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編的《日月地與人類》系統闡述與人類* 為密切的日月地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以及日地、月地 和日月地之問的關系。介紹人類從地心說、日心說及 無心說的認識,到探討地球的宇宙環境及保護人類家 園地球的重要性;從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規律到闡述 所產生的地理意義;從日月地關系到分析月相,交食 和潮汐主要天象以及探討日、月與人類的關系。從日 地關系及月地關系總結人類探索太陽及月球的成果。
本書內容包括八大部分:浩瀚宇宙與人類家園;地球 自轉與晝夜*替;地球公轉與四季五帶;極移歲差及 相關影響;日月地系與特殊天象;地球衛星和人類探 月;日地關系與太陽活動;日月地系與時間歷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素質教育通識課程教材,也 可供對日月地與人類關注的讀者閱讀參考。
前言第1章 浩瀚宇宙與人類家園 1.1 浩瀚的宇宙 1.1.1 宇宙中的天體及天體系統 1.1.2 獲取天體信息的主要方法 1.2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1.2.1 托勒密宇宙地心體系 1.2.2 哥白尼宇宙日心體系 1.2.3 現代人的宇宙觀 1.3 太陽系的其他天體 1.3.1 太陽系大行星 1.3.2 太陽系矮行星 1.3.3 太陽系衛星 1.3.4 太陽系小天體 1.3.5 太陽系綠洲 1.4 人類的家園——地球 1.4.1 地球的質量和大小 1.4.2 地球的形狀 1.4.3 地球重力 1.4.4 地球的圈層結構 1.4.5 地球磁場和地球磁層 1.5 地球的宇宙環境 1.5.1 從近地天體的影響來看 1.5.2 從太陽的演化進程來看 1.5.3 從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來看 1.5.4 從銀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來看 1.5.5 從目前地球的人居環境來看 思考題第2章 地球自轉與晝夜更替 2.1 地球自轉的證明 2.1.1 落體偏東 2.1.2 傅科擺偏轉 2.2 地球自轉的規律 2.2.1 地球自轉的方向 2.2.2 地球自轉的周期 2.2.3 地球自轉的速度 2.3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2.3.1 地球自轉產生天體周日運動 2.3.2 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 2.3.3 地球自轉方向為地理坐標的確定服務 2.3.4 地球自轉造成地方時的差異 2.3.5 地球自轉導致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轉 思考題第3章 地球公轉與四季五帶 3.1 地球公轉的證明 3.1.1 恒星的周年視差 3.1.2 恒星的光行差位移 3.1.3 多普勒效應 3.2 地球公轉的規律 3.2.1 地球公轉的軌道 3.2.2 地球公轉的周期 3.2.3 地球公轉的速度 3.3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3.3.1 太陽的周年視運動 3.3.2 四季的變化及特點 3.3.3 五帶的劃分及特征 思考題第4章 極移歲差及相關影響 4.1 極移及其影響 4.1.1 極移周期及成因 4.1.2 極移研究的重要性 4.2 歲差(地軸進動)及其影響 4.2.1 歲差(地軸進動)的成因 4.2.2 歲差(地軸進動)的周期 4.2.3 歲差(地軸進動)的后果 4.3 極移和歲差(地軸進動)的區別和聯系 思考題第5章 日月地系與特殊天象 5.1 月相 5.1.1 月相的成因 5.1.2 月球的周期 5.1.3 月相的意義 5.2 交食 5.2.1 交食的成因 5.2.2 交食的條件 5.2.3 交食的種類 5.2.4 交食的過程 5.2.5 交食的概率 5.2.6 交食的周期 5.2.7 交食的觀測 5.3 潮汐 5.3.1 潮汐現象 5.3.2 引潮力 5.3.3 太陰潮和太陽潮 5.3.4 海洋潮汐的規律性 5.3.5 潮汐的地理意義 5.3.6 簡易潮汐算法 思考題第6章 地球衛星和人類探月 6.1 地球衛星——月球 6.1.1 月球的一般特征 6.1.2 月球繞轉軌道 6.1.3 月球繞轉周期 6.1.4 同步自轉 6.2 人類對月球的認識 6.2.1 20世紀末以前人類對月球的探測 6.2.2 20世紀末至今人類對月球的探測 思考題第7章 日地關系與太陽活動 7.1 太陽及日地關系 7.1.1 太陽的簡況 7.1.2 太陽的基本結構 7.1.3 太陽的能量來源 7.1.4 太陽的演化規律 7.1.5 人類對太陽的探索 7.1.6 日地關系 7.2 太陽活動 7.2.1 太陽活動及其標志 7.2.2 太陽活動的地磁效應 7.2.3 太陽活動的電離層效應 7.2.4 太陽活動對高層大氣的影響 7.2.5 太陽活動對地球其他方面的影響 7.2.6 太陽活動的預報 思考題第8章 日月地系與時間歷法 8.1 話說時間 8.1.1 時間定義和時間單位 8.1.2 時間系統和時間類型 8.1.3 時間傳遞和時間服務 8.1.4 時間與人類 8.2 歷法探秘 8.2.1 制定歷法的基本原則 8.2.2 歷法的種類 8.2.3 歷法與人類 思考題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