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共14章, 第一部分導論, 為第一章, 講述了經濟學的基本知識。第二部分為微觀經濟學, 包括第2-7章, 內容為: 市場、需求和供給; 市場動作; 供給政策; 市場結構; 工資和收入分配; 市場失靈和政府政策。第三部分為宏觀經濟學, 包括第8-12章, 內容為: 總需求和國民經濟; 總供給與經濟增長; 銀行、貨幣和利率; 通貨膨脹和失業; 第四部分為世界經濟, 包括13/14兩章, 內容為: 全球化和國際貿易; 國際收支與匯率。
本書是一本經典的經濟學教材,實用性,全書自始至終貫穿了大量公司報告和調研數據,并在新版中增加了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廣受讀者歡迎。
第一部分導論
第1章經濟學基本知識(3)
1.1經濟學問題(4)
1.2學科分割(6)
1.3經濟關系模型(13)
1.4經濟體系(18)
第二部分微觀經濟學
第2章市場、需求和供給(35)
2.1需求(35)
2.2供給(41)
2.3價格的決定因素(45)
2.4自由市場經濟(55)
2.5行為經濟學(56)
第3章市場動作(62)
3.1需求的價格彈性(62)
3.2需求的價格彈性和消費者支出(66)
3.3供給的價格彈性(PεS)(71)
3.4其他彈性(73)
3.5市場和調整周期(76)
3.6不確定性和風險(80)
3.7價格被操控的市場(83)
第4章供給決策(92)
4.1生產和成本: 短期(92)
4.2生產和成本: 長期(100)
4.3收益(110)
4.4利潤最大化(114)
4.5傳統理論問題(119)
第5章市場結構(124)
5.1競爭程度(124)
5.2完全競爭(126)
5.3壟斷(132)
5.4壟斷競爭(140)
5.5寡頭壟斷(144)
5.6博弈論(155)
5.7價格歧視(161)
第6章工資和收入分配(167)
6.1完全市場工資的決定(167)
6.2不完全市場工資的決定(174)
6.3不平等的原因(179)
6.4收入的再分配(187)
第7章市場失靈和政府政策(197)
7.1社會效益(197)
7.2市場失靈: 外部效應和公共物品(200)
7.3市場失靈: 壟斷力量(204)
7.4其他市場失靈(206)
7.5政府干預: 稅收及補貼(211)
7.6政府干預: 法律法規(213)
7.7政府干預的其他形式(217)
7.8干預的多或少(220)
7.9環境: 市場失靈的案例研究(222)
第三部分宏觀經濟學
第8章總需求和國民經濟(239)
8.1宏觀經濟學導論(239)
8.2收入的循環流動模型(243)
8.3總需求的組成部分(249)
8.4國民收入均衡水平(258)
8.5乘數(261)
附錄: 測量國際收入及產出(264)
第9章總供給與經濟增長(274)
9.1總需求—總供給模型(274)
9.2引入經濟增長(278)
9.3短期經濟增長和商業周期(281)
9.4對商業周期的解釋(283)
9.5長期經濟增長(289)
9.6對長期增長的解釋(291)
第10章銀行、貨幣和利率(302)
10.1貨幣的含義及功能(302)
10.2金融體系(304)
10.3貨幣供應(324)
10.4貨幣需求(333)
10.5均衡(335)
第11章通貨膨脹和失業(341)
11.1通貨膨脹(341)
11.2貨幣供給、總需求及通貨膨脹(346)
11.3失業(355)
11.4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系: 短期(365)
11.5通貨膨脹及失業之間的關系: 引入期望(371)
11.6目標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376)
第12章宏觀經濟政策(383)
12.1財政政策(383)
12.2貨幣政策(396)
12.3需求方政策(409)
12.4供給學派政策(415)
第四部分世界經濟
第13章全球化和國際貿易(427)
13.1全球相互依存(427)
13.2貿易的優勢(432)
13.3限制貿易的爭論(439)
13.4世界貿易體系及WTO(444)
13.5貿易集團(447)
13.6歐洲同盟(452)
13.7貿易與發展中國家(456)
第14章國際收支與匯率(469)
14.1國際收支平衡表(469)
14.2匯率(474)
14.3匯率及國際收支(478)
14.4固定和浮動匯率(480)
14.5歐元的起源(487)
14.6歐洲的經濟和貨幣聯盟(EMU)(490)
14.7債務和發展中國家(494)
附錄(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