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美學》是波默美學的代表作。該書初版于1995年出版,隨后不斷再版,在歐洲和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13年5月出版了該書的新修訂版,作者補充了許多重要內容,比*初的版本擴大了兩倍,其中有不少內容是作者近年來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格諾特.波默(1937年出生)是當代德國活躍的美學家,任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哲學教授,在美學、自然哲學、哲學與人類學等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其基于新現象學的氣氛概念而發展起來的氣氛美學,目前已經被廣泛地用于建筑、景觀、戲劇、音樂、美術和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研究之中。尤其是氣氛概念與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概念,具有相互印證的潛力。
譯者簡介:賈紅雨(1978年出生),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博士就讀于德國耶拿大學(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at Jena)哲學系,師從沃爾夫岡?威爾士(Wolfgang Welsch)和克勞斯·菲威格(Klaus Vieweg),現任教于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領域為德國觀念論、美學與藝術理論,代表作為德文專著Das Prinzip der Reflexivitat bei Hegel (Konigshausen & Neumann Verlag, 2016)。
目 錄
前言: 新美學 (1)
承接: 生態學的自然美學和實在審美化 (1)
Ⅰ 氣氛
氣氛作為一種新美學的根本概念 (9)
材料的光彩
審美經濟學批判 (36)
自然經驗中的氣氛之物 (53)
通感 (73)
Ⅱ 制造氣氛
舞臺布設藝術作為氣氛美學的范例 (89)
建筑: 一種視覺藝術
關于現代建筑與攝影之間的關系 (100)
光作為氣氛 (120)
看光 (129)
身體性空間中的聲音 (146)
Ⅲ 面相學
關于蘇格拉底的面相和面相學一般
眾所周知 蘇格拉底的身體構造給了面相學一種促動 (159)
美者面相學 (187)
自然美學中的面相學 (191)
Ⅳ 迷狂
物及其迷狂
物性存在論與物性美學 (215)
審美性的自然知識 (237)
盛大的世界音樂會 (251)
邁入顯現 (266)
美 (278)
譯后記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