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強調實用性、系統性和趣味性,從巧技能的角度介紹會議溝通,旨在幫助讀者提升會議溝通水平和效率。全書共分4章:第一章會議需要溝通技巧,介紹了會議的本質和自我角色,以及溝通巧技能在會議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從會前、會中、會后介紹了溝通巧技能的運用,既強調了會議溝通的系統性,從細節入手闡述了不同時間、不同角色溝通的技巧。 本書可作為溝通類課程的培訓教材,也可供想提高溝通水平的讀者閱讀參考。
本套書是國內較早介紹溝通巧技能的圖書。 巧技能不同于技巧,溝通技巧可以讓人短時間內看到效果,但時間一長容易遺忘,不能從根本上提高溝通水平。溝通巧技能既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又講究溝通中的工具、方法和技巧。通過系統學習能切實提高溝通水平,使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本套書在充分吸收管理溝通一般規律的基礎上,聚焦中國情境,本著有趣、有理、有用的原則,通過“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提升溝通巧技能,幫助讀者在復雜職場中學會生存。
前言:人生在會中
2017年3月16日,只是漫長時光中很平常的一天。
這一天,聯合國正在召開關于政府間組織“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1屆會議。
在地球的另一邊,中國全國“兩會”結束后第二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推動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成果。
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畔,第十四屆蘇州國際工業博覽會正在召開。
在南京,東風悅達起亞KX7舉行上市發布會,意圖沖擊中大型SUV市場。
在北京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正在對參加碩士研究生統考的2017屆考生進行面試,遴選優秀人才入學。
中關村某個寫字樓上,作為部門經理的張揚正在會議室參與公司近期項目進展的會議討論,腦袋里想的卻是回家后要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婚育事宜。
……
當今社會,各種名目的會議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大到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小到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其目的或是為了開展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溝通,或是為了人與人之間協調關系、交流思想、聯絡感情、解決矛盾。會議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溝通方式,正如下文中“巴比倫塔”的故事。這則摘自圣經中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會議中沒有團隊溝通,就沒有團隊默契;沒有團隊默契,就不能發揮團隊力量;不能發揮團隊力量,就無法達成團隊績效。高效的會議溝通無疑會使思想激流碰撞,解決團隊分歧,統一團隊思想。高效的會議溝通會為個人工作提供“主心骨”和“助力器”,也會為組織和集體發展提供“源動力”和“發動機”。
【案例】
巴比倫塔與語言
圣經《舊約》上說,人類祖先最初說的是同一種語言。他們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發現一塊異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來,修起城池,建造了繁華的巴比倫城。后來,日子越過越好,人們為自己的業績感到驕傲,于是決定在巴比倫修一座通天的高塔,來傳頌人類的赫赫威名,井作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標記,以免分散。
因為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階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順利,很快就高聳入云。上帝耶和華得知此事,立即從天國下凡視察。上帝一看,又驚又怒,因為上帝是不允許凡人達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類這樣統一強大,心想:能建起這樣的巨塔,日后還有什么辦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決定讓人世間的語言發生混淆,使人們之間的言語互相無法理解。
于是,人們開始講不同的語言,彼此很難進行有效溝通,無法統一思想,并且開始互相猜疑,各執己見,爭吵斗毆。這就是人類之間誤解的開始。
修建通天塔的工程因語言紛爭而停止,人類的神奇力量消失了,通天塔最終也因為人類無法溝通而半途而廢。
(案例來源:依據《圣經》整理)
會議更像是人生的坐標點,串聯著人們一生當中重要的時刻。對于普通人張揚來說,更是如此。張揚出生時,患有較為罕見的新生兒呼吸疾病,專家通過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讓他得以健康成長;上學前,他常常坐在爸爸旁邊“參與”家庭會議;在學校里,他當了多年班長,不僅要主持自己班級的會議,還要參加老師組織的班長會議;畢業慶典大會上,他穿著學士服結束了自己的學生生涯;后來進入公司,從剛入職的小職員開始,他從會議室的角落挪到更顯眼的位置,一步步升到了部門經理;他對工作十分認真,常常出差參加行業交流大會,獲取行業前沿知識和資訊;現在他組建新家庭了,不僅要在家庭會議上接受來自長輩的婚育教育,還要參與計生部門組織的生殖保健培訓會。
