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自從美國硅谷的創業家埃里克·萊斯
出版了《精益創業》一書以后,精益思想不僅從制造業擴展到醫院(如美國泰德康醫療集團和中國廣東省人民醫院)、超市(沃爾瑪和麥德龍)、餐飲(西貝和海底撈)和銀行(美洲銀行和建設銀行),而且登上大雅之堂進入哈佛商學院、哥倫比亞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等100 多個工商管理學院。更為可貴的是,全球各地成千上萬個新創企業開始導入精益思想。
過去三年時間里,我有幸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開設了精益創業這門選修課。在與幾百位企業家和MBA 的授課和交流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大家對精益思想在新創企業應用的強烈認同和迫切渴望,同時對于如何導入精益思想開展精益創業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案例和實操套路。
各位手上的這本由布蘭特·庫珀和帕特里克·沃達斯科維茨所著的《精益創業家》是對《精益創業》一書的極大補充。我強烈推薦這本書至少有四個理由。
1.再現精益創業的五大原則。第一,用戶導向原則。從公司的創立、問題的提出、產品和市場的開發、迭代,作者始終強調從客戶出發、圍繞客戶、服務客戶。第二,行動原則。行先于知,而不是用知來引導行,從計劃導向轉為行動導向。在本書中,作者鼓勵創業家走出辦公樓,走出國門。第三,試錯原則。從完美預測轉向科學試錯。最小可行產品(MVP)就是試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第四,聚焦原則。精益創業不僅強調滿足客戶的需求,更是聚焦緊緊圍繞客戶的最痛點、最癢處、最希望獲得的益處。第五,迭代原則。精益創業是從火箭發射式創業中的完美計劃、完美執行,轉換到精益創業的高速迭代。
2.運用案例介紹精益和創業的工具。作者用幾十個短小精悍且簡潔易懂的來自財捷(Intuit)、捷步(Zappos)、貝寶(Paypal)、點擊課程(Click forLessons)等公司的案例介紹價值流程圖、推動與拉動、最小可行產品等最為有效的工具和方法。3.采用雅俗共賞的語言翻譯成中文。周鳴先生和周濤女士累積二十多年在跨國公司豐富的工作經歷、精益實踐和對精益創業的熱愛,歷經幾百小時把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工具名稱用雅俗共賞的中文來表達。作為讀者的你將在輕松愉快的閱讀過程中接受精益創業的洗腦,解決你在創業及其過程中所經歷的困惑。
4.適合多類人群閱讀。正如作者在本書的引言中所指出的,這本書適合的讀者包括:(1)可規模化的初創企業創始人,如果你希望建立下一個大事業。(2)現有企業的內部創業者。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形勢下,現有的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如果計劃讓你的業務以互聯網的速度快速發展,就應該學習、采用精益創業的思路。(3)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工商學院的老師們必須了解、掌握精益創業的知識。史蒂芬·布蘭克
指出:創業公司不是大企業的迷你版本。而商學院所傳授的基本都是如何管理大企業的知識、工具和方法。國內外越來越多的EMBA 和MBA 的學生們(商學院的客戶們)對學習應用精益創業提出了要求。(4)政府變革機構就像企業家試圖推動大企業的內部變化,你試圖推動政府內部運作的變化,也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5)投資者。如果你需要幫助,尋找和資助合適的初創公司,幫助所投企業提高成率。(6)精益實踐者們。2017 年6 月的一個星期五上午,我受邀給30 余位來自央企的工廠總經理和廠長分享百年老店的成功秘訣。在分享接近尾聲的時候,一位工廠老總提出一個問題:如何在導入實施精益六西格瑪十年以后還能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們和廣大員工保持當初的熱情。我給出的建議之一就是擴展精益思想的應用范圍,從精益生產到精益企業,從精益制造到精益服務(精益醫院、精益銀行、精益超市等),再到精益創業。
筆者堅信精益思想必將為我們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做出貢獻:減少浪費、增加價值、縮短周期、提高成功率。這么先進的理念,這么實用的套路,這么精準的翻譯,你還
在等什么:開卷必將有益。
余鋒
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
上海管理科學學會理事兼精益六西格瑪委員會主任委員
