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暖,暴雨、高溫、干旱、霧霾等氣象災害性事件頻發,給社會和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氣象服務作為應對自然和環境災害的重要工作,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氣象服務效益與災害風險評估》作者吳先華、吳亞玲、陳云峰、郭際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資助下,采集數據、認真研究,引入統計學、投入產出法、結構方程模型等多個工具,創新已有的氣象服務效益及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和方法,并對所設計的模型和方法進行實證。所涉及的學科包括氣象學、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和社會學,內容涵蓋氣象服務效益評估、風險評估、氣象災害經濟損失評估等多個方面,是典型的多學科交叉性研究。
本書資料翔實、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可以作為應用氣象學類、經濟管理類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輔助資料,亦可以為氣象實務工作者提供資料參考,還可以為統計學、服務科學等領域的學者提供借鑒。
前言
第1章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理論方法及改進思路
1.1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的理論依據
1.1.1 氣象服務及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概念
1.1.2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的相關理論
1.1.3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的理論難點
1.2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理論和方法簡單
1.2.2 統計數據缺乏
1.2.3 消費者感知模糊
1.3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方法及模型改進思路
1.3.1 調研補充數據資料
1.3.2 修正傳統評估模型
1.3.3 引用新的方法手段
第2章 氣象服務效益調研內容及數據分析
2.1 調研活動及樣本特征
2.1.1 調研活動安排
2.1.2 樣本特征
2.1.3 問卷調研內容
2.2 對天氣預報準確性評價
2.2.1 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2.2.2 預報周期與準確性
2.2.3 天氣預報警報和氣象預警信號的準確性
2.2.4 氣象部門預報失誤造成的損失
2.3 滿意度評價
2.3.1 天氣預報滿意度
2.3.2 新聞聯播后的天氣預報
2.3.3 天氣預報最需要提高準確性
2.4 需求分析
2.4.1 公眾氣象服務支付意愿
2.4.2 每個家庭的意愿支付值
2.4.3 手機短信訂閱情況
2.4.4 天氣預報為家庭節省的費用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條件價值法的公眾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3.1 條件價值法的原理
3.1.1 條件價值法的基本原理
3.1.2 條件價值法的問卷設計原則
3.1.3 條件價值法的數據處理
3.2 條件價值法的主要優點
3.2.1 便于設計問卷
3.2.2 便于數據分析
3.2.3 便于篩選影響因素
3.3 應用條件價值法的約束條件與可行性
3.3.1 應用條件價值法的約束條件
3.3.2 運用條件價值法的可行性
3.3.3 應用條件價值法的思路
3.4 條件價值法評估公眾氣象服務效益的實證
3.4.1 樣本與數據
3.4.2 實證分析過程
3.4.3 研究結論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行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4.1 結構方程模型的原理與特征
4.1.1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4.1.2 結構方程模型的優點
4.1.3 結構方程模型的約束條件
4.2 結構方程模型評估行業氣象服務效益的可行性分析
4.3 結構方程模型評估行業氣象服務效益的實證結論
4.3.1 樣本與模型
4.3.2 擬合情況
4.3.3 實證結果
4.3.4 主要結論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基于改進逆推法的災害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5.1 引言
5.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5.1.2 臺風及其特征
5.2 已有評估方法
5.3 改進的逆推算法
5.4 實證分析
5.4.1 災害風險損失的概率D
5.4.2 政府作用程度G
5.4.3 臺風預報水平指標M
5.4.4 實證結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基于投入產出方法的氣象服務綜合經濟效益評估
6.1 引言
6.2 概念、原理與假設
6.2.1 概念界定
6.2.2 投入產出表原理
6.2.3 投人產出模型的假設
6.3 關聯、間接和完全經濟效益評估模型
6.3.1 氣象服務關聯經濟效益評估模型
6.3.2 間接經濟效益評估模型
6.3.3 完全經濟效益評估模型
6.4 以江西省氣象服務效益為例的實證
6.4.1 樣本與數據
6.4.2 計算結果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公眾應對氣象災害風險的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7.1 引言
7.2 數據來源和模型的選取
7.2.1 數據來源與樣本結構
7.2.2 變量的選擇與說明
7.2.3 模型設定
7.3 模型的估計結果與分析
7.3.1 模型的估計結果
7.3.2 模型回歸結果的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公眾認知、感知價值與災害氣象服務滿意度的關系
8.1 引言
8.2 結構方程模型
8.2.1 模型建立
8.2.2 變量及假設
8.3 實證分析
8.3.1 樣本與數據
8.3.2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8.3.3 模型擬合
8.3.4 實證結果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臺風災害的關聯經濟損失評估
9.1 引言
9.2 概念、模型與數據說明
9.2.1 間接經濟損失的概念
9.2.2 乘數分析模型
9.2.3 數據來源及說明
9.3 實證結果
9.3.1 產業關聯間接損失評估
9.3.2 臺風災害的乘數效應評估
9.4 本章小結
9.4.1 主要結論
9.4.2 不足及展望
9.4.3 對策與建議
第10章 農業氣象災害的間接經濟損失評估
10.1 引言
10.2 文獻綜述
10.2.1 災害間接經濟損失的定義
10.2.2 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
10.2.3 本節創新
10.3 模型介紹
10.3.1 列昂捷夫投入產出矩陣
10.3.2 災害影響產業經濟系統的評估模型
10.4 數據說明
10.5 計算結果
10.5.1 針對單一產業的綜合損失
10.5.2 針對多個產業的綜合損失
10.5.3 不同恢復期限的綜合損失
10.6 本章小結
第11章 災后對口支援金額的確定
11.1 引言
11.2 原因說明
11.3 指標、模型與數據
11.3.1 指標構建
11.3.2 區域間投入產出模型
11.3.3 數據說明
11.4 實證分析
11.4.1 汶川8.0級地震實證分析
11.4.2 蘆山7.0級地震實證分析
11.5 本章小結
11.5.1 主要結論
11.5.2 政策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調查表
附錄2 滬寧高速公路氣象服務效益調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