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君,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第四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標準化工作,提交了多項LTE-Advanced系統相關的標準提案。主要研究方向為LTE-Advanced關鍵技術和無線資源管理。多次參加了相關國際會議和標準化會議。發表論文數篇,并申請發明專利多項。作為子課題項目組長參與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863計劃的多個項目。
鄭偉,博士,北京郵電大學講師。長期參與ITU、3GPPLTE-Advanced和CCSA等標準化工作。提交并被接受多篇LTE-Advanced系統相關的標準提案。目前已在國內外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并負責完成了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
李杰,畢業于重慶郵電大學。畢業之后一直從事通信領域的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成為了業界的后起之秀。在IP網絡建設、管理和運維及數據通信和軟交換領域享有一定的聲譽。對TD-SCDMA和LTE等網絡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曾經參與了華為和中興等眾多知名企業的通信項目合作。是移動、電信和聯通LTE建網初期的技術支持,并為各家通信技術企業進行過多場LTE培訓。
第1篇 大話移動通信基礎知識
第1章 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
1.1 初識通信
1.1.1 為何要通信——我們要信息
1.1.2 通信的基本形式
1.2 古代通信——通信基本靠吼
1.2.1 最古老的官方通信——快馬+驛站
1.2.2 最古老的軍事通信——烽火臺的狼煙
1.2.3 中國古代民間通信
1.2.4 中外古代其他通信方式
1.3 近現代通信
1.3.1 電報——人人都是余則成
1.3.2 電話——人聲若只是初現
1.3.3 移動通信——我的電話我做主
1.3.4 光通信——挑戰速度極限
1.4 小結
第2章 通信基礎理論
2.1 信號與系統
2.1.1 何為信號?何為系統
2.1.2 信號與系統的分類
2.1.3 卷積的概念
2.1.4 傅里葉級數分析與傅里葉變換
2.2 概率論與隨機過程
2.2.1 概率論——擲骰子的故事
2.2.2 隨機過程——隨機過程不隨機
2.2.3 馬爾科夫過程——由愛情呼叫轉移想到的
2.2.4 排隊論——人多很擁擠?排隊吧
2.3 模擬通信系統
2.3.1 初識模擬通信
2.3.2 模擬信號的調制
2.3.3 模擬系統舉例——童年的收音機
2.4 數字通信系統
2.4.1 數字模擬大比武——我們喜歡容易控制的技術
2.4.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轉換
2.5 移動通信中的三大損耗
2.5.1 路徑損耗——俗稱路損
2.5.2 慢衰落損耗——俗稱慢衰
2.5.3 快衰落損耗——俗稱快衰
2.6 移動通信的四大效應
2.6.1 陰影效應——陽光不能普照
2.6.2 遠近效應——CDMA特有的效應
2.6.3 多徑效應——余音繞梁
2.6.4 多普勒效應——你跑得太快了,我跟不上
2.7 小結
第3章 移動通信基本技術概述
3.1 多址技術
3.1.1 多址與復用的糾結
3.1.2 寸金難買寸“頻率”
3.1.3 FDMA——頻分多址
3.1.4 TDMA——時分多址
3.1.5 CDMA——碼分多址