美國質量學會高級會員
《精益創新》、《贏在精益標準化》等書的作者
2017 年6 月24 日晚于上海
譯者序
精益創業這個概念,自21 世紀初從硅谷出現以來,發展到今天,相關體系越來越清晰,出版了許多非常好的著作,不僅形成了一系列成型的思維哲學和行動框架,也產生了眾多與之相關的專有名詞。本書英語原版雖不到200 頁,但是作為以實際指導為出發點的作品,內容相當精練實用,而其中涉及的精益創業相關的概念,都可以自成章節進行詳細論述。所以,要真正理解精益創業的理念,讀者還須適時參考其他相關的書籍。
我們在翻譯中結合自身的工作及現在國家倡導創新的大環境,覺得翻譯也是一個學習和加深體會的過程。現在社會上創業的氛圍非常好,經常可以從各種媒體上見到成功創業的案例。從這些成功案例中,我們也看到了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市場的不確定性在大大增加。創業門檻降低的同時,同質競爭相當激烈,失敗的風險也很大。雖然精益創業的概念出現在21 世紀初,但硅谷的創業熱潮從20 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時期就開始了。在幾十年當中,生存至今的企業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這些理論、經驗和實踐的適用性,早已超出了高科技企業和傳
統意義上初創企業的范圍,對所有與客戶進行互動的企業都有參考意義,尤其是在當今充滿動蕩的市場環境中。所以,本書作為最新出版的關于精益創業的作品,對所有準備創業
或正在苦苦打拼的創業者,以及引領大型企業內部創新、轉型的人,都有非常好的參考意義。
精益創業理論是精益生產理念在創業界的應用和擴展,
其核心在于以價值驅動經濟的客戶開發。本書的特點在于,它為客戶開發的整個過程提供了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工具,簡單而有效,讓創業者可以一步步跟進,把新客戶變成自己的狂熱追隨者。這不是簡單的工作,但有了這樣一個指導體系和具體的衡量標準,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而且,其中所含的創業哲學也是非常重要的。書中的大量案例都是相當寶貴的參考信息。
最后,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做一些延伸閱讀,包括書中提到的作者和作品,如創業教父史蒂夫·布蘭克(Steve Blank)的The 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本書兩位作者的The
Entrepreneurs Guide to Customer Development,杰弗里· 摩爾(Geoffrey Moore)的Cross the
Chasm 等。
周鳴、周濤
序
2008 年8 月第一次開始寫博客的時候,我不知道該期待什么。那時侯,創業博客一點兒也不酷。很多風險投資家建議我不要這么做。我是工程師出身,創辦過的公司都是互聯網新興企業,這也是我要寫的東西。在努力去解釋這些公司成敗之處的同時,我也在探討一些原理,如持續部署、客戶開發及超加速敏捷。當我研究精益制造時,我發現這些概念和術語正是我
要尋找的。結果:誕生了我稱為精益創業的新思想。我從一些基本理論著手:初創企業是一個機構,開發目的是使其在具有極度不確定性的土壤中繁榮發展。傳統管理模式基于預測和計劃,當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時,就不太管用了。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管理工具包,用來設計循環迭代、科學學習及快速實驗。
當時,我認為該理論跟某一特定的行業(如高科技初創企業或互聯網環境)聯系在一起是一種偶然,畢竟,精益是源于豐田這樣一個巨型的汽車制造公司。精益創業原則同樣適用于其他類型的初創公司和不確定性很強的商業領域。
我完全沒有料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當時我希望我們會改變創業的方式,但我確實不清楚到底會發生什么。
彈指一揮間,7 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驚訝于眼前的變化。昔日新興的社區已經發展成羽翼豐滿的活動。不管是初試身手還是經驗豐富的創業者,都在各種案例研究、商務會議及許許多多的博客中自豪地分享他們的精益創業心得。由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創作的各類書籍、研討會和課程紛紛講述相關經驗、分享見解,并創建工具來指導學生,使精益創業原則能為其所用。許多投資者、顧問、導師,甚至名人創業者談吐間都在使用精益創業語言。
