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企業慈善捐贈作為彰顯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形式之一.正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注。然而,與迅速蔓延的企業慈善捐贈現象相比,國內外理論工作者的相關研究才剛剛起步。田雪瑩的《企業捐贈行為與競爭優勢——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分析》綜合運用企業慈善理論、社會資本理論和競爭優勢理論,定量刻畫出2004~2006年長三角地區企業捐贈的動機、結構和管理特征,并對中外企業捐贈行為進行了系統的比較研究,揭示了捐贈行為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據此提出了促進企業參與捐贈實踐的重要舉措,旨在豐富與完善慈善行為理論研究,并為我國企業的公益實踐和慈善戰略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借鑒。
《企業捐贈行為與競爭優勢——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分析》的主要特點:嶄新的研究視角,立足于社會資本視角來探討企業捐贈和競爭優勢的關系;緊湊的研究內容,提煉出企業捐贈行為的特征,并力圖探討企業捐贈行為和競爭優勢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翔實的調研資料,對2004~2006年參與捐贈的290家企業進行大樣本調研。資料翔實,分析細致。
本書可為高等院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政府部門的工作者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田雪瑩的《企業捐贈行為與競爭優勢——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分析》將參與捐贈活動的企業作為研究的核心對象,結合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社會資本理論和競爭優勢理論,圍繞捐贈行為與企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首先,以刻畫企業捐贈行為為研究起點,運用動機、結構和管理三個維度對企業捐贈行為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在此基礎上,借鑒企業慈善行為、企業社會責任等相關理論,提煉了捐贈行為的五個基本特征。其次,通過捐贈行為特征、企業社會資本和企業競爭優勢三者之間的關系,構建了捐贈行為獲取競爭優勢的概念模型,并借此模型闡釋捐贈行為特征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機制。最后,依據長三角地區2004~2006年有過捐贈的290家企業的數據資料,通過結構方程建模的分析與檢驗,對概念模型做了適當修正并確立最終模型,從實證研究的角度驗證了捐贈行為特征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機制,識別了不同捐贈行為特征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效應,并據此提出了促進企業參與捐贈實踐的重要舉措。
田雪瑩,1978年10月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2008年6月畢業于浙江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同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現為蘇州科技學院教師,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會員。Journal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EI源)和Advances in InformationSciences and ServiceSciences(EF源)的編輯和審稿人。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各1項,參加過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如《科學學研究》、《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2 相關概念界定與說明 1.3 研究的邏輯框架、技術路線和結構安排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研究創新說明2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2.1 企業競爭優勢理論的發展脈絡 2.2 企業社會資本與競爭優勢研究述評 2.3 非營利組織及企業捐贈行為的研究進展3 企業捐贈行為:動機、結構和管理 3.1 企業捐贈動機的分類 3.2 企業捐贈結構的內容 3.3 企業捐贈管理的流程 3.4 案例調查分析4 捐贈行為與企業競爭優勢的關系:概念模型的構; 4.1 捐贈行為與企業社會資本 4.2 企業社會資本與競爭優勢 4.3 概念模型的建構5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5.1 研究對象的選取 5.2 研究數據的收集 5.3 變量設置和測度 5.4 研究方法描述6 企業捐贈行為的定量刻畫 6.1 對企業捐贈動機的分析 6.2 對企業捐贈結構的分析 6.3 對企業捐贈管理的分析7 實證分析和結果討論 7.1 信度和效度檢驗 7.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7.3 相關分析 7.4 結構方程建模分析與評價 7.5 結果討論8 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的研究結論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 8.3 未來的研究展望附錄1:企業捐贈行為及競爭優勢調查問卷附錄2:訪談提綱附錄3:2003年國資廳通知執行的企業規模劃分標準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