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要介紹了國內外磷礦選礦現狀,探討了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浮選的基本原理及過程。對混合型膠磷礦進行了工藝礦物學研究,查明了硅質脈石的賦存狀態,較為全面的介紹了單礦物浮選、反浮選、正浮選等工藝,提出了分級浮選及化學脫硅的方法。本書內容系統全面、言簡意賅、觀點新穎,總結了*新的研究成果,為膠磷礦選礦理論與實踐提供了技術支撐,可供磷礦選礦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內容系統全面、言簡意賅、觀點新穎,總結了*新的研究成果,為膠磷礦選礦理論與實踐提供了技術支撐,可供磷礦選礦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李耀基,男,1962年6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云南省科技創新人才,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磷資源采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創新團隊帶頭人,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大學礦業工程博士后合作導師,武漢工程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采礦及選礦技術研究及管理,先后參與和主持完成國家、云南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20余項,云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產業化項目)4項,主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試驗研究報告20余篇,在國內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出版專著2部。
第1章 緒 論 1
1.1 世界磷礦資源簡介 2
1.2 中國磷礦資源簡介 3
1.3 云南省磷資源分析 4
1.3.1 云南省磷礦資源分布狀況 4
1.3.2 云南省磷礦資源總體特征 5
1.3.3 云南省磷礦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6
1.4 國內外磷礦選礦簡介 6
1.4.1 國外磷礦選礦簡介 6
1.4.2 國內磷礦選礦簡介 8
1.5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7
第2章 工藝礦物學研究 18
2.1 引言 19
2.2 膠磷礦構造特征 19
2.2.1 礦石的構造 19
2.2.2 礦石的結構 21
2.3 中硅中鎂混合型膠磷礦 23
2.3.1 化學分析 23
2.3.2 礦物組成 23
2.3.3 化學指標在礦物中的分配 25
2.3.4 主要礦物的嵌布粒度特征 26
2.3.5 礦物單體及連生體測定 28
2.4 高硅低鎂混合型膠磷礦 30
2.4.1 化學分析 30
2.4.2 礦物組成 31
2.4.3 化學指標在礦物中的分配 32
2.4.4 各類礦物的嵌布分析 33
2.4.5 樣品粒度及化學指標分布 35
2.4.6 礦物單體及連生體測定 36
2.4.7 磷精礦中硅質礦物(SiO2)粒度分布 40
2.5 本章小結 40
第3章 磷礦浮選與表面活性劑 43
3.1 引言 44
3.2 磷礦浮選 44
3.2.1 浮選原理 44
3.2.2 浮選藥劑 49
3.2.3 浮選工藝 54
3.3 表面活性劑 63
3.3.1 臨界膠束濃度 63
3.3.2 親水親油平衡值 65
3.3.3 Krafft點與濁點 68
第4章 單礦物浮選 70
4.1 引言 71
4.2 礦樣、藥劑和方法 72
4.2.1 礦樣 72
4.2.2 藥劑 76
4.2.3 試驗方法 76
4.3 結果與討論 77
4.3.1 胺類捕收劑浮選石英 77
4.3.2 脂肪酸浮選磷礦石 94
4.4 本章小結 112
第5章 陽離子反浮選脫硅 114
5.1 引言 115
5.2 礦樣、藥劑和試驗方法 116
5.2.1 礦樣 116
5.2.2 藥劑 116
5.2.3 試驗方法 117
5.3 結果與討論 117
5.3.1 硅質磷礦Ⅰ反浮選脫硅 117
5.3.2 硅質磷礦Ⅱ反浮選脫硅 129
5.4 本章小結 146
第6章 脂肪酸正浮選脫硅 147
6.1 引言 148
6.2 礦樣、藥劑和試驗方法 148
6.2.1 礦樣 148
6.2.2 藥劑 149
6.2.3 試驗方法 149
6.3 結果與討論 149
6.3.1 硅質磷礦Ⅰ正浮選脫硅 149
6.3.2 硅質磷礦Ⅱ正浮選脫硅 157
6.4 本章小結 210
第7章 分級浮選 211
7.1 引言 212
7.2 +500目磷礦反浮選脫硅研究 213
7.2.1 十二胺(DS2)浮選試驗 213
7.2.2 醚胺(GE-609)浮選試驗 219
7.3 -500目磷礦正浮選研究 224
7.3.1 復合捕收劑的選擇 224
7.3.2 CZFC+OP-10的用量試驗 226
7.3.3 一粗一精浮選試驗 227
7.3.4 CZFC+OP-10精選試驗 229
7.4 本章小結 230
第8章 化學脫硅 231
8.1 引言 232
8.2 試驗原理 232
8.3 試驗結果 233
8.3.1 反應時間 233
8.3.2 反應溫度 234
8.4 本章小結 236
附錄A 磷礦浮選中常見藥劑的解離常數 237
參考文獻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