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法治中國”概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全面落實黨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好更快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讓法律的春風吹遍機關單位、鄉村、社區、家庭、學校、企業、軍營和監所,形成全社會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尚,應廣大讀者的迫切要求,作者懷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和奉獻社會的滿腔熱忱,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法治中國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基本原則,充分利用案例資源,更好地為全國人民服務,精心編寫了這部《公民法律百科全書》。本書有三個特點:
一、案例豐富,內容實用。本書分為民事、行政、刑事三大部分,精選常見案例近500例,基本囊括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涉及法律知識范圍之廣在全國尚屬首例,對公民普法、用法和干部學法、執法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和借鑒意義。同時是社區居委和鄉村村委干部宣傳教育群眾和調解民事糾紛的好幫手,也是廣大司法工作者和政法院校師生的良師益友,的確是我們學習運用法律知識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書,具有一定的珍藏價值。
二、通俗易懂,發人深省。本書將一個個內容生動、扣人心弦、發人深省的真實案件和抽象的法律規定融為一體,以案說法,是非分明,易懂易記。不僅可使廣大公民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更有用的法律知識,盡快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律素質,同時還能引以為戒,對預防事故發生、化解矛盾糾紛、減少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國民經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目錄索引,查閱方便。讀者只要翻開全書的目錄索引,全書的篇目內容便盡收眼底,任您選閱。然后聯系實際即可查找目錄和案例中的具體內容,就能找到您要解決實際問題的參考答案。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安徽省司法廳、淮北市司法局、濉溪縣司法局和中國法制出版社的重視與支持。曾任濉溪縣委書記、淮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離休老干部劉耀華同志為本書題了詞,作者的親朋好友也為本書的編寫和出版給予了積極的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我們真誠的謝意!
我們的國家是法治國家,希望通過我們努力編寫出版的這部《公民法律百科全書》能讓每個讀者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從而享受法制的陽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由于作者編寫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出現失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及時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