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藥材的功能成分主要為活性多肽或蛋白質。目前國內鮮有著作對我國動物藥發揮藥效的物質基礎及治療作用機制進行論述,多數關于動物藥的著作只是對動物藥的簡單羅列,對藥效成分的類別有一些描述,但相關活性成分的具體結構、作用靶點和作用機制信息很少。在本書我們對五種(類)常見藥用動物(虻蟲、地鱉蟲、蜂毒、蜈蚣和兩棲類動物)發揮藥效的多肽/蛋白質物質基礎及藥理學機制進行了詳細論述。上述五種(類)藥用動物的藥理作用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及《千金要方》等古代醫藥典籍中均有詳盡的記載。長期的臨床實踐及現代大量的基礎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典籍所記載的藥效,F代的醫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更是拓展了上述五種(類)常見藥用動物在臨床治療中的適應癥,豐富了其治療功效。本書內容共含5篇,分別對上述五種(類)常見動物藥的臨床應用及藥理學研究進行論述。在每一篇中,首先簡要介紹該種(類)動物藥在古代典籍中所描述的藥效及現代臨床對其的應用,再詳細論述其治療疾病的作用機制及目前從中所發現的活性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