思,將內容進行重構。在這個過程中,網頁圖片的選用同樣非常重要,它幾乎是整個界面的“顏值擔當”。因此,如何選用圖片,用哪種類型的圖片,用多少以及如何使用等問題貫穿了整個網頁設計的主題。除此以外,由于網頁還具有不斷更新的功能,這意味著設計師在安排時還需要考慮后期維護和升級的空間,這必然要求設計出的網頁是具有迭代能力的。
我想我并沒有在寫一本嚴肅地教你一步步應該如何設計網頁的書,只是提供輕設計的風格探討空間,分享我的觀點,讓我們可以走得更遠。本書不敢說是完全的方法論,也不想成為純理論,我試圖在找一個平衡點。如果把所要學習設計的風格在“簡單粗暴”和“細膩高冷”之間做一個分類,本書的價值觀停留在后者居多。時間才是真正的試金石,廉價娛樂帶來的狂歡會很快被迭代,這是我一直做設計時努力保持的初心。
保羅·蘭德曾經說過,“設計,意味著一切。”而在這里可以這樣認為,一切皆為設計。由于探索之路剛剛開始,本書或有諸多不足,還請諒解和指正。
我是完全自由式的UI設計師,就像野外生存一樣自我成長、自我反省、自我尋路。如果你問我有什么愛好,大概都與審美有關:繪畫、設計、閱讀、做美食、欣賞美人美景。
我是飛屋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擁有十年設計行業經驗。飛屋設計工作室是國內領先的獨立網頁設計工作室。我在網絡上發表關于設計的文章,優設、UI中國等設計類網站會在首頁推薦我的文章,有一部分人通過這些渠道認識了我。我會整理自己一路成長中的對設計方方面面的理解。這一切與我總是用文字保存自己的學習軌跡的習慣有關。我把一切的創作都理解為“時空膠囊”,目的是保存當下的理性與感性,以便走更長更遠的路。
我認為設計并不是一門技藝,而是一個生活的角度。設計師只是切換到了這個角度,完全用自己的視角去重新看世界。這個全新的視角也就賦予了設計中的趣味所在。
第 1 章 簡、輕、靈:初識網頁中的輕設計 / 1
看不見的設計:如何設計一枚雞蛋 / 4
留白:華麗的隱忍場 / 8
極簡主義:不只是為了簡單 / 10
扁平化:新航海時代 / 12
第 2 章 無聲之韻:故事感 / 17
情感區間:在鉆戒和鉛筆之間 / 18
狩獵靈感的小甜點 / 28
作為主創的生活 / 41
第 3 章 游戲規則:“輕網站”的結構類型 / 47
品牌網站:個性形象沙龍 / 49
互動網站:往來之道 / 54
輕雜志:口袋里的閱讀革命 / 57
輕商城:商業世界的小而美 / 58
活動單頁:變裝時間 / 61
第 4 章 禪意空間:網頁設計的布局 / 65
空間感:無的哲學 / 67
視覺平衡 / 82
結構感:隱形的視覺骨架 / 89
靈動版式 / 95
第 5 章 一圖一世界:輕網頁的御圖術 / 105
網頁中的六類配圖 / 107
攝影配圖:鏡頭敘事 / 116
插畫配圖:浪漫風格化 / 127
紋理:可觸視覺 / 133
圖片搭配法則 / 134
圖文配,字與形 / 137
第 6 章 情感魔術:充滿靈性的配色 / 143
以色彩之名 / 144
配色方法論:觀感謎題 / 164
第 7 章 頁面元素:細節里的小性感 / 179
LOGO:風格的協奏 / 180
導航:信息的列兵 / 184
圖標:形象抽取的藝術 / 190
按鈕:動作觸發點 / 194
輸入框:UI 禮儀課 / 200
第 8 章 角色相對論:網頁設計的工序 / 209
一場對話 / 210
設計未完成 /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