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 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內涵及發展演進過程, 闡述了現代物流理念、供應鏈管理戰略、供應鏈合作關系、供應鏈采購與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的方法、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供應鏈績效管理、城市與國際物流、全球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理論、方法和研究發展前沿, 同時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和探討。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物流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取得了超高速發展。在新的環境和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需求不僅為我國物流業發展提供了發展契機,同時也要求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快速實現現代化、科學化、精細化與高效化。全球的物流已快步邁入供應鏈管理時代,我國企業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競爭供應鏈化的雙重挑戰,在實踐中迫切需要先進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論的指導。遺憾的是,我國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人才的培養卻相對滯后,與我國物流業蓬勃發展不相匹配,物流技術與供應鏈管理人才遠遠無法滿足物流業發展實踐的需要。因此,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建設非常緊迫,亟待淘汰已經過時的舊課程內容,研究和建立新的課程知識體系。本書便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我們嘗試著將國內外最新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融入課程,通過課程內容的更新和完善幫助提升物流與供應鏈人才培養的質量。
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總論,主要介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要素構成、功能、運作模式和兩者間的聯系、新興物流模式、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的發展趨勢。第2章供應鏈戰略管理,主要介紹供應鏈戰略管理的概念、特征,供應鏈戰略管理的規劃、實施,戰略聯盟和業務外包。第3章供應鏈的采購與庫存管理,主要介紹供應鏈采購管理的含義、特征和發展趨勢,準時采購的基本思想、特點、原理及步驟,供應鏈環境下供應商管理策略和庫存管理策略。第4章供應鏈合作關系,主要介紹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內涵、合作伙伴的選擇與評價及關系管理。第5章供應鏈績效評價,主要內容是供應鏈績效管理的內涵、供應鏈管理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供應鏈管理的各種方法等。第6章城市物流與國際物流,介紹城市物流的概念、規劃、配送體系和信息平臺,國際物流的概念、戰略和基本業務,并分析了“一帶一路”對于現代物流的影響等。第7章物流信息系統,主要介紹系統結構、功能、技術基礎,并詳細介紹了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第8章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的新興信息技術應用,主要介紹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數據挖掘、案例知識挖掘技術和云物流平臺。第9章全球供應鏈管理,主要介紹全球供應鏈下的業務外包和客戶關系管理。
本書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特別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②增加了理論應用方面的內容,如電子商務物流、“一帶一路”對于現代物流的影響、新興信息技術應用等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新發展,突出了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理念;③在介紹基本知識的同時,注重新知識點的介紹和引入,融入了最新的物流理念,如第1章電子商務物流的企業顧客忠誠度和第8章智慧物流環境下的案例知識挖掘技術;④注重案例和內容的結合,本書每一章結尾都附有案例分析和習題,有助于加深讀者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復習。
本書由顧東曉、顧佐佐擔任主編,負責對全書框架結構進行設計、審稿及最后定稿;由章蕾、陳欣擔任副主編,負責對全書進行編排和整理。各章的編寫分工如下:第1章顧東曉、章蕾,第2章陳欣,第3章章蕾,第4章丁勇,第5章陳欣、顧東曉,第6章丁勇,第7章、第8章顧佐佐,第9章董駿峰。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并借鑒了國內外大量有關研究成果,雖然我們已盡可能地在參考文獻中列出相關的文獻,但仍可能有疏漏,這里對所有涉及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合肥工業大學張悅、李培培、江政、劉波、李晶晶、肖金川、吳彥儒、曲秋菊等研究生也投入大量的時間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尤其是資料查閱和校對,在此深表謝意。此外,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本書還得到了“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培養質量工程”(精品教材建設項目)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物流工程、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交通工程、交通運輸與管理、物聯網工程、會計學等相關經濟管理類或交通航運類專業本科、研究生以及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閱讀參考書或培訓用教材。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的發展日新月異,相關的理論和方法本身也處于不斷地發展、演化和完善之中,加之編者水平的限制,書中疏漏和不足之處,懇請廣大學者和讀者不吝賜教,以便今后我們對此書修訂時進行完善。