這是頂大帳篷。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客戶開發,顛覆性創新理論,技術生命周期采納理論及敏捷開發。運用互補性思維方式,如客戶體驗專業人士、設計思維的從業者,以及銷售人員、市場營銷人員、運營人員,甚至會計等全部匯集到一起,相互分享各自的實踐,從而實現共同提高。
精益創業已經成為主流。我之前就說過,這是總體規劃的一部分,而且我一直以來就知道各種規模的公司甚至那些非高科技產業的公司都將接受精益創業。我希望我可以預見,
在《精益初創》(The Lean Startup :HowTodaysEntrepreneurs Use.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Great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出版一年之內,許多大型機構,包括美國聯邦政府之類的龐然大物,也能夠認識到,為了應對當今更快、競爭性更強、數據浩如煙海的世界需要嘗
試各種新的方法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事實是,所有這些變化都發生得比我們任何人所想象得更快、更徹底,而且(如你即將看到的)我們只是剛剛開始。這就是你手中的這本書讓我如此激動的原因。這本書就是介紹這些新方法。布蘭特·庫珀(Brant Cooper)和帕特里克·沃拉斯科維茨(Patrick Vlaskovits)就是這些新思維(如精益創業和客戶開發等)的早期采納者。他們的新作主要聚焦三個方面:如何與客戶互動,如何進行實驗,以及如何用可執行的數據改進任何具有不確定性的商業嘗試。
和他們所有的作品一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著作。布蘭特和帕特里克在每個所涉及的領域都提供了大量有戰略深度的見解。
他們努力回答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組織,不管處在什么位置,你怎樣才能知道精益創業活動應該聚焦在哪里?這本書提供了新思維、新工具、
布蘭特·庫珀(Brant Cooper)是創新的初始推動者。他幫助各種大小組織、機構去移動它們的指針。來自創業界的他,
其創業生涯包含Tumbleweed,Timestamp, WildPackets, inCode 等。他經歷過首次公開發售(IPO)、收購、快速增長,以及慘痛失敗。在《紐約時報》暢銷書《精益創業家》之前,布蘭特之前創作的《創業者客戶開發指南》是第一本為專門討論精益初創和客戶開發概念而撰寫的書籍,其發行量超過50 000 冊。通過數字解讀市場,他幫助開發了暢銷書精益品牌,把精益創新的方法帶入了營銷領域。布蘭特跟全球數百位創業者合作過,是一個在國際上廣受歡迎的演講家、創業導師,以及公司顧問。他與諸如Qualcomm, Intuit, Capital One, GE, 及 Transamerica 等領先公司有過合作。
帕特里克·沃拉斯科維茨(Patrick Vlaskovits)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演講家和創業家。他的作品上過《哈佛商業評論》博客、《華爾街日報》博客,以及瀏覽者(The Browser)的專題。帕特里克經常在國內和國際的技術會議上發表演講,包括SXSW(
西南偏南)、GROW 會議、圖靈節(TuringFestival),
以及精益初創會議。他是Superpowered Inc. 的CEO 和創始人。帕特里克為多個科技初創企業提供顧問服務,同時還是種子基金和初創加速器500 Startups 的導師。作為一名演講家和咨詢師,他的客戶名單中有眾多《財富》100 強企業。《精益創業家》是他的第二本書。他的第一本書《創業家客戶開發指南》是一些大學(如芝加哥大學布斯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BA 和本科生的必讀書籍。他也是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客座講師。
周濤,1993-1997: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計算機軟件第二專業。1997.8-2004.8: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有限公司,現場工藝工程師、項目主管工程師2004.8-2011.6: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供應商質量工程師、供應商開發內飾組主管、亞太區供應商質量和開發業務規劃、美國通用公司認證Red-X問題解決專家2011.6-至今: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霍尼韋爾運營體系高級顧問、精益六西格瑪主管、霍尼韋爾認證精益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