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方都市報的“胡堅――槍炮玫瑰”專欄到后來網絡上受到眾多網友狂熱追捧的《完全匪徒手冊》,直至《槍火》的最后問世,胡堅的這一系列解剖犯罪、反恐以及軍備的作品完成了最后一次蛻變。《殲滅匪徒手冊:槍火》中的大部分篇章曾經在網上刊載,流行之勢不減,被眾多網友追捧為《完全匪徒手冊》,借著這股潮流,也為滿足這么多支持胡堅的朋友們的心愿,于是就把它整理成書進行出版,名之為《槍火》。
當你捧著《殲滅匪徒手冊:槍火》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盈灌著熱血和沖動的男人的世界。前所未有的解碼犯罪,反恐以及軍備,只要你是男人就不可能不被《殲滅匪徒手冊:槍火》所震撼,因為胡堅而折服。但是,請記住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所以為了正義,沖動,激情,熱血都是你應該具有的本色……
《槍火》――胡堅2005最新力作,另類作家搶攤2005的另類經典巨獻,解碼犯罪、反恐以及軍備的開山扛鼎之作,撩撥血性男人敏感神經的匪徒鑒證全紀實,把軍事題材作品帶入“亂碼時代”的急路先鋒。
2002年6月21日,中央電視臺“十二演播室”邀請北大兩位老師和各階層十二位人士專門探討北大能否特招胡堅的問題,并在7月3日播出。
2002年6月23日,新浪網“文化生活”欄目推出“文化聚焦”——《北大關上門,誰為胡堅打開窗》,引起眾多網民熱烈討論至今。占多數的網民支持胡堅特招進北大。
不久孔慶東和胡堅在網上回擊徐晉如發表在《中華讀書報》上的一篇反對特招胡堅的文章《當平等妨礙公正的時候》,從而引發了一場“關于北大的口水戰”。
2002年最具爭議性的少年才子,以一部《憤青時代》問鼎北大的狂傲少年,上百家媒體爭風報道與強勢關注的焦點人物,智工場文化旗下最具潛力和才華的簽約作家――胡堅。
曹文軒:覺得自己的少年時期,沒有一篇文章給人留下美感,靈氣更是全無。當年的文字非常木訥,想象疲軟不堪,而現在胡堅這樣的小孩個個伶牙俐齒。認為一個時代的寫能力取決于那個時代的質量,胡堅應該感謝這個時代。
胡堅,網名刺小刀、文嚎,最具爭議的青年作家。自稱為“王小波門下走狗”,卻大有超越王小波的非凡才氣。通過《憤青時代》一舉成名,執意要做特立獨行第一人的胡堅,從未猶豫與退縮,在文學路上漸行漸遠。伴隨著一部把軍事題材作品帶入“亂碼時代”的《槍火》,意在爭當文學創作急路先鋒的同時,已然使自己在文學領域登上了一個更高的臺階。 余杰:胡堅與正走紅的另一少年才子韓寒相比,才華遠勝于韓寒,其作品為“中國少年人第一部智性之作。” 曹文軒:覺得自己的少年時期,沒有一篇文章給人留下美感,靈氣更是全無。當年的文字非常木訥,想象疲軟不堪,而現在胡堅這樣的小孩個個伶牙俐齒。認為一個時代的寫作能力取決于那個時代的質量,胡堅應該感謝這個時代。
1 江湖——風自遠來聞笑語,水分流處見江湖
贖金啊贖金
槍是匪的腎
補腎——吸收是關鍵
末路
人質啊人質啊
成功人質不完全手冊
2 活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NO NEWS IS GOOD NEWS
熱水袋也能成炸彈
打不死
歹徒越來越耐打了
子彈奪門而出
小提琴盒里的槍
殺人不見血
殺還是不殺
3 槍火——流落江湖萬里歸,相逢自慰已差池
上廁所要不要帶槍
槍支泛