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與普及,Photoshop從專業設計領域悄然走進了大眾視線,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數碼愛好者、設計愛好者不約而同地將視線投向Photoshop。 本書是一本面向廣大初學者的Photoshop圖書。為使越來越多的朋友能夠認識并輕松掌握神奇的Photoshop,本書提取Photoshop最為實用的五個核心應用方向——修圖、摳圖、調色、特效以及合成,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講授出來。使讀者能在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Photoshop的趣味與強大。 本書采用經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講解模式,從Photoshop的基礎操作開始,進而配合實用有趣的案例講解Photoshop在修圖、摳圖、調色、特效等不同領域的使用方法。書中選用精美實用的案例,制作過程講解清晰,方便讀者邊學邊練,輕松掌握Photoshop操作技巧。
輕松學習Photoshop五大技術
本書以Photoshop基礎為入門基礎,通過對修圖、摳圖、調色、特效、合成這5大核心技術的逐一學習,使讀者快速掌握Photoshop的各項技術。
攻破九大行業應用設計
本書不僅在Photoshop技術方面,立足簡單、好學、實用,在行業應用領域方面,更是分門別類。案例精準攻破當前九大熱門行業設計,包括平面設計、廣告設計、人像精修、照片處理、創意設計、海報招貼設計、版式設計、標志設計、插畫設計。
趙申申,藝術設計學專業碩士,高校教師,主修攝影,有多年教學經驗。
目錄
第1章 Photoshop 基本操作
1.1 初識Photoshop 2
1.1.1 認識Photoshop 的操作界面 2
1.1.2 從零開始創建新的文檔 4
1.1.3 打開已有的圖像文檔 5
1.1.4 調整文檔顯示比例與顯示區域 5
1.1.5 向當前文檔置入其他元素 7
1.1.6 存儲文檔 7
1.1.7 關閉文檔 8
1.1.8 如何打印文檔 9
1.2 掌握“圖層”的基本操作 9
1.2.1 選擇圖層 11
1.2.2 新建圖層 11
1.2.3 刪除圖層 11
1.2.4 復制圖層 12
1.2.5 調整圖層順序 12
1.2.6 移動圖層 13
1.2.7 對齊圖層 14
1.2.8 分布圖層 15
1.2.9 圖層的其他基本操作 15
1.3 撤銷錯誤操作 16
1.3.1 后退一步、前進一步、還原、重做 16
1.3.2 使用“歷史記錄”面板撤銷操作 16
1.3.3 將文檔恢復到上一次保存狀態 17
1.4 輔助工具 17
1.4.1 標尺與輔助線 17
1.4.2 智能參考線 19
1.4.3 網格 19
第2章 修圖
2.1 圖像處理的基礎操作 21
2.1.1 調整圖像尺寸 21
2.1.2 修改畫布大小 21
2.1.3 裁剪工具 22
2.1.4 透視裁剪工具 24
2.1.5 旋轉畫布 24
2.1.6 變換圖像 25
2.1.7 操控變形 27
2.1.8 內容識別比例 28
2.2 照片修飾工具 29
2.2.1 減淡工具 29
2.2.2 加深工具 31
2.2.3 海綿工具 32
2.2.4 模糊工具 35
2.2.5 銳化工具 36
2.2.6 涂抹工具 36
2.2.7 污點修復畫筆工具 37
2.2.8 修復畫筆工具 38
2.2.9 修補工具 39
2.2.10 內容感知移動工具 41
2.2.11 紅眼工具 43
2.2.12 仿制圖章工具 45
2.3 使用“自適應廣角”校正廣角畸變 45
2.4 使用Camera Raw 調整數碼照片 46
2.5 使用“鏡頭校正”濾鏡調整畫面 47
2.6 使用“液化”濾鏡調整圖像 48
2.7 使用“消失點”修補透視畫面中的內容 51
第3章 調色
3.1 調色技法 54
3.2 自動調色 58
3.3 亮度/ 對比度 59
3.4 色階 60
3.5 曲線 62
3.6 曝光度 65
3.7 自然飽和度 65
3.8 色相/ 飽和度 67
3.9 色彩平衡 70
3.10 黑白 74
3.11 照片濾鏡 76
3.12 通道混合器 78
3.13 顏色查找 83
3.14 反相 84
3.15 色調分離 85
3.16 閾值 85
3.17 漸變映射 87
3.18 可選顏色 89
3.19 陰影/ 高光 90
3.20 HDR 色調 93
3.21 變化 94
3.22 去色 95
3.23 匹配顏色 95
3.24 替換顏色 96
3.25 色調均化 98
第4章 摳圖技法
4.1 繪制簡單的選區 103
