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人居環境與各民族和諧發展研究》所收論文圍繞廣義“人居環境”主題,根據人、社會、文明、自然的“萬象共生”、“美美與共”等關鍵詞,探討作為山地-綠洲-荒漠復合系統的河西走廊所孕育的人文宗教、族群生境和生存方式,展現在這條古代中國玉石之路上人、社會、自然如何協調共生的圖景。在這個追夢隨緣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們尤須挖掘祖先留下的古老智慧,重新發現人、社會、自然超級生態中體現的人文韻律,弘揚正義美德,建設千燈互照的萬象生境。
納日碧力戈,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貴州大學長江學者,貴州民族學與人類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國際薩滿研究會副主席,原美國卡爾頓學院珍妮-拉斐爾·伯恩斯坦亞洲研究及人類學講座教授。著有《姓名論》、《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語言人類學》等;譯著《文化的解釋》、《社會如何記憶》。
河西走廊的萬象生態觀
玉石之路:河西走廊與華夏文明的資源依賴
東亞人類自然史與河西走廊的人種交流
對甘肅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一點看法
河西走廊地區區域格局發展變遷的經驗與啟示
構建河西走廊安全發展的長效機制
漢化與羌化:漢晉時期河西的民族融合——以河西羌人及其活動為中心
河西走廊與新疆的關系史——以甘新路的形成為中心
關于“吐蕃”一名的讀音與起源
明清以來張掖的龍王信仰研究
民國時期從新疆進入甘肅的哈薩克族與周邊蒙古族的互動狀態
裕固族的游牧傳統及其當代傳承價值
論裕固族的生態觀念與生存智慧
裕固族命名傳統與當下鏡像
裕固族的漢語創作
人是經濟行為的實施者,而人是有思想的,人的思想及其行為又受到周圍的社會思想文化的制約。因此,文化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并和經濟保持著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關系,在現代經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包括溫州在內的國內外的事例,都充分說明經濟發展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文化的過程,文化是現代經濟的“發動機”,正是文化的差異特別是與發展經濟有關的創業文化的差異,影響了區域經濟起步的早晚和發展的快慢。我們也看到,世界上很多地區自然資源并不豐富,但經濟卻相當發達,而很多地區自然資源雖然豐富,經濟卻相當落后,除了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以及原有基礎等方面的原因,區域文化的差異是不可忽視的原因。甚至在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大體相似,原有基礎大略相同的地區,文化的差異也會造成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的差異。
文化對人行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創業文化會激勵人們行動起來,為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而努力。而一些地區的人們因長期安于貧窮生活而形成的貧窮文化,則會妨礙人們起來創業,雖然憧憬富裕快樂的生活,卻又怕這怕那,最終以“我爺我爸都這樣過來了,我也可以繼續這樣過”來安慰自己,繼續待在故鄉故土,過著一成不變的貧窮生活。根據我的同事和我自己的體會,在長期貧窮的甘肅農村,“貧窮文化”仍有著極大的影響,勇于創業的人數并不很多。
由于農村地域廣大,而國家有限的投資、外國資本和大型外地民營資本主要集中在交通方便并有相當基礎的城市及其附近,廣大農村地區的脫貧致富,恐怕只能以溫州為榜樣,走全民創業致富的道路,自己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甘肅同樣如此。甘肅農村要改變面貌,必須拋棄貧窮文化,弘揚創業文化。為此,政府要下大的工夫,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抓文化建設和教育投資,并用大力氣宣傳創業文化。旗幟鮮明地鼓勵創業,通過各種有力的方式支持創業。各地勇于創業致富的人,不僅自己富裕起來了,也在本地起了創業帶頭作用,政府要像當年宣傳英雄人物一樣宣傳這種創業致富的帶頭人。城市同樣如此,各地都有一些安于現狀,寧愿靠救濟金過艱難日子,不愿下海創業的人。政府對他們也應通過合適的方法,鼓勵他們走創業致富之路,并幫助他們創業致富。
目前甘肅省的經濟以重工業為主,經濟單位大多是國有大型企業,輕工業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全國的絕大部分地區,民營經濟不發達應是主要原因。只有當甘肅人民特別是農村人民的創業激情噴涌而出,甘肅本地的民營經濟也像沿海地區一樣發達,甘肅的經濟水平才能追上發達地區,人民生活水平才會有普遍的大提高。在這一方面,省委省政府肩負著重大使命,必須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得力的措施,要把創業文化置于省內文化建設極其重要的地位,把民營經濟看做與國有經濟同樣重要。換言之,像抓輿論宣傳、文化建設一樣抓創業文化,像對待國有經濟一樣對待民營經濟。
思想意識的提高并非只是農民和普通市民的事,也是各級干部的事。一般說來,有什么樣的民眾,就有什么樣的干部,干部的思想雖然因學習等原因一般高于民眾,但畢竟建立在當地民眾思想狀況的基礎上。為了能夠有一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有眼光、會開拓的干部隊伍,可以采取將甘肅的干部送到沿海發達地區交流或免費服務的方法,讓他們感受沿海地區干部善開拓重創新、沿海人民自覺創業致富的精神。只有干部的思想解放了,才能迎來民眾思想的解放。
在甘肅這種地方,由于百姓創業意識不強,而且沒有任何經驗,政府在第一步應該采取一些組織民眾創業致富的措施。全國并非沒有這方面的例子。例如,遍及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其實就是福建沙縣政府鼓動沙縣人到各地開店的結果,而且如果個人缺少開店的經費,政府便請本地的銀行發放貸款。這一做法,為無像樣工業卻以小吃著名的沙縣打開了致富之路。甘肅民眾外出經營,不應止步于民工輸出,而應擴大到商業、工業等多個方面。而且,即使民工的輸出,也不應限于男勞動力。例如。城市對高質量的保姆有著很大的需求,農村并不缺少干活的女性,但卻缺少可以輸送到城市,具備在香港、臺灣工作的菲律賓女傭“菲傭”那種素質的保姆。政府可否委托某些機構,對愿意外出的女性進行培訓,然后由地方政府機構出面聯系,并派出人員到輸入地參與管理。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輸入地保姆市場的混亂狀況便能改變,也能保障保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甘肅并能在全國保姆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
類似的方面很多,我只是舉例說明而已。總之,在甘肅這種創業文化目前還處于微弱狀態、百姓害怕外出創業的地方,政府不僅需要大力提倡和支持創業致富,也應幫助民眾邁出第一步,并實行必要的適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