3.1.6 SDMA——空分多址
3.1.7 OFDMA——正交頻分多址
3.2 移動通信的調制
3.2.1 調制——不僅僅是搬頻譜
3.2.2 各種調制解調方式
3.3 信源編碼——別廢話,揀主要的說
3.3.1 信息熵——你說的話到底有多少信息量
3.3.2 信源編碼方式ABC
3.4 信道編碼
3.4.1 信道編碼的奧秘
3.4.2 信道編碼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3.5 分集與均衡
3.5.1 分集——兼聽則明
3.5.2 分集技術的分類
3.5.3 分集的合并方式
3.5.4 均衡——減少符號間的干擾
3.5.5 均衡器一覽
3.6 小結
第4章 鑒權與加密——安全性的考慮
4.1 移動通信信息安全初體驗
4.1.1 手機竊聽
4.1.2 手機盜號
4.1.3 短信詐騙
4.2 牛刀小試——2G中的信息安全
4.2.1 GSM的信息安全——潛伏和風聲的故事
4.2.2 IS-95的信息安全
4.3 登堂入室——3G中的信息安全
4.3.1 3G信息安全概覽——保鏢升級
4.3.2 WCDMA的信息安全
4.3.3 CDMA2000的信息安全
4.3.4 TD-SCDMA的信息安全
4.3.5 3G的安全漏洞——缺憾美
4.4 輕車熟路——B3G與4G的信息安全
4.4.1 WiMax的系統安全架構
4.4.2 LTE的安全需求
4.4.3 LTE中UE與EPS之間的保密流程
4.4.4 WiMax的系統安全架構
4.4.5 WiMax的PKM協議
4.4.6 WiMax的密鑰使用
4.4.7 多播廣播密鑰更新算法
4.5 小結
第5章 無線資源管理——管理無線資源
5.1 無線資源分配——資源的稀缺性
5.1.1 無線資源分類
5.1.2 功率分配——傳說中的注水定理
5.2 接納控制——名校招生在行動
5.2.1 接納控制初識——錄我還是他
5.2.2 接納準則——招生原則
5.2.3 怎樣判斷接納控制準則的好壞
5.3 分組調度——軍事指揮中的兵力調配
5.3.1 分組調度初識——兵力分配的學問
5.3.2 調度算法——怎樣分配兵力
5.4 功率控制——別吵,我聽不見了
5.4.1 功率控制的必要性——為啥俺就這么受歡迎呢
5.4.2 功率控制也要講原則
5.4.3 功率控制分類——掰指數一數
5.5 移動性管理——也談跳槽的藝術
5.5.1 切換——看好了你再跳
5.5.2 小區重選
5.5.3 LTE系統內的移動性管理
5.5.4 LTE的測量
5.5.5 LTE的隨機接入過程
5.5.6 LTE與其他接入網間的移動性管理
5.5.7 LTE宏基站與家庭基站間的切換
5.6 位置管理——老婆查崗
5.6.1 位置管理初識
5.6.2 跟蹤區更新
5.7 負載均衡——平衡我的負荷
5.8 小結
第2篇 大哥大、2G、3G、4G各領風騷
第6章 第一代移動通信——大哥大一統江湖
6.1 模擬語音風靡江湖
6.1.1 大哥大的起源
6.1.2 什么是移動通信
6.1.3 模擬技術+頻分多址
6.2 “無敵磚頭”的商用情況
6.2.1 第一代移動通信的收費模式
6.2.2 商用之初
6.2.3 我國的商用情況
6.3 “大磚頭”的不足之處
6.4 小結
第7章 2G時代——GSM與IS-95的捉對廝殺
7.1 來自歐洲的GSM——成熟商用的典范
7.1.1 GSM的基本技術與特點
7.1.2 網絡架構與接口——GSM的骨架
7.1.3 GSM的信道——動脈
7.1.4 GSM的呼叫流程——電話是這么打通的
7.2 來自北美的后起之秀IS-95
7.2.1 IS-95的技術特點
7.2.2 軟容量與軟切換——彈性更好
7.2.3 IS-95的功率控制
7.2.4 IS-95的呼叫流程——電話還可以這么打
7.3 小結
第8章 3G時代——第三代移動通信之三足鼎立
8.1 WCDMA——GSM的演進
8.1.1 WCDMA的主要技術參數
8.1.2 網絡架構與接口——WCDMA的骨架
8.1.3 WCDMA的關鍵技術
