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講述了ERP系統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實施方法和技術。全書包含15章和1個附錄,內容包括ERP系統的基本概念和特點、企業資源與基礎數據、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采購作業計劃和控制、生產作業計劃和管理、ERP系統的主要功能、ERP系統實施的成功經驗和失敗原因分析、實施方法論、實施團隊管理技術、ERP系統選型技術、ERP系統培訓技術、業務流程再造技術以及資源分類和編碼技術等。
本書內容全面、結構合理、思路清晰、語言流暢,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ERP系統原理和實施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各類ERP系統培訓班的教材,還可以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學習ERP系統知識的參考書。
本書對應的電子課件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網站下載。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在管理領域的作用越來越大。ERP系統是一種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統。從結構組成來看,ERP系統包括了計算機硬件技術、軟件技術、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等內容。從信息管理來看,ERP系統貫穿了業務數據采集、加工、存儲、報表生成和使用的全過程。從內核本質來看,ERP系統是一種典型的以計劃為核心、對企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系統是一種MPS(主生產計劃)驅動的管理方式,它對整個組織的部門設置、崗位職責編排、業務流程的設計和規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業務數據的采集、統計報表的編制和傳輸、企業生產經營監控,以及企業領導的管理和決策都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工具支持,對組織的員工素質也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ERP系統充分體現了計算機科學與管理科學的融合。
本書借鑒了國內外同類教材的內容組織和結構安排特點,吸取了國內外ERP系統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納了許多企業、同行、學生的極有價值的寶貴建議,結合作者對ERP系統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全面系統地講述了ERP系統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實施方法和關鍵技術。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內容全面、布局合理和思路清晰。
第一,從內容上來看,本書內容全面。不僅全面介紹了ERP系統的基本原理,而且詳細介紹了ERP系統實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從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到生產作業計劃、采購作業計劃,從ERP系統的行業標準到典型的ERP產品功能,從ERP系統實施團隊的角色分析到企業資源編碼技術的詳細描述,都進行了全面、系統、細致的講解。
第二,從布局來看,本書結構合理。第1章主要介紹ERP系統的基本概念、演變過程和發展趨勢。第2章重點介紹ERP系統基礎數據的內容和特點。第3~7章主要介紹ERP系統的核心計劃內容。第8章則從戰略的角度研究ERP系統應該具備的功能。第9章從實施的角度客觀評價ERP系統實施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第10~15章深入研究了ERP系統實施的方法和技術。附錄收錄了常用的ERP系統術語的中英文對照表,并對這些術語進行了簡練描述。
第三,從邏輯來看,本書思路清晰。每章開頭都有一個案例研究,該案例與本章將要介紹的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并且案例本身的內容和案例末尾處的問題有助于引起讀者閱讀和研究的興趣。正文中始終以飛龍自行車制造公司為示例對象,穿插了許多與ERP系統相關的知識、提示、觀點和經驗等,目的是幫助讀者系統完整地學習和理解本章的ERP知識。每一章章末有總結和思考練習,這些內容有助于讀者檢查對本章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本書的讀者對象包括高等院校中講授和學習ERP系統原理和實施課程的教師和學生;對于各種ERP系統培訓班的學員和講師來說,本書可以作為他們的培訓教材;對于企業中對ERP系統有濃厚興趣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說,本書可以作為他們了解ERP系統原理和實施過程的必備資料;對于從事ERP系統實施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說,本書可以作為他們編制實施計劃,解決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技術資料;本書還可以作為從事企業信息化研究的各類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除封面署名的作者外,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陳笑、曹小震、高娟妮、洪妍、孔祥亮、杜思明、熊曉磊、曹漢鳴、方峻、李小鳳、曹曉松、蔣曉冬、邱培強、王鐵男、王振航、楊延博、袁博、張成海、張立森等。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書難免有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我們的郵箱是huchenhao@263.net,電話是010-62796045。
