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組建于1997年,是由中國科學院為主,包括各部委、院、校的退休和未退休專家、教授組成的一支科普隊伍。科普演講團旨在向公眾普及現(xiàn)代科學、介紹技術前沿領域,使公眾了解當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與人們的關系。演講團成立以來,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好評,多次獲得全國科普先進團體等獎項。演講團成員在對中學生及社會各界做科普演講時,常有聽眾索要其發(fā)表的科普文章。2017年為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立20周年,作為回報全國各界600多萬聽眾及今后不斷增加的新聽眾,特將演講團成員發(fā)表的部分科普短文匯集成書出版。
本書為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20周年精品集萃,內(nèi)容涵蓋天文、物理、航空、航天、材料、動物、植物、環(huán)境、南北極等十幾個學科領域。科學家撰稿,內(nèi)容生動有趣。
1997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經(jīng)過了20年的歷練,成
長了、發(fā)展了,從幾個人到五十幾人,科普報告從一年幾十場到每年3000
多場。至今科普團已走遍了我國33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為700多萬聽
眾作了2萬多場不同學科、多種風格的演講,深受青少年的歡迎和社會各
界的一致肯定。
這些年我到各地作科普報告時,經(jīng)常有師生索要我的科普文章,因此
在我團策劃演講團20周年慶典活動時,我想,是否能把我團專家們已出版
的科普短文選編成冊,作為20周年禮物之一,回報聽眾和粉絲。
2016年10月在廣東陽江講科普時,與孫萬儒教授偶爾說起此意,孫教
授也覺得很好,并有不少科普文章可提供。當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李冬暉博
士得知這個想法時,把它看作演講團可挖掘的寶藏之一,立即向中國科學
技術協(xié)會有關領導請示,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又及時與科學普及出
版社聯(lián)系具體事宜。演講團團長高度重視,事無巨細,親手一抓到底。團
內(nèi)眾多專家也對此事積極響應,有30多位團員提交了近百篇科普文章,內(nèi)
容涵蓋天文、物理、航空、航天、材料、動物、植物、環(huán)境、南北極等十
幾個學科領域。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集從中挑選了60篇文章結集出版。
本書著重文章的內(nèi)涵和普及性,裝幀簡約質(zhì)樸,使更多讀者能以較低
的花費分享。唯愿愛好科學的朋友們,一書在握便可欣賞到不同領域不同
風格的科普文章。
潘厚任
2017年4月11日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組建于1997年,是由中國科學院為主,包括各部委、院、校的退休和未退休專家、教授組成的一支科普隊伍。科普演講團旨在向公眾普及現(xiàn)代科學、介紹技術前沿領域,使公眾了解當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與人們的關系。演講團成立以來,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好評,多次獲得全國科普先進團體等獎項。
北極為什么沒有臭氧洞 / 001
霧、霾不等于大氣污染,治理污染才是根本 / 010
傾城蒙難中幾段救生奇跡的啟示 / 020
北京地震知多少 / 025
磁懸浮列車 / 028
119 號元素:地球期盼的下一個新生 / 042
清潔核電技術:釷燃料開發(fā)三思路 / 051
電磁輻射漫談 / 062
神奇的爆破 / 072
探秘海洋中的極端微生物 / 079
現(xiàn)實世界的微小造物主——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微生物 / 086
話說青霉素 / 093
淀粉,我們的糖源 / 111
提高免疫力好嗎 / 114
緩釋醫(yī)學——讓生命尊嚴謝幕 / 117
救治和預防手足口病的幾點常識 / 120
城市環(huán)境工程須避免破壞城市生態(tài) / 123
科學上的偉大發(fā)現(xiàn)——居里一家兩代三獲諾貝爾科學獎 / 130
兩代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