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應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培養兼具IT 專業技能和外語能力的人才,以適應IT行業發展需要,特編寫了本教材。全書共有8 個單元,內容涉及信息技術簡介、計算思維、因特網起源、IT 巨頭、極客文化、智能城市、大數據和物聯網八個方面。每個單元分為Section A 和Section B兩大部分,每部分包含一篇主課文和與主課文相關的生詞和短語,并設計了大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練習,同時還配有科技文寫作和學術寫作技能方面的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本書部分課后習題的參考答案請讀者訪問下載使用。本書適合作為IT 及其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和科技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教材,也可作為從事IT 相關工作人士自我提升的參考資料。
本書特別適合IT相關專業學生提高英語讀寫綜合技能,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本專業知識與英語結合,滿足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同時也可以供IT相關專業人士作為提升英語技能的參考書目
Text B College Should Be an Adventure 19
Unit 2 Think Like a Computer 27
Text A Computational Thinking 29
Text B How Computers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43
Unit 3 The Internet Age 53
Text A How Did the Internet Start?55
Text B What Will the Internet Look Like in 2040? 71
Unit 4 IT Giants79
Text A Jack Ma: The King of Chinese E-commerce 81
Text B The Happiness Machine97
Unit 5 The New Geek Chic 107
Text A The Rise of Geek Culture110
Text B Love, Internet Style127
Unit 6 Smart Life 135
Text A Making the Move to Smart Cities 137
Text B Smartphones and You: Who Is Really in Control? 152
Unit 7 Big Data, Big Energy 161
Text A The Age of Big Data163
Text B Facebook’s Big Data: Exciting or Terrifying? 178
Unit 8 The Internet of Things 187
Text A A Simple Explan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189
Text B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Change Your Life 204
Glossary 213
1. 滿足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當代大學生正面臨多元化社會帶來的沖突和挑戰,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成為國家、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為社會提供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備跨語言交際能力、能夠直接參與國際交流與競爭的國際化通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球化對人才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2. 滿足學生對于專業與外語知識相結合的需求
高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一方面滿足了國家、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學生專業學習、國際交流、繼續深造、工作就業等方面的需要。本套教材旨在滿足 IT及其相關專業學生的需求,幫助他們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此外,教材亦體現了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設置的具體要求。
3. 滿足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要求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本套教材編寫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在 IT專業領域中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能夠有效地運用有關篇章、語用等知識;能夠較好地理解有一定語言難度、內容較為熟悉或與本人所學專業相關的口頭或書面材料;能夠對不同來源的信息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結論或形成自己的認識。
三、編寫依據
1. “專業知識”+“外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大學英語課程作為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基本能力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與專業或未來工作有關的學術英語或職業英語獲得在學術或職業領域進行交流的相關能力。本套教材是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采用系統、科學的教材編寫原則和方法編寫而成。從教材的前期策劃和準備、單元設計、教學資源開發、編寫團隊、內容設置和編排到教學效果的評價和評估都有整體的體系構建,以滿足教學大綱和課程目標的要求。本套教材不但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這些語言基本技能,而且強化學生思辨、創新能力的培養。
2.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理念
《指南》中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要。新一輪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也明確提出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策略使用、教學管理和協調、課堂教學評價和評估等方面,而教師對課堂的主導方向要以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主學習為目的,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方能相得益彰,順利實現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目標。
3. “語言輸入”+“語言輸出”的“雙向”驅動教學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