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根據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要求和培養目標修訂而成,主要內容包括靜力學基礎、平面力系、空間力系、軸向拉伸(壓縮)、剪切與擠壓強度計算、圓軸扭轉強度計算、梁彎曲強度計算、桿件的其他強度問題(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動載荷與交變應力)和運動及動力學基礎等。每章后有本章小結、思考題和習題。
《工程力學(第2版)》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機類或近機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消減繁雜的理論推導,強調知識的實際應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本教材為適應高職高專機械類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教學需要而編寫,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為出發點。精選內容,刪舊增新,減少理論推導,強調基本概念。突出實際應用。降低計算難度.強調專業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聯系,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學生在較少的學時內較好地掌握工程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養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工程力學問題的能力。本教材詳細介紹了靜力學基礎、平面力系、空間力系、軸向拉伸(壓縮)、剪切與擠壓強度計算、圓軸扭轉強度計算、梁彎曲強度計算、桿件的其他強度問題(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動載荷與交變應力)和運動及動力學基礎等內容。每章后有小結、思考題和習題。本教材可作為高職高專機類或近機類專業的“工程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前,高職高專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高專教育如火如荼的發展形勢下,高職高專教材也百花齊放,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簡稱16號文)的文件精神,本著為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服務的基本原則,同時針對高職高專院校機電一體化、數控、模具類專業教學思路和方法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人民郵電出版社精心策劃了這套高質量、實用型的教材--“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機電類規劃教材”。
本套教材主要遵循“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的原則,以實用為基礎,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課程體系設置和相應教材內容的選取,注重和提高案例教學的比重,突出培養機械類應用型人才的實際工程技術問題解決能力,滿足高等職業教育“社會評估”的教學特征。本套教材中的每一部作品都特色鮮明,集高質量與實用性于一體。
本套教材中絕大多數品種是我社多年來高職高專機電類精品教材的積淀,經過了廣泛的市場檢驗,贏得了廣大師生的認可。為了適應新的教學要求,緊跟新的技術發展,我社再一次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組織了上百名教師、專家對原有教材做認真的分析和研討,在此基礎上重新修訂出版。本套教材中還有一部分品種是首次出版,其原稿也在教學過程中多次使用,是教師們多年來教學經驗的總結,集中反映了高等職業教育近幾年來教學改革的成果。
本套教材的作者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寫作經驗、思路清晰、文筆流暢。教材編寫充分體現了高職高專教學的特點,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突出工作過程導向,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
本套教材配套的教學輔助包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提供豐富的教學輔助資料,其中包括由電子教案、實例素材、習題庫及答案、試卷及答案等組成的一般教輔資料,部分教材配有由圖片、動畫或視頻等組成的電子課件。
第1章 靜力學基礎
1.1 力
1.1.1 力的概念
1.1.2 力的性質
1.2 平面內力對點之矩
1.2 1 力矩的概念
1.2.2 合力矩定理
1.3 力偶
1.3.1 力偶的概念
1.3.2 力偶的基本性質
1.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1.4 約束與約束反力
1.4.1 柔性約束
1.4.2 光滑接觸面約束
1.4.3 光滑鉸鏈約束
1.4.4 固定端約束
1.5 剛體的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1.5.1 單個物體的受力圖
1.5.2 物體系統的受力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劃題
第2章 平面力系
2.1 平面力系的簡化
2.1.1 力的平移定理
2.1.2 平面力系向一點簡化
2.1.3 力在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與分解以及主矢和主矩的計算
2.2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應用
2.2.1 平面力系的平衡條件和平衡方程
2.2.2 平面力系的幾種特殊情形
2.2.3 物體系統的平衡
2.3 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
2.3.1 滑動摩擦
2.3.2 摩擦角與自鎖
2.3.3 考慮摩擦的物體平衡問題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空間力系
3.1 空間力系的平衡方程
3.2 力對軸的矩
3.3 重心
3.3.1 平行力系的重心
3.3.2 重心位置的計算確定
3.3.3 重心位置的其他確定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軸向拉伸(壓縮)、剪切與擠壓強度計算
4.1 桿件軸向拉伸(壓縮)時的內力計算
4.2 材料的拉伸(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4.2.1 低碳鋼在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4.2.2 其他塑性材料及鑄鐵在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4.2.3 材料在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4.2.4 極限應力、許用應力和安全系數
4.1.3 桿件拉伸(壓縮)時的應力與強度
4.3 1 桿件拉伸(壓縮)時橫截面上的應力
4.3.2 桿件拉伸(壓縮)時斜截面上的應力
4.3.3 桿件拉伸(壓縮)時的強度條件
4.3.4 應力集中的概念
4.4 桿件拉伸與壓縮時的變形和胡克定律
4.5 聯接件剪切與擠壓的強度計算
4.5.1 剪切與擠壓概念與實例
4.5.2 剪切強度的實用計算
4.5.3 擠壓強度的實用計算
4.5.4 計算舉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圓軸扭轉強度計算
5.1 圓軸扭轉時的內力
5.1.1 外力偶矩的計算
5.1.2 扭矩和扭矩圖
5.2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與強度計算
5.2.1 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剪應力
5.2.2 圓軸扭轉時的強度計算
5.2.3 剪應力互等定律
5.3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與剛度計算
5.3.1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計算
5.3.2 圓軸扭轉時的剛度計算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梁彎曲強度計算
6.1 梁彎曲時的內力
6.1.1 平面彎曲的概念
6.1.2 剪力和彎矩
6.1.3 剪力圖和彎矩圖
6.2 梁彎曲時的應力與強度
6.2.1 梁彎曲時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6.2.2 粱的彎曲強度計算
6.3 梁彎曲時的變形與剛度
6.3.1 梁的撓度和轉角方程
6.3.2 疊加法計算梁的變形
6.3.3 梁的剛度計算
6.4 提高梁的強度和剛度的主要措施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桿件的其他強度問題
7.1 組合變形
7.1.1 組合變形概述
7.1.2 拉(壓)彎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7.1.3 圓軸彎扭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7.2 壓桿穩定
7.2.1 壓桿穩定的概念
7.2.2 細長壓桿的臨界應力以及歐拉公式
7.2.3 壓桿穩定的使用計算和提高穩定性的措施
7.3 動載荷與交變應力
7.3.1 動載荷和交變應力的概念
7.3.2 構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的應力計算
7.3.3 構件做勻速轉動時的應力計算
7.3.4 交變應力循環特征
7.3.5 疲勞破壞和持久極限
7.3.6 影響持久極限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 運動及動力學基礎
8.1 點的運動
8.1.1 點運動的描述
8.1.2 點的速度以及加速度
8.2 剛體的簡單運動
8.2.1 剛體的平動
8.2.2 剛體繞固定軸的轉動
8.3 質點運動微分方程
8.4 質點動力學應用
8.4.1 質點動力學第一類問題
8.4.2 質點動力學第二類問題
8.5 功、功率和機械效率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附錄 型鋼表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