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項目化教程/21世紀高等學校數字媒體專業規劃教材》遵循動畫制作的項目化過程為讀者介紹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的完整知識體系,以“校園的早晨”為主題制作一個完整的動畫影片,包括3個場景:序幕、主場景和謝幕。本教材將項目分為14個子工作任務,并詳細介紹了相關知識及制作步驟和技巧,逐步完成動畫元件準備、基本動畫制作、舞臺整體制作、高級動畫制作、腳本語言控制交互播放和影片優化與發布。
《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項目化教程/21世紀高等學校數字媒體專業規劃教材》結構清晰、圖文結合,易學易懂,可作為本科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基礎課程、選修課程的使用教材,也可作為Flash愛好者的自學手冊。
《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項目化教程/21世紀高等學校數字媒體專業規劃教材》特色:
實戰性。所有內容都用案例引入,通俗易懂。
流行性。書中講解的都是Flash使用過程中流行的方法.框架、模式等,緊扣學生的就業。
適合教學。內容安排適當,將習題融于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選用。
根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的指導思想,計算機類課程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的全面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中承擔起重要的職責,不僅要培養學生對計算環境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問題的計算思維能力。既要根據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開設相應的計算機應用課程,還要根據其專業的需求開設一些具有專業特色與專業結合的計算機課程,即“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以實踐為重點,著眼信息素養培養”。
本書將項目“校園的早晨”分為14個工作任務完成,其中任務1是進行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學習FlashCS6工作界面及Flash文檔創建和保存操作;任務2是學習FlashCS6繪圖基本知識,并繪制一個圖形;任務3是完成項目中文本內容的創建、編輯和美化工作;任務4是制作項目所需素材元件的繪制,完成道路、橋、非洲雁、教學樓、樹木、菊花、蜻蜓和蝴蝶等圖形元件的繪制,并保存到庫;任務5是完成羽毛字逐幀動畫、陽光光暈傳統補間動畫、云彩變形補間形狀動畫效果制作;任務6是完成小草搖擺、下雨、菊花生長、蝴蝶飛、蜻蜓飛、野鴨飛、陽光照射和云彩飄動等影片剪輯元件制作;任務7是開始進入到多場景的制作,應用影片剪輯和引導動畫等實現春夜喜雨、春暖花開的效果;任務8制作控制影片交互播放的按鈕元件;任務9是應用引導層動畫,制作太陽、野鴨、蜻蜓、蝴蝶沿設計路徑移動的動態效果;任務10是應用遮罩技術實現小草發芽,菊花生長,湖水蕩漾效果;任務11是應用3D特效制作蝴蝶展翅,應用Deco工具制作閃電、藤蔓效果,應用骨骼工具制作人物行走動畫;任務12是完成ActionScript腳本語言控制氣泡上浮等效果;任務13是為動畫添加音樂效果;任務14是優化和測試,以及發布影片。這14個任務的內容循序漸進,由易至難,環環相扣,讓讀者能完成一個完整項目的制作,從初學者蛻變為動畫制作能手。最后,第15章是對項目的拓展和提升,幫助讀者拓寬對動畫制作的視野。
本書具有鮮明的特色:
(1)本書是完整的項目化教材,以完整案例貫穿整個教材。以動畫制作的工作過程為主線,循序漸進完成一個完整的動畫影片。教材中的每一個實訓小項目都是最終作品的一部分,實訓的進展就是作品完成的過程。
(2)本書遵循培養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思維的目標,注重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學習動畫制作的基礎理論和操作知識,完成教材的學習內容,既學會了完整動畫制作的基本過程,又具備了動畫制作的基礎技能。
(3)本書是基于校企合作的教材,面向整個工作過程,把職業需要的技能、知識、素質有機地整合到一起,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4)本書尊重知識的循序漸進,根據項目分析其功能,將相關知識點分解到實際項目中,注重學習任務對工作情景的引領,讓讀者通過對項目的分析和實現來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強調解決實際問題技能的培養。
本書由劉彩虹、唐琳主編。提供本書初稿的主要有:劉彩虹(第1~7章、第15章),唐琳(第8~14章)。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校企合作教材編寫組的支持、幫助和指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校企合作教材編寫組成員:李彤,鄒存璐,田雨,顏冬,劉強。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編者學識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甚至謬誤之處,懇請讀者就本書中的有關內容提出批評和建議,同時要感謝出版社的編輯和老師們的大力協助。
