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的本意是“金融智商”, 英文縮寫為FQ (Financial Quotient), 指個人或集體認識、創(chuàng)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 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本書將心理學理論與生活中的財商實踐融為一體, 在普及財商教育的同時, 提高廣大讀者認識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和駕馭財富的能力。
第一課 擁有強烈的財富欲望
你有賺很多錢的欲望嗎?
“你天生就是一個經(jīng)理”
不滿現(xiàn)狀的人才能成為富翁
先試穿后付款的跑鞋
當你渾身充滿賺錢的熱情,財富自然會找上門
“卡丹時代”的締造者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改變貧窮的決心
玻璃小學徒的遠大理想
遠大的志向是成就財富人生的起點
志在千里的郭鶴年
當不上師長當企業(yè)家
如何在35歲前成為富翁
渴望外面的世界
敢想,敢干
起跑領先一小步,人生領先一大步
“要成為一個有10萬美元的人”
航夢成真
不滿足,就追求
“我也要開家米店”
讓目標離自己近一些
沒有資本的人難道會終生受窮嗎
第二課 樹立正確的致富觀
只有儲蓄,財富才能水漲船高
億萬富翁和窮光蛋近在咫尺
流動的金錢才能創(chuàng)造價值
幻想也是財富
用借貸來投資,讓財富迅速積累
第一桶金一定是攢出來的
理財就是要讓錢更“值錢”
億萬富翁會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另類花草賦予的商機
節(jié)儉未必致富,但不節(jié)儉肯定富裕不了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要節(jié)儉,但不要吝嗇
以小錢賺大錢
蛋糕不會從天而降
無意義的負債會將你置于狼口
要有借力生財?shù)臉?gòu)想
量入為出,做好預算
世上沒有壞買賣
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未雨綢繆,為你的明天而儲蓄
“月光族”的生活很愜意嗎
吃掉的種子會發(fā)芽嗎
靜止的財富會逐漸減少
學會為他人著想
利用自身優(yōu)勢獲得財富
不要舍大財而取小利
“哈默鉛筆”成就“鉛筆大王”
學會償還人生的貸款
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理財中的馬太效應
財富與享受
第三課 積極心態(tài)帶來好財運
財富不屬于悲觀的人
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
虛榮心失去財富
理財路上平常心
機會青睞好心態(tài)
賣給總統(tǒng)斧子的能人
財富的最后底線
假裝對自己的工作特別有興趣
態(tài)度決定財富目標
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尋找機遇
做積極的思維者,常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求人還是求“財”
商人也要有顆年輕的心
第四課 奮斗是致富的必經(jīng)之路
在艱辛中成長
勤奮上進的卡內(nèi)基
不以金錢體現(xiàn)財富
小鬼當家
什么活兒都干的小學徒
“沒有什么比這更誘人了”
要有將逆境變成一種幸福的能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多災多難的成長路
別把發(fā)財?shù)膲粝爰挠鑴e人,要靠自己努力去獲得
勇闖香港
一個人的工廠
事業(yè)路上屢受挫
咬緊一處,一鼓作氣蓄勢而待發(fā)
勤奮的小學徒
想發(fā)財就別給自己找借口
自我犧牲才能自救
蹣跚學步的“歡笑卡通”
成功=工作+工作+工作
把事情當成事業(yè)來做
退貨也不退卻
宜家的發(fā)展史
創(chuàng)業(yè)不靠運氣
從頭再來養(yǎng)小雞
成功者不過是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
從小就會做生意
擦鞋的大學生
第五課 方法策略開啟財富大門
利用廣告營銷
思維的區(qū)別
要善于管理
船小好調(diào)頭
化危機為良機
藝術(shù)與商業(yè)聯(lián)姻
轉(zhuǎn)產(chǎn)摩托車
抓住重大活動的契機
經(jīng)商需要大智慧
以巧取勝
化腐朽為神奇
獨辟蹊徑
尋找問題的根源
好想法要付諸行動
得人心者得市場
火柴大王的智慧
捷徑
50美分與5000萬美元
轉(zhuǎn)瞬即逝的財富機會
關(guān)鍵是保持不變
60元換來的百萬財富
無本經(jīng)營
捉“網(wǎng)蟲”的小保姆
“花姑娘”
把餐具賣到肯德基
不像大老板
第六課 人脈就是財富
人脈——致富離不開的推動器
沒有什么比他人的信任更重要
學會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少數(shù)人才懂得投資智慧——投其所好
四大法則擴大你的交際圈
建立人脈最重要的因素——主動出擊
好搭檔
善于與人打交道
得人脈者得錢財
多個朋友多條路
和富人交朋友
對人際關(guān)系進行精耕細作
人才也是一種人脈
第七課 做金錢的主人而非奴隸
正確看待金錢
克服因金錢而產(chǎn)生的煩惱
巨額財富的特殊應用
金錢與健康,孰輕孰重
滿足你已經(jīng)得到的恩惠
面對金錢,要保持頭腦清醒
洛克菲勒的晚年
學會自我放松
價值20美元的時間
比爾·蓋茨的小氣
陶朱公救子
道德與誘惑
第八課 優(yōu)秀的品德?lián)Q來更多的財富
寶藏的秘密
面對財富要有仁愛之心
賣的是財富精神
想有財富,先要有財富品質(zhì)
基辛格與芬克斯
遺失的信譽
金表
第一個靠信息致富的人
