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重構研究》針對舊城開放空間的各類問題,基于“日常生活”的觀察視角,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分別從價值體系重構、功能重構、布局重構與文化重構四個方面研究了舊城開放空間重構的基本理論、技術手段與策略。研究視角、方法內容、理論成果均區別于以往的同類或相似文獻。在進行理論建構的同時,《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重構研究》以實證研究為主導,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跨學科研究為特色,運用了社會調查、SPSS統計分析、GIS空間分析技術、圖解分析等方法,在功能、布局與文化三個方面設計出了一系列規劃設計工具,可直接應用于實踐。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重構研究》可供從事城市規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旅游規劃等相關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在校學生作理論參考之用,也可作為開放空間規劃設計實踐的工具參考書。
0 緒論
0.1 研究緣起和視角
O.1.1 空間的異化與日常生活研究的興起
O.1.2 日常生活的視角與自下而上的態度
0.2 研究目的和意義
0.3 研究對象和目標
O.3.1 概念與取樣對象的界定
O.3.2 理論建構的主旨與目標“
0.4 研究內容和框架。
O.4.1 “重構”研究的內容:從價值到文化
O.4.2 “重構”研究的框架:從問題到對象
0.5 本章小結
1 相關研究綜述
1.1 國內開放空間研究進展分析
1.1.1 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
1.1.2 國內開放空間研究的特點
1.1.3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2 國外開放空間研究進展分析
1.2.1 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
1.2.2 國外開放空間研究的特點
1.3 與本書直接相關的研究進展分析
1.3.1 規劃程序反思:日常生活視角下的規劃問題
1.3.2 規劃價值反思:規劃中的社會公平問題
1.4 本章小結
2 研究方法、數據來源及處理方法
2.1 研究方法的構成與特點
2.2 數據來源、采集與處理
2.2.1 文獻數據來源
2.2.2 實驗數據來源
2.2.3 實驗數據處理
2.3 技術路線
2.4 本章小結
3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問題分析
3.1 背景和趨勢:城市景觀的“擬像化”
3.1.1 “擬像”的概念與特點
3.1.2 城市景觀“擬像化”的三種形式
3.2 現象和成因:開放空間的問題分析
3.2.1 問題分析
3.2.2 成因剖析
3.3 實例研究: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沿河開放空間
3.3.1 研究方法
3.3.2 清名橋街區自發性開放空間實踐的實證研究
3.3.3 清名橋街區自發性開放空間實踐的啟示
3.4 本章小結
4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價值體系重構
4.1 相關文獻的回顧
4.2 舊城開放空間價值重構的基點
4.3 舊城開放空間價值重構的目標
4.4 舊城開放空間價值重構的路徑
4.4.1 目標決策:從“擬像制造”回歸“日常生活”
4.4.2 規劃管理:從“社會分異”回歸“社會公平”
4.4.3 實施技術:從“單向操作”回歸“多元共存”
4.5 實例研究1:杭州西湖的綜合保護工程
4.5.1 歷史考察:西湖風景與市民日常生活
4.5.2 屬性回歸:“以民為本,還湖于民”
4.6 實例研究2:美國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4.6.1 成功的緣起:公眾倡導
4.6.2 成功的基點:公眾利益
4.6.3 成功的路徑:歷時性保護
4.7 本章小結
5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功能重構模型
5.1 功能重構的實驗總體設計
5.1.1 實驗設計思路:信息的提取與表達
5.1.2 實驗設計內容:活動期望與規律的解析
5.1.3 實驗設計框架:從宏觀到微觀
5.2 舊城開放空間的滿意度分析模型
5.2.1 文獻回顧
5.2.2 抽樣方案與數據來源
5.2.3 評價因子
5.2.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宏觀因子分析模型
5.2.5 基于相關性分析的中觀因子分析模型
5.3 舊城開放空間的功能評價模型
5.3.1 評價指標
5.3.2 評價模型
5.3.3 實證分析
5.4 舊城開放空間的設計模型
5.4.1 數據的來源與采集方法
5.4.2 空間利用規律
5.4.3 設計模型
5.4.4 分析結論
5.5 功能重構模型的應用方法
5.5.1 應用流程與要點
5.5.2 應用實例:南京大行官廣場的功能重構
5.6 本章小結
6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布局重構策略
6.1 舊城開放空間布局重構的前期分析
6.1.1 可達性分析
6.1.2 服務公平性分析
6.2 策略一:舊城開放空間存在形式的重構
6.2.1 增加常態型開放空間
6.2.2 開辟間歇型開放空間
6.2.3 組織臨時型開放空間
6.2.4 引導自發型開放空間
6.3 策略二:舊城開放空間可達性的優化
6.3.1 開放:溶解公園邊界
6.3.2 慢行:建立游徑系統
6.3.3 快行:完善公交系統
6.4 布局策略的應用方法
6.4.1 應用流程與要點
6.4.2 實例研究:常州老城區開放空間的布局重構
6.5 本章小結
7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舊城開放空間文化重構路徑
7.1 相關文獻回顧
7.2 基于開放空間視角的城市文化解讀
7.2.1 城市文化的內涵和層次
7.2.2 舊城開放空間文化的釋義
7.3 舊城開放空間文化建設的若干誤區
7.3.1 破壞物質文化的成果
7.3.2 切斷人與文化的聯系
7.3.3 打造主題式的泛文化
7.4 舊城開放空間文化重構的現實路徑
7.4.1 意識層面:保育文化關系
7.4.2 策略層面:建立文化地圖
7.4.3 操作層面:引入分層思想
7.5 文化重構路徑的應用方法
7.5.1 應用流程與要點
7.5.2 實例研究:南京舊城區開放空間文化重構
7.6 本章小結
8 結論與討論
8.1 研究的主要觀點與結論
8.2 “自上而下”的對策與建議
8.3 研究的主要創新點及其理論意義
8.4 后續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