編者
2017年5月
收起全部↑
第1章 準備知識
1.1 項目簡介——“校園的早晨”
1.2 FlashCS6工作環境
1.2.1 初始界面
1.2.2 工作界面
1.3 創建和保存Flash文檔
1.4 導出Flash動畫
1.5 創建“校園的早晨.fla”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圖形的繪制與導入
2.1 Flash繪圖的基本知識
2.1.1 位圖和矢量圖
2.1.2 Flash的色彩模式
2.1.3 Flash的繪圖模式
2.1.4 圖層和幀
2.2 繪制和調整線條圖形
2.2.1 線條工具
2.2.2 鉛筆工具
2.2.3 鋼筆工具
2.2.4 選擇工具
2.2.5 部分選取工具
2.2.6 轉換錨點工具
2.2.7 使用“添加錨點工具”和“刪除錨點工具”
2.3 繪制幾何圖形
2.3.1 使用“矩形工具”
2.3.2 使用“橢圓工具”
2.3.3 使用“多角星形工具”
2.4 繪制填充色與圖案
2.4.1 使用“顏料桶工具”
2.4.2 使用“漸變變形工具”
2.4.3 使用“墨水瓶工具”
2.4.4 使用“滴管工具”
2.5 導入外部圖形圖像
2.5.1 導入位圖圖像
2.5.2 編輯導入的位圖圖像
2.5.3 導入其他格式的圖形圖像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文本應用
3.1 文本的創建與編輯
3.1.1 傳統文本和TLF文本
3.1.2 文本的創建
3.1.3 文本的屬性設置
3.1.4 文本的編輯
3.2 文本的美化
3.3 制作彩色波浪文字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圖形元件
4.1 元件、實例和庫
4.1.1 元件的類型
4.1.2 庫
4.2 元件的基本操作
4.2.1 創建元件
4.2.2 直接復制元件
4.2.3 編輯元件
4.3 制作圖形元件
4.3.1 制作道路元件
4.3.2 制作橋元件
4.3.3 制作非洲雁元件
4.3.4 制作教學樓元件
4.3.5 制作樹木元件
4.3.6 制作菊花元件
4.3.7 制作蜻蜓元件
4.3.8 制作蝴蝶元件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基本動畫制作
5.1 逐幀動畫
5.1.1 創建逐幀動畫
5.1.2 制作野鴨逐幀動畫
5.1.3 制作羽毛字逐幀動畫
5.2 傳統補間動畫
5.2.1 創建傳統補間動畫
5.2.2 制作陽光光暈傳統補間動畫
5.3 形狀補間動畫
5.3.1 創建形狀補間動畫
5.3.2 制作云彩形狀補間動畫
5.4 補間動畫
5.4.1 創建補間動畫
5.4.2 制作云彩補間動畫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影片剪輯元件
6.1 創建影片剪輯元件
6.2 制作影片剪輯元件
6.2.1 制作小草元件
6.2.2 制作下雨影片剪輯元件
6.2.3 制作菊花生長影片剪輯元件
6.2.4 制作蝴蝶飛影片剪輯元件
6.2.5 制作蜻蜓飛影片剪輯元件
6.2.6 制作野鴨飛影片剪輯元件
6.2.7 制作陽光照射影片剪輯元件
6.2.8 制作云彩飄動剪輯元件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多場景動畫
7.1 基本操作
7.1.1 添加場景
7.1.2 場景管理
7.1.3 場景播放
7.2 制作多場景影片
7.2.1 序幕
7.2.2 主場景
7.2.3 謝幕
7.2.4 “庫”面板的整理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按鈕和按鈕控制
8.1 制作按鈕元件
8.1.1 開始按鈕
8.1.2 重播按鈕
8.2 按鈕控制影片交互播放
8.2.1 為開始按鈕添加動作
8.2.2 為重播按鈕添加動作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路徑引導層動畫制作
9.1 引導層動畫原理
9.2 制作引導層動畫
9.2.1 制作太陽升起引導層動畫
9.2.2 制作野鴨飛引導層動畫
9.2.3 制作蜻蜓飛引導層動畫
9.2.4 制作蝴蝶飛引導層動畫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遮罩層動畫制作
10.1 遮罩層動畫原理
10.1.1 遮罩層的含義
10.1.2 創建遮罩層
10.2 制作遮罩層動畫
10.2.1 小草發芽
10.2.2 菊花生長
10.2.3 湖水蕩漾
思考與練習
第11章 高級動畫制作
11.1 3D動畫制作
11.1.1 3D平移工具
11.1.2 3D旋轉工具
11.1.3 3D屬性設置
11.1.4 制作蝴蝶展翅動畫效果
11.2 Deco動畫
11.2.1 Deco工具
11.2.2 制作閃電動畫
11.2.3 制作藤蔓動態填充動畫
11.3 骨骼動畫
11.3.1 創建元件實例間骨骼動畫
11.3.2 創建基于圖形的骨骼動畫
11.3.3 綁定形狀
11.3.4 編輯骨骼動畫
11.3.5 制作人物行走動畫
第12章 Action Script腳本應用
第13章 聲音和視頻
第14章 影片的優化與發布
第15章 項目拓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