顧東曉,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后在吉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南京大學學習和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信息系統、電子健康、商業數據科學等。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課題10多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曾在Information & Management、中國科學院院刊等雜志和PACIS等國際會議發表論文60余篇。曾獲Emerald中國LIS研究高度贊譽獎和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作為副主編和編委參與了4本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目前為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大數據與商務分析研究會理事。
第1章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總論
1.1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相關概念及其內涵
1.1.1 現代物流的內涵、特征與作用
1.1.2 物流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1.1.3 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1.1.4 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概述
1.2 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1.2.1 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
1.2.2 物流要素之間的關系
1.2.3 現代物流的分類
1.3 第三方物流與第四方物流
1.3.1 第三方物流
1.3.2 第四方物流
1.3.3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趨勢
1.4 供應鏈的結構和類型
1.4.1 供應鏈結構模型
1.4.2 供應鏈的類型
1.5 供應鏈管理的內容及意義
1.5.1 供應鏈管理的內容
1.5.2 供應鏈管理的意義
1.6 現代物流與經濟社會發展
1.6.1 國內外物流發展狀況
1.6.2 電子商務物流
1.7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全球化發展趨勢
1.7.1 信息化——現代物流業的必由之路
1.7.2 多功能化——物流業發展的方向
1.7.3 一流服務——物流企業追求的服務目標
1.7.4 全球化——物流企業的競爭趨勢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供應鏈戰略管理
2.1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2.1.1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概念
2.1.2 供應鏈戰略的分類
2.1.3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特征
2.2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規劃與實施
2.2.1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規劃
2.2.2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實施
2.3 供應鏈戰略聯盟
2.3.1 戰略聯盟
2.3.2 供應鏈戰略聯盟
2.3.3 供應鏈戰略聯盟的作用
2.3.4 供應鏈戰略聯盟的種類
2.4 供應鏈與業務外包
2.4.1 業務外包概述
2.4.2 外包的優勢與劣勢
2.4.3 外包的主要方式
2.4.4 業務外包案例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供應鏈的采購與庫存管理
3.1 供應鏈采購管理概述
3.1.1 采購的含義
3.1.2 采購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3.1.3 傳統采購模式的主要特點
3.1.4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采購
3.1.5 集中統一進行商品采購的作用
3.1.6 我國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3.2 準時采購策略
3.2.1 準時采購的基本思想
3.2.2 準時采購的原理與步驟
3.2.3 準時化采購的特點
3.2.4 準時采購對供應鏈管理的意義
3.3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采購供應商問題
3.3.1 供應商概述
3.3.2 供應商的評價選擇
3.3.3 供應鏈的績效評估
3.3.4 供應商關系管理
3.4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庫存問題
3.4.1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庫存問題
3.4.2 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與庫存
3.5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庫存管理策略
3.5.1 VMI管理系統
3.5.2 聯合庫存管理
3.5.3 多級庫存優化與控制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供應鏈合作關系
4.1 供應鏈戰略合作關系概述
4.1.1 供應鏈戰略合作關系的產生
4.1.2 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定義
4.1.3 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分類
4.1.4 供應鏈合作關系與傳統供應商關系的區別
4.2 供應鏈合作關系的理論基礎
4.2.1 交易成本理論
4.2.2 資源依賴理論
4.2.3 資源基礎理論
4.2.4 策略性行為理論
4.2.5 委托代理理論
4.2.6 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基礎理論比較
4.3 供應鏈合作關系形成的驅動力
4.3.1 企業核心競爭力
4.3.2 不斷變化的顧客期望
4.3.3 業務外包戰略
4.3.4 企業間資源依賴的互補
4.3.5 關系加強實現共贏
4.4 合作伙伴的選擇與評價
4.4.1 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的標準
4.4.2 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的原則
4.4.3 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的方法