本書對應的電子課件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網站下載。
編者
2017年2月
本書借鑒了國內外同類教材的內容組織和結構安排特點,吸取了國內外ERP系統領域的*新研究成果,采納了許多企業、同行、學生的極有價值的寶貴建議,結合作者對ERP系統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全面系統地講述了ERP系統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實施方法和關鍵技術。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內容全面、布局合理和思路清晰。
一,從內容上來看,本書內容全面。不僅全面介紹了ERP系統的基本原理,而且詳細介紹了ERP系統實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從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到生產作業計劃、采購作業計劃,從ERP系統的行業標準到典型的ERP產品功能,從ERP系統實施團隊的角色分析到企業資源編碼技術的詳細描述,都進行了全面、系統、細致的講解。
第二,從布局來看,本書結構合理。第1章主要介紹ERP系統的基本概念、演變過程和發展趨勢。第2章重點介紹ERP系統基礎數據的內容和特點。第3~7章主要介紹ERP系統的核心計劃內容。第8章則從戰略的角度研究ERP系統應該具備的功能。第9章從實施的角度客觀評價ERP系統實施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第10~15章深入研究了ERP系統實施的方法和技術。附錄收錄了常用的ERP系統術語的中英文對照表,并對這些術語進行了簡練描述。
第三,從邏輯來看,本書思路清晰。每章開頭都有一個案例研究,該案例與本章將要介紹的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并且案例本身的內容和案例末尾處的問題有助于引起讀者閱讀和研究的興趣。正文中始終以飛龍自行車制造公司為示例對象,穿插了許多與ERP系統相關的知識、提示、觀點和經驗等,目的是幫助讀者系統完整地學習和理解本章的ERP知識。每一章章末有總結和思考練習,這些內容有助于讀者檢查對本章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1章 概述 1
1.1 ERP系統的定義與特點 3
1.1.1 ERP系統的定義 3
1.1.2 ERP系統的特點 6
1.2 ERP系統的演變 9
1.2.1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系統應用
范圍的不斷深化 10
1.2.2 CIM思想和CIMS系統的實踐 14
1.2.3 集成管理模式的思想 16
1.2.4 MRP和MRP II的演變 18
1.2.5 ERP系統出現的導火索 20
1.3 ERP系統的成本 22
1.3.1 ERP系統的顯性成本 22
1.3.2 ERP系統的隱性成本 24
1.4 ERP系統的未來 27
1.4.1 Gartner公司的ERP II系統 28
1.4.2 Charles Moller的ERP II概念框架 30
1.4.3 ERP III概念框架 33
1.4.4 ERP的研究熱點 34
1.5 本章小結 35
1.6 思考和練習 35
第2章 企業資源和基礎數據 37
2.1 概述 38
2.2 物料、物料編碼和物料屬性 40
2.2.1 物料編碼的作用和原則 40
2.2.2 物料屬性和物料管理 42
2.3 物料清單 52
2.3.1 BOM的作用和特點 52
2.3.2 BOM的種類和輸出格式 56
2.3.3 BOM的創建原則和創建過程 60
2.4 工作中心和能力管理 61
2.4.1 工作中心的特點和確定原則 61
2.4.2 工作中心能力的度量和管理 62
2.5 提前期管理 63
2.6 工序和工藝路線 65
2.7 制造日歷 66
2.8 其他基礎數據 67
2.9 本章小結 68
2.10 思考和練習 68
第3章 主生產計劃 70
3.1 概述 71
3.2 影響MPS的主要因素 72
3.2.1 生產類型因素 73
3.2.2 計劃類因素 74
3.2.3 預測因素 75
3.2.4 訂單因素 80
3.3 MPS的基本原理 80
3.3.1 MPS的時間基準 80
3.3.2 粗能力需求計劃 83
3.3.3 MPS的編制過程 87
3.4 MPS的計算過程 87
3.4.1 基本數量概念 87
3.4.2 詳細計算過程 88
3.4.3 MPS示例 90
3.5 本章小結 91
3.6 思考和練習 91
第4章 物料需求計劃 93
4.1 概述 95
4.2 MRP工作原理 99
4.2.1 逐層計算原則 100
4.2.2 MRP的輸入、處理和輸出 101
4.2.3 MRP中的基本數量概念 101
4.2.4 MRP的運行方式 102
4.2.5 MRP的開環和閉環 103
4.3 低層碼的作用 106
4.4 MRP的計算過程 107
4.5 本章小結 112
4.6 思考和練習 112
第5章 能力需求計劃 113
5.1 概述 116
5.1.1 CRP的基本概念 116
5.1.2 CRP和RCCP 117
5.1.3 CRP的編制方式 118
5.2 CRP的輸入數據 119
5.3 CRP的處理過程 120