4.1.1 矩形選框工具 103
4.1.2 橢圓選框工具 104
4.1.3 單行選框工具、單列選框工具 106
4.1.4 套索工具 106
4.1.5 多邊形套索工具 107
4.1.6 使用快速蒙版制作選區 108
4.1.7 創建文字選區 109
4.2 選區填充與描邊 112
4.2.1 填充選區 112
4.2.2 描邊選區 113
4.3 選區的基本編輯操作 113
4.3.1 載入圖層選區 113
4.3.2 移動選區 114
4.3.3 自由變換選區 114
4.3.4 全選 115
4.3.5 反選 115
4.3.6 取消選區 115
4.3.7 隱藏與顯示選區 116
4.3.8 選區的儲存與載入 116
4.3.9 調整邊緣 116
4.3.10 修改選區 117
4.4 基于色彩的摳圖技法 122
4.4.1 磁性套索工具 122
4.4.2 魔棒工具 124
4.4.3 快速選擇工具 126
4.4.4 背景橡皮擦工具 128
4.4.5 魔術橡皮擦工具 129
4.5 鋼筆工具精確摳圖 130
4.5.1 鋼筆工具 130
4.5.2 自由鋼筆工具 131
4.5.3 調整路徑形態 132
4.5.4 將路徑轉換為選區 134
4.6 摳圖與合成 136
4.6.1 選區內容的剪切、復制、粘貼、清除 136
4.6.2 使用圖層蒙版合成圖像 137
4.6.3 剪貼蒙版 141
4.6.4 通道與摳圖 144
第5章 繪圖
5.1 顏色的設置 150
5.1.1 前景色與背景色 150
5.1.2 “色板”面板 150
5.1.3 吸管工具 151
5.2 繪畫工具 151
5.2.1 畫筆工具 152
5.2.2 鉛筆工具 152
5.2.3 顏色替換工具 153
5.2.4 混合器畫筆 154
5.2.5 橡皮擦工具 155
5.2.6 圖案圖章工具 155
5.3 “畫筆”面板 157
5.3.1 筆尖形狀設置 158
5.3.2 形狀動態 158
5.3.3 散布 159
5.3.4 紋理 159
5.3.5 雙重畫筆 160
5.3.6 顏色動態 161
5.3.7 傳遞 161
5.3.8 畫筆筆勢 162
5.3.9 其他選項 162
5.4 填充 169
5.4.1 油漆桶工具 169
5.4.2 漸變工具 170
5.4.3 “填充”命令 175
5.5 矢量繪圖 179
5.5.1 繪制形狀圖形 179
5.5.2 使用形狀工具繪制基本圖形 181
5.5.3 路徑的變換 188
5.5.4 路徑運算 189
5.5.5 填充路徑 189
5.5.6 描邊路徑 190
5.5.7 創建與使用矢量蒙版 191
5.6 文字的創建與編輯 194
5.6.1 認識文字工具 194
5.6.2 創建點文字 196
5.6.3 創建段落文字 199
5.6.4 創建路徑文字 200
5.6.5 創建區域文字 201
5.6.6 使用“字符”面板編輯文字屬性 201
5.6.7 使用“段落”面板編輯段落屬性 203
5.6.8 將文字柵格化為普通圖層 205
5.6.9 將文字圖層轉化為形狀圖層 206
5.6.10 創建文字的工作路徑 206
第6章 圖層特效
6.1 圖層不透明度與混合效果 214
6.1.1 圖層不透明度 214
6.1.2 圖層混合模式 216
6.2 圖層樣式 230
6.2.1 使用圖層樣式 230
6.2.2 “斜面和浮雕”樣式 232
6.2.3 “描邊”樣式 236
6.2.4 “內陰影”樣式 236
6.2.5 “內發光”樣式 238
6.2.6 “光澤”樣式 239
6.2.7 “顏色疊加”樣式 239
6.2.8 “漸變疊加”樣式 240
6.2.9 “圖案疊加”樣式 240
6.2.10 “外發光”樣式 241
6.2.11 “投影”樣式 241
6.3 為圖層添加3D 效果 246
第7章 濾鏡特效
7.1 使用濾鏡 252
7.1.1 使用“濾鏡庫” 252
7.1.2 油畫 258
7.2 使用“風格化”濾鏡組 260
7.2.1 查找邊緣 260
7.2.2 等高線 260
7.2.3 風 260
7.2.4 浮雕效果 261
7.2.5 擴散 262
7.2.6 拼貼 262
7.2.7 曝光過度 263
7.2.8 凸出 263
7.3 使用“模糊”濾鏡組 264
7.3.1 場景模糊 264
7.3.2 光圈模糊 265
7.3.3 移軸模糊 266
7.3.4 表面模糊 268
7.3.5 動感模糊 269
7.3.6 方框模糊 269
7.3.7 高斯模糊 270
7.3.8 進一步模糊 272
7.3.9 徑向模糊 272
7.3.10 鏡頭模糊 273
7.3.11 模糊 275
7.3.12 平均 275
7.3.13 特殊模糊 275
7.3.14 形狀模糊 276
7.4 使用“扭曲”濾鏡組 277
