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11位作者,通過近100幅繪畫藝術品,深度向大家呈現出繪畫藝術中的科學密碼。繪畫藝術也涉及考古學、生物學、仿生學、經濟學等眾多學科知識。文章以各種藝術名品為實例,通俗易懂地將這些曠世藝術品背后的科學故事娓娓道出。本書是一本能同時提升孩子藝術鑒賞力和科學素養的科普讀物。本書屬于奇妙藝術與科學系列圖書中的一冊,本系列圖書共有3冊,分別從繪畫、建筑、電影等三個領域,來介紹藝術與科學的跨界與交融。
唯美的繪畫故事 意想不到的繪畫科學燒腦的陶瓷藝術繪畫揭秘品讀繪畫中的科學,領略不一樣的跨界科普范兒! 微納米技術與繪畫有怎樣的奇妙緣分?身邊常見的色彩,它們的身世你*想不到。繪畫中的美,我們該如何一眼就能看透?通過陶瓷藝術上的繪畫,找到現實中動植物的真身。
《知識就是力量》創刊于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刊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科學普及出版社主辦的青少年綜合圖文科普期刊。
《知識就是力量》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凝聚了眾多科普工作者的心血,許多著名科學家,如高士其、茅以升、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周光召、白春禮等都為其創作了很多優秀的科普文章。目前活躍在中國科學界的不少專家,甚至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經是《知識就是力量》的讀者,許多科技人才也是從小看著《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喜歡上科學,最終走進科學的殿堂的。
本書包含以下作者的文章:
周日新:歷任航空工業部副處長、處長、副司長,《中國航空報》《航空檔案》雜志原總編輯,著有《航空人》《未來的交通》《長空之吻百年飛行大觀》等書籍。
沈海軍:上海同濟大學航空與力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關注納米藝術,并開設專門的博客從事納米藝術的科普傳播。
張勁碩: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高級工程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蝙蝠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哺乳動物分類學。
劉夕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科普美術家協會會員。近40年來,相繼在國內各級報刊、科普雜志上發表了上百幅各類科學美術作品,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
林鳳生:上海大學退休教授,多年來對繪畫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系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在《科學畫報》《知識分子》等開設專欄,編著出版過多部科普書。作品獲上海科普圖書獎等。
江泓:煙臺市博物館恐龍專家,古生物科普專家,啄木鳥科學小組成員。
達·芬奇與航空的美麗邂逅 周日新
看透畫中美 林鳳生
這些色彩的身世你絕對想不到 周亞麗
科學在瓷上躍動神奇的青花瓷上料工藝 江泓
火與土的結合陶瓷雕塑藝術的成型工藝 劉俊
X光透視的自然之美 李靜敏
小而美的微雕:微納米技術掀藝術新潮 沈海軍
當繪畫注入了科學元素 劉夕慶
當繪畫揉入時空元素 劉夕慶
繪畫中蘊藏的光色密碼 劉夕慶
簡化元素碰撞科學繪畫 劉夕慶
兩千年前的環保燈:彩繪雁魚青銅釭燈 張鵬 張勁碩
中國繪畫的源祖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張鵬 張勁碩
麒麟真身瑞應麒麟圖 張鵬 張勁碩
希臘陶碟上的弓箭之謎 伊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