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我國仍有一些中小企業因經營思想保守使物流信息管理流于煩瑣的形式,不能實現應有的效能。本書吸收國內外物流信息技術理論和實踐成果,提煉其精華,從物流信息管理過程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視角謀篇布局,旨在幫助企業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重點介紹物流信息系統技術基礎、物流信息系統開發、訂單信息系統、庫存信息系統、運輸信息系統、客戶管理信息系統、物流成本管理信息系統、連鎖物流信息系統及物流信息系統運行與安全管理。書中詳細闡述物流信息管理的策略和技巧,指導企業如何規避風險,在物流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簡化管理程序和挖掘潛在價值,提升中小企業的利潤水平和經營業績。
第 3 章
物流信息系統開發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熟悉物流信息系統開發方法,了解原型法、面向對象法、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生命周期法的特點、流程,掌握各種方法。
伊利集團分銷及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式的選擇
像很多大企業的發展史一樣,伊利集團也是從產品經營階段,走向資本運營階段,再到現在的品牌經營階段,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作為品牌經營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被提到了絕對的高度。伊利集團從自身的業務特點出發,選擇了從分銷及庫存管理環節入手,開始整合銷售業務流程,擬建立一個面向全國的、基于因特網的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統,從而將各事業部、分子公司、經銷商、各級代理、各個商品倉庫、各個生產廠產成品庫存有機地、暢通地銜接起來,以達到與市場的“絕對親密接觸”。
做一件事情總需要理由,尤其是對于投資巨大的信息建設的項目來說,理由更顯得重要。其實理由就來源于企業的實際業務發展需求。
在中層領導開會討論關于下一季度或年度的生產和銷售計劃的時候,最常見的事情就是底氣不足、論據不充分。因為有的人認為應該計劃增加40%,有的人又認為應該計劃增加50%……當在詳細探究理由時,基本上又都是以“上年或上個季度的銷售情況不錯,看發展態勢也不錯,總應該比上年或上個季度要強吧”為由。沒有確實的數據支持,就很難做到細分市場、了解市場以至采取各種手段應對市場的變化。
還有一個現象:在北京利客隆連鎖超市集團的采購部門可能同時出現三名伊利集團的銷售人員上門的尷尬場面。怎么了呢?這與伊利集團目前的管理結構有關。伊利集團共有三種產品:液態奶、奶粉和冷凍產品,因此也就有三個事業部,并且是相互獨立經營運作、獨立管理結算。自然很容易出現以上的現象。因而就面臨著要整合企業資源,避免資源浪費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于是,伊利集團從2000年底開始進行內部改造和整合。對于一個傳統產業的企業來說,要想自己獨立完成開發、實施、應用這樣的系統所要面對的難題實在太多,人才、時間就是其中最關鍵的兩個難題。
當時,伊利集團的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也不過幾十人,而且相對而言,他們的專門作業能力并不是很強。此外,伊利集團一直是以“領跑戰術”作為主要競爭手段,不論是從產品上還是從技術設備上,都要走在行業內的最前線。因此時間上的領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競爭優勢。于是,伊利集團決定選擇外包方式,即采用偉庫網提供的ASP平臺產品及服務,實施并運用分銷系統及庫存管理系統。
思考
企業選擇物流信息系統開發方式要考慮哪些因素?
提示
① 企業自身對信息系統采取的戰略。
② 需要解決問題的特點。
③ 相應的專業人才。
3.1 物流信息系統規劃
3.1.1 物流信息系統規劃概述
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物流管理理論、信息系統技術、物流信息技術等知識,不僅涉及運輸部門,而且涉及倉儲、調度、信息中心、門店等多部門,此外,還涉及技術、管理業務的組織和行為。
一個完整的物流系統開發的基本過程需要經過:系統的規劃階段(任務提出、初步調查和系統的可行性分析)、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系統維護和系統評價等六個階段,其生命周期如圖3-1所示。
系統各階段工作量的計算一般常用甘特圖(Gautt)來記載和描述,如時間、進度、投入和工作順序之間的關系。如圖3-2所示。
圖3-1 物流系統開發生命周期
圖3-2 系統生命周期各階段工作量
1. 物流信息系統的規劃
系統規劃方法很多,這里介紹常用的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采用結構化系統法開發物流信息系統,其過程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即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運行維護與評價,每個階段又細分為若干個步驟,圖3-3所示的結構化系統法開發流程系統規劃是物流信息系統開發中的第一個環節。
2. 系統規劃的概念及目標
物流信息系統的規劃是根據用戶的系統開發請求,進行初步調查,明確問題,確定系統目標和總體結構,確定分階段實施進度,然后進行可行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