7.4.1 波浪 277
7.4.2 波紋 278
7.4.3 極坐標 278
7.4.4 擠壓 279
7.4.5 切變 279
7.4.6 球面化 280
7.4.7 水波 281
7.4.8 旋轉扭曲 282
7.4.9 置換 282
7.5 使用“銳化”濾鏡組 283
7.5.1 USM 銳化 284
7.5.2 防抖 285
7.5.3 進一步銳化 286
7.5.4 銳化 287
7.5.5 銳化邊緣 287
7.5.6 智能銳化 287
7.6 使用“視頻”濾鏡組 288
7.6.1 NTSC 顏色 288
7.6.2 逐行 289
7.7 使用“像素化”濾鏡組 289
7.7.1 彩塊化 289
7.7.2 彩色半調 289
7.7.3 點狀化 290
7.7.4 晶格化 290
7.7.5 馬賽克 291
7.7.6 碎片 291
7.7.7 銅板雕刻 291
7.8 使用“渲染”濾鏡組 292
7.8.1 分層云彩 292
7.8.2 光照效果 294
7.8.3 鏡頭光暈 296
7.8.4 纖維 298
7.8.5 云彩 299
7.9 使用“雜色”濾鏡組 299
7.9.1 減少雜色 299
7.9.2 蒙塵與劃痕 300
7.9.3 去斑 301
7.9.4 添加雜色 301
7.9.5 中間值 303
7.10 使用“其它”濾鏡組 304
7.10.1 高反差保留 304
7.10.2 位移 305
7.10.3 自定 305
7.10.4 最大值 306
7.10.5 最小值 306
第8章 合成
8.1 創意廣告合成:畫中汽車 308
8.2 創意電影海報:驚喜圣誕夜 315
8.3 創意風景合成:神奇的大自然 324
8.4 創意人像合成:森林女神 328
第4 章 摳圖技法
本章概述
“選區”是指圖像中規劃出的區域,區域邊界以內的部分叫被選中的部分,邊界以外的部分叫未被選中的部分。在Photoshop 進行圖像編輯時,會直接對選區以內的部分進行處理,而不會影響到選區以外的部分。除此之外,在圖像中創建了合適的選區之后,還可以將選區中的部分單獨提取出來(可以將選區中的部分復制為獨立圖層,也可以選中背景部分并刪除),這個過程就是摳圖。而進行設計作品的制作過程中經常需要從圖片中提取部分元素,所以選區與摳圖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將多個原本不屬于同一圖像中的元素結合到一起,從而產生新的畫面,這種操作通常被稱為“合成”。想要使畫面中出現多個來自其他圖片中的元素,就需要使用到選區與摳圖技術。以上這些內容就構成了從“選區”到“摳圖”再到“合成”的一系列經常配合使用的技術,也就是本章將要講解的重點。
本章要點
●● 選框工具、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 磁性套索、魔棒、快速選擇工具的使用方法
●● 圖層蒙版與剪貼蒙版的使用方法
佳作欣賞
掃一掃,下載
本章配備資源
4.1 繪制簡單的選區
Photoshop 包含很多種用于制作選區的工具,例如工具箱中的“選框工具組”中就含有四種選區工具:矩形選框工具、橢圓選框工具、單行選框工具、單列選框工具。在“套索工具組”中也包含多種選區制作工具:套索工具、多邊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除了這些工具以外,使用快速蒙版工具、文字蒙版工具也可以創建簡單的選區。
4.1.1 矩形選框工具
當我們想對畫面中某個方形區域進行填充或者單獨的調整時,就需要繪制該區域的選區。想要繪制一個長方形選區或者正方形選區時,可以使用矩形選框工具。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按鈕,在畫面中按住鼠標左鍵并拖曳鼠標,釋放鼠標后即可得到矩形選區,如圖4-1 所示。
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按鈕,按住Shift 鍵的同時在畫面中按住鼠標左鍵并拖曳鼠標,釋放鼠標后即可得到正方形選區,如圖4-2 所示。
圖4-1 圖4-2
技巧提示 矩形選框工具的選項欄
◆◆ (新選區):單擊該按鈕后,每次繪制都可以創建一個新選區,如果已經存在選區,那么新創建的選區將替代原來的選區。
◆◆ (添加到選區):單擊該按鈕后,將使當前創建的選區添加到原來的選區中, 如圖4-3和圖4-4 所示。
圖4-3 圖4-4
◆◆ (從選區減去):單擊該按鈕后,將使當前創建的選區從原來的選區中減去, 如圖4-5和圖4-6 所示。
圖4-5 圖4-6
◆◆單擊“與選區交叉”按鈕后,新建選區時只保留原有選區與新創建的選區相交的部分,如圖4-7和圖4-8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