8.1.4 WCDMA的基本信令流程
8.2 CDMA2000——IS-95的演進
8.2.1 CDMA2000的主要技術參數
8.2.2 網絡架構——CDMA2000的骨架
8.2.3 CDMA2000的基本信令流程
8.3 TD-SCDMA——孩子還是自己的好
8.3.1 TD-SCDMA——中國人提的移動通信標準
8.3.2 網絡架構——TD-SCDMA的骨架
8.3.3 TD-SCDMA的信道與幀結構
8.3.4 接力切換——快速準確的交接棒
8.3.5 智能天線——指哪打哪的六脈神劍
8.4 小結
第9章 4G時代——TDD-LTE與FDD-LTE的巔峰對決
9.1 是什么催生了LTE
9.1.1 移動互聯網業務的興起把LTE“逼”了出來
9.1.2 LTE主要指標和網絡構架——“性能優越,結構簡單”
9.1.3 OFDM\MIMO技術——LTE全靠“我們”
9.2 想用手機就得分清楚TDD-LTE與FDD-LTE
9.2.1 TDD-LTE與FDD-LTE的實質區別——“時間與頻率”
9.2.2 TD-LTE與FDD-LTE的頻段劃分——“大哥還是大哥”
9.2.3 TD-LTE與FDD-LTE的優缺點——“各有千秋”
9.3 LTE的天生缺陷
9.3.1 啞巴,我說話要靠2G、3G
9.3.2 LTE中也有惡魔——“模三干擾”
9.3.3 解析TD-LTE先天缺陷的原因
9.4 LTE語音的標準——VOLTE
9.5 LTE更上一層樓之LTE-Advanced
9.5.1 LTE-Advanced的速率簡直無法想象
9.5.2 LTE-Advanced的幾個關鍵技術
9.6 小結
第10章 看透4G——LTE無線網絡
10.1 組網結構——“精兵簡政”
10.1.1 全路由IP的扁平化網絡結構——“原來RNC是可以被拆分的”
10.1.2 S1接口——校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
10.1.3 X2接口——老師之間的交流媒介
10.1.4 EPC網元的基本功能——“我是核心網”
10.1.5 eNB功能——“我是NodeB升級版”
10.2 LTE信道介紹——“兄弟多,功能強”
10.2.1 LTE邏輯信道
10.2.2 LTE傳輸信道
10.2.3 LTE物理信道
10.3 LTE幀結構——“TDD的上下行速率分配全靠它”
10.3.1 FDD-LTE幀結構
10.3.2 TD-LTE幀結構
10.3.3 資源柵格
10.4 LTE核心技術——“有了它們,我才給力”
10.4.1 OFDM技術——一朝天子一朝臣
10.4.2 SC-FDMA技術
10.4.3 MIMO技術
10.5 LTE層1層2關鍵技術——“進一步完善LTE”
10.5.1 功率控制
10.5.2 干擾抑制——別干擾我說話
10.6 LTE小區搜索過程和隨機接入過程
10.6.1 LTE小區搜索過程
10.6.2 LTE隨機接入過程
10.7 小結
第3篇 移動通信的標準化、網絡規劃與優化
第11章 移動通信的標準化
11.1 標準化組織概覽
11.1.1 3GPP初識
11.1.2 3GPP2簡介
11.1.3 WiMax標準演進
11.2 3GPP的組織架構——天地會模式
11.2.1 組織架構
11.2.2 標準化文檔輸出
11.3 工作方法——一份提案的自白
11.3.1 工作方法
11.3.2 我要提提案
11.4 小結
第12章 網絡規劃與優化
12.1 規劃與優化——為了有更好的通信質量
12.1.1 網絡規劃入門
12.1.2 網絡優化ABC
12.1.3 網規網優的自動化
12.2 網絡規劃
12.2.1 基站間距與天線高度
12.2.2 基站選址
12.2.3 中繼與家庭基站的部署
12.3 網絡優化——參數的調整
12.3.1 移動魯棒性優化
12.3.2 負載均衡優化
12.4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