4.4.4 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選擇與評價步驟
4.5 供應鏈合作關系管理
4.5.1 供應鏈合作關系管理的重要性
4.5.2 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管理中的制約因素及問題
4.5.3 信息交流與知識共享機制
4.5.4 信任合作與沖突解決機制
4.5.5 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
4.5.6 風險管理與利益分配機制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供應鏈管理績效評價
5.1 供應鏈管理績效評價概述
5.1.1 供應鏈管理績效評價的內涵
5.1.2 供應鏈管理績效的影響因素
5.1.3 供應鏈績效評價的原則
5.2 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
5.2.1 顧客價值評價
5.2.2 供應鏈價值評價
5.3 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方法
5.3.1 平衡計分卡
5.3.2 六西格瑪度量法
5.3.3 供應鏈基準化法
5.3.4 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
5.4 供應鏈的標桿管理
5.4.1 標桿管理的概念
5.4.2 標桿管理的作用
5.4.3 標桿管理的種類
5.4.4 標桿管理的規劃與實施
5.4.5 標桿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5.4.6 標桿管理的相關案例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城市物流與國際物流
6.1 城市物流概述
6.1.1 城市物流對城市經濟的影響
6.1.2 城市物流的概念及特點
6.1.3 城市物流系統的構成
6.1.4 中國城市物流的發展
6.2 城市物流管理
6.2.1 城市物流規劃
6.2.2 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6.2.3 城市物流信息平臺構建
6.3 國際物流概述
6.3.1 國際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6.3.2 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
6.3.3 國際物流系統的構成
6.3.4 國際物流的歷史演進與發展趨勢
6.4 國際物流管理
6.4.1 國際物流戰略
6.4.2 國際物流的基本業務
6.4.3 國際物流運輸
6.4.4 國際貨物儲存
6.5 “一帶一路”對現代物流的影響
6.5.1 “一帶一路”對國內物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6.5.2 “一帶一路”對國際物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6.5.3 “一帶一路”新形勢下物流業面臨的新挑戰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物流信息系統
7.1 物流信息系統概述
7.1.1 物流信息系統的概念與特點
7.1.2 物流信息系統結構
7.1.3 物流信息系統功能
7.1.4 物流信息系統現狀與發展趨勢
7.2 物流信息系統技術基礎
7.2.1 物流信息的自動識別與采集技術
7.2.2 物流信息的跟蹤技術
7.2.3 物流信息的存儲、交換與傳輸技術
7.2.4 其他技術
7.3 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與系統規劃
7.3.1 常用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
7.3.2 信息系統開發方式
7.3.3 物流信息系統規劃概述
7.3.4 物流信息系統規劃方法
7.4 物流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7.4.1 物流業務流程及數據流程分析
7.4.2 物流信息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7.4.3 物流信息系統的代碼與數據庫設計
7.4.4 物流信息系統的輸入/輸出設計
7.5 物流信息系統實例: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
7.5.1 第三方物流概述
7.5.2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系統目標
7.5.3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分析與功能模塊設計
7.5.4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數據流程分析與數據庫設計
7.5.5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實施與總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的新興信息技術應用
8.1 物聯網技術與智慧物流
8.1.1 物聯網技術
8.1.2 智慧物流
8.2 物流管理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8.2.1 物聯網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
8.2.2 物聯網的體系架構
8.2.3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8.2.4 物聯網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8.3 大數據與數據挖掘技術
8.3.1 大數據
8.3.2 數據挖掘技術
8.4 面向供應鏈管理的案例知識挖掘技術
8.4.1 案例知識挖掘技術
8.4.2 案例知識挖掘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8.5 云物流平臺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全球供應鏈管理
9.1 全球供應鏈管理導論
9.1.1 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產生
9.1.2 集成化的全球供應鏈管理
9.2 全球供應鏈下的業務外包
9.2.1 全球化市場下的企業競爭
9.2.2 供應鏈管理的全球化外包
9.2.3 全球供應鏈管理下的擴展企業
9.3 全球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
9.3.1 全球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概述
9.3.2 全球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的核心思想
9.3.3 全球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的實現
案例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