這么多的會議,有來自公司的、來自家庭的、來自政府的、來自協會的,等等。有時張揚也會很迷茫,真的需要參加這么多會議嗎?更多的時候,無休止的會議真讓他厭煩。不同類型的會議、不同風格的人和會上不同角色的自己,讓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總有些時候處理不好這些錯綜復雜的會議:又忘了在會前給下屬發會議資料、在會上又說錯話了、開完會發現目的又沒達到……張揚覺得,真的有必要針對會議溝通進行一次系統的學習了,他需要一本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會議“武林秘籍”,掌握會議溝通巧技能,在會議上游刃有余。
同樣身處職場的你是不是也在面臨和張揚一樣的處境呢?會議太多、害怕開會、會議組織混亂、會上發言激怒了領導、會后沒落實……本書通過豐富的案例和詳細的講解,為您提供會議溝通的巧技能。
本書是團隊成員共同合作的成果。劉平青進行整體設計、觀點提煉和布局謀篇,王迪、程波、吳玉珅進行了細致的有價值的工作,尤其是王迪協助統稿,并同時參與組織了“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廳局級研修班等多次高層次的會議,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感謝每一位讀者的支持!感謝眾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
劉平青
于北京
劉平青,湖北人,中共黨員,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院長、北京理工大學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常務理事。
國內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員工關系與管理溝通、職業生涯與自我成長等領域知名專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省部級、校企合作課題30余項。已出版著作、教材16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2015年被評為全國MPA優秀教師。執筆撰寫的案例于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獲得“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
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從事訪學研究。人生使命:快樂成長,有志于做一位“有靈魂”“接地氣”“可檢驗”的中國管理學人。主要講授“溝通巧技能”“總裁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卓越溝通”“員工關系管理”“大學教師職業生涯與人生規劃”等課程,授課對象包括企業總裁、EMBA班學員、大學教師以及多家中央企業、國家部委中高層領導。授課深受學員好評。
目 錄
第一章 會議需要溝通巧技能 1
第一節 認清會議本質,把握自我角色 3
一、明確會議的類型 3
二、明確開會的必要性 10
三、會議角色構成 14
第二節 缺乏溝通巧技能,寸步難行 19
一、不了解會議常識 19
二、會議溝通要變革 23
第三節 掌握溝通巧技能,事半功倍 25
一、強而不霸,弱卻有心 26
二、溝通系統,細節感人 28
三、尊重差異,展示特色 29
四、角色明確,換位思考 32
第二章 會前溝通巧技能 37
第一節 強且霸的種種表現及后果 39
一、缺乏系統思考 39
二、缺乏有效溝通 44
三、不遵守會議約定 46
第二節 需要掌控會議系統和細節 54
一、會議系統的溝通 54
二、會議細節的溝通 58
第三節 明確自己在會議中的角色 62
一、信息發布者的角色 62
二、信息接收者的角色 68
第三章 會中溝通巧技能 73
第一節 強而不霸的表現及會議效果 75
一、高度注重會議“硬件”:議題、主講人、
會務安排 75
二、注重與會者的切身感受:內容、環境、細節 76
三、巧妙應對會議“突發事件” 81
第二節 弱卻有心的表現及會議效果 83
一、時間掌控 83
二、話題選取 86
三、特色展示 87
四、交往溝通 91
第三節 需要了解的主要差異及應對 93
一、崗位差異及應對 94
二、年齡差異及應對 97
三、專業差異及應對 98
四、性別差異及應對 100
五、文化差異及應對 101
第四節 扮演好自己在會議上的角色 105
一、信息發布者 106
二、信息接收者 113
三、角色相交織 114
第四章 會后溝通巧技能 121
第一節 強而不霸的表現及效果 123
一、總結本次會議 123
二、跟進會后方案 127
三、確定下次會議 128
第二節 弱卻有心的表現及效果 129
一、學習提升 129
二、主動反饋 132
三、及時聯系 134
參考文獻 137
人生在會中
會議需要溝通巧技能
我們每個人都與會議有關,會議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人是主持人,有的人負責會務,還有的人是參與者。不論是哪一種角色,都應當在會議中掌握溝通巧技能,做好會議管理工作。
會前溝通巧技能
“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對于一個人來說,在做任何事情時,如果事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那么結果很可能不理想。對一次會議而言,高效率的會議其實在正式宣布開始之前就開始了。即便是細小的事情,也應毫無遺漏地進行準備。這樣做不僅給召集并主持會議的領導者帶來召開會議的自信感,而且提高了會議參加者的滿足感和滿意度,從而輕而易舉地達成團隊的目標。
會中溝通巧技能
會議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但是往往因為會議中溝通不暢,導致會議常常不能夠順利舉行。掌握會議中的溝通巧技能,提高會議效率,是會議溝通的核心問題。
會后溝通巧技能
從上學時代起,老師們不但教導我們課前預習、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而且還一再強調課后復習鞏固、善于總結的重要性,這種好的習慣不僅適用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適用于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會議。不管哪種類型的會議,會前做好準備,學會一些必要的巧技能,會中就會游刃有余;會后學會一些強而不霸、弱卻有心的巧技能,不僅使自己得到提升,也會使得團隊工作破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