成為富翁的秘訣
選對合作者收獲高回報
團結(jié)才是財富
拒絕割愛
愛,成功和財富
以德立身
虔誠地對待顧客
知恩圖報的李嘉誠
以誠為本
后記
《心理學家寫給年輕人的財商課》:
他經(jīng)常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首腦。雖然這只是一名17歲男孩的夢,但卻是其人生目標的萌芽。
進入耶魯大學后不久,約翰的興趣就從經(jīng)營一般企業(yè)轉(zhuǎn)移到研究評估公司財務之上。可是大學二年級時,他的父母由于生活拮據(jù)而無法再繼續(xù)供他念書,迫使他陷入不知該休學就業(yè)還是該半工半讀的窘狀。
但是約翰很快就做出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畢業(yè),最后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了。
而此后的兩年,他前往英國牛津大學進修碩士。
此行對于他后來從事財務經(jīng)營有很大的影響。
約翰回到美國后,沒多久就與一名田納西的女子結(jié)婚。隨后他便前往紐約,正式開始追求自己更為高遠的目標。他的起步是一家頗具規(guī)模的證券公司,他在公司里面的職位為投資咨詢部辦事員。不久,有位朋友告訴他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年輕上進的財務經(jīng)理。
這家公司的名稱是國家地理勘察公司,是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約翰聽說之后,便前往這家公司應聘,因為他認為這家公司可讓他進一步學到許多有關(guān)財務管理方面的東西。約翰很順利地進了這家公司,一干就是4年。
4年之后,約翰又回到早先的那家公司工作,并等待機會。最后,機會終于被他等到了,一名資深職員即將退休,這個人擁有8個相當有實力的客戶,欲以5000美元出讓。這對約翰來說是相當大的賭注,5000美元相當于他的全部財產(chǎn),若此舉失敗,他將會變得一文不名。而且,這些客戶接下來之后,能不能留住還是問題。這時約翰再一次面對重大抉擇。最后,約翰一心想自立門戶的野心戰(zhàn)勝了一切,他接下這8個客戶,并且立即拜訪,十分坦率而且誠摯地向他們說明自己的理想與計劃,客戶們都被他的熱情與直率感動了,都表示愿意留下觀察一段時間。當時的約翰才28歲。
這是一個騰飛的起點,約翰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工作業(yè)績開始蒸蒸日上,他的事業(yè)逐步走入正軌。如今,他已經(jīng)是一家投資咨詢公司的總裁,擁有將近一億美元的資產(chǎn),并兼任一家大型互助銀行的常務董事及數(shù)家公司的董事。
美國作家房龍在他所著的《寬容》一書里寫道:“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他用生動的筆法揭示了人們囿于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或生活習慣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思維的惰性和慣性。一方面極易滿足,另一方面安于現(xiàn)狀,不思變革,并且會不自覺地充當舊價值觀念的衛(wèi)道士。這是所有封閉社會的通病。
事實上,許多人不能成為有錢人,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滿足于現(xiàn)狀,即使是對生活并不滿意,他們也只會對當前的狀況發(fā)出無謂的哀悼。因此,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富翁的。
有人曾經(jīng)問愛因斯坦,為何他都已經(jīng)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后的大人物,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當時愛因斯坦并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他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然后對那個人說:“在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于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周長長,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多,于是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其實何止是愛因斯坦,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不會對自己的成績滿足,他們不斷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起點,攀上新的高峰。生活在如今這樣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時代,如若想創(chuàng)造出無限可能,那么必然要有足夠的上進心才行。如果真的想干出一番事業(yè),那么就必須不斷地給自己制定一個又一個更高的追求目標,這樣才能擁有不畏艱難、敢于拼搏的不竭動力,使成功成為可能。
財商悟語: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永不知足的人,他的意志、品格、力量和決心才能在不斷的拼搏和奮斗中得到不斷的鍛煉和升華。只有不安于現(xiàn)狀的人,才能激發(fā)自己無限的潛能,達到目標的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