5.3.1 CRP處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120
5.3.2 CRP的編制過程流程圖 122
5.3.3 CRP編制示例 123
5.4 CRP的評價 128
5.5 本章小結 129
5.6 思考和練習 129
第6章 采購作業計劃和控制 131
6.1 概述 132
6.2 采購管理中的基礎數據 133
6.3 采購作業流程 134
6.3.1 一般的采購作業流程 134
6.3.2 供應商管理 135
6.3.3 生成采購作業計劃 136
6.3.4 詢價和洽談 137
6.3.5 采購訂單 137
6.3.6 訂單跟蹤和到貨驗收 138
6.4 采購作業控制 139
6.5 庫存管理和控制 141
6.5.1 庫存的分類和作用 141
6.5.2 庫存作業 142
6.5.3 庫存量控制 143
6.5.4 庫存管理策略 144
6.6 本章小結 145
6.7 思考和練習 145
第7章 生產作業計劃和管理 147
7.1 概述 148
7.2 生產作業流程 150
7.2.1 生產作業流程圖 150
7.2.2 生產作業計劃 151
7.2.3 生產作業技術準備 152
7.2.4 生產任務和加工訂單 153
7.2.5 作業排序和派工單 154
7.3 生產作業控制 155
7.3.1 生產作業監控和調度 156
7.3.2 生產作業數據采集 156
7.3.3 生產作業統計分析 158
7.4 本章小結 159
7.5 思考和練習 159
第8章 ERP系統的主要功能 161
8.1 行業標準中的ERP系統 162
8.2 權威機構對ERP系統
功能模塊的認識 176
8.2.1 5功能域觀點 176
8.2.2 18功能模塊觀點 178
8.2.3 13功能模塊觀點 180
8.3 國外典型的ERP系統 181
8.3.1 SAP公司的R/3系統功能分析 181
8.3.2 SAP公司mySAP ERP系統功能分析 193
8.3.3 Oracle公司的電子商務套件系統
功能特點 195
8.3.4 微軟公司的Microsoft Dynamics AX
系統功能特點 198
8.4 國內典型的ERP系統 199
8.5 本章小結 201
8.6 思考和練習 202
第9章 ERP系統實施失敗原因和
成功因素探究 203
9.1 ERP系統實施失敗原因探究 204
9.1.1 思想認識誤區類原因 205
9.1.2 產品和技術不成熟類原因 210
9.1.3 企業管理基礎薄弱類原因 217
9.1.4 人員素質低下類原因 220
9.1.5 項目管理不善類原因 222
9.1.6 市場環境不健全類原因 227
9.2 ERP系統實施成功因素 231
9.2.1 Toni Somers和Klara Nelson的
調查研究 231
9.2.2 四維CSF模型 235
9.3 本章小結 239
9.4 思考和練習 239
第10章 實施方法論 241
10.1 概述 243
10.2 ERP系統的實施原則 244
10.3 ERP系統的實施戰略 246
10.4 ERP系統的實施方法 247
10.4.1 ASAP法 248
10.4.2 11階段實施法 249
10.4.3 里程碑實施法 252
10.5 本章小結 253
10.6 思考和練習 253
第11章 實施團隊管理技術 255
11.1 概述 256
11.2 團隊管理的基本原理 257
11.2.1 團隊發展的階段 258
11.2.2 團隊的典型類型 259
11.2.3 高績效團隊的特征 260
11.2.4 團隊成員的角色分析 261
11.2.5 規范團隊行為的方式 263
11.3 實施團隊中角色分析 264
11.3.1 管理類角色 264
11.3.2 實施技術類角色 267
11.3.3 支持類角色 268
11.4 本章小結 272
11.5 思考和練習 272
第12章 ERP系統的選型技術 273
12.1 概述 274
12.2 5s選型法 275
12.2.1 準備階段 276
12.2.2 考察階段 277
12.2.3 模擬階段 278
12.2.4 招標階段 280
12.2.5 決策階段 280
12.3 PIECES方法 281
12.4 FACE方法 284
12.5 本章小結 287
12.6 思考和練習 287
第13章 ERP系統培訓技術 289
13.1 概述 290
13.2 編寫培訓方案 291
13.2.1 培訓方案的設計原則 291
13.2.2 制訂培訓計劃 291
13.2.3 設置培訓課程 293
13.2.4 建立培訓評估系統 296
13.3 實施培訓方案 300
13.3.1 培訓前的動員 301
13.3.2 選擇合適的培訓方法 302
13.3.3 培訓顧問的素質和風格 303
13.3.4 培訓顧問的授課技巧 305
13.4 本章小結 308
13.5 思考和練習 308
第14章 業務流程再造技術 309
14.1 概述 310
14.2 BPR的基本原則 312
14.3 業務流程再造框架 315
14.4 BPR中的爭論和技術難點 318
14.4.1 先BPR再ERP,還是先ERP
再BPR 318
14.4.2 流程識別 319
14.4.3 流程表示 321
14.4.4 業務流程設計與組織設計之間
的關系 324
14.5 本章小結 326
14.6 思考和練習 326
第15章 資源分類和編碼技術 327
15.1 概述 328
15.2 分類、編碼和標識技術 329
15.2.1 資源分類方法和技術 330
15.2.2 編制資源分類碼方法和技術 331
15.2.3 編制資源對象標識碼方法和技術 332
15.3 常見的企業資源編碼方法 333
15.3.1 VUOSO零件分類編碼系統 333
15.3.2 OPITZ零件分類編碼系統 334
15.3.3 KK-3零件分類編碼系統 335
15.3.4 JLBM-1零件分類編碼系統 337
15.3.5 WBS編碼 339
15.3.6 企業資源編碼體系示例 340
15.3.7 管理類資源分類編碼示例 342
15.4 本章小結 345
15.5 思考和練習 345
附錄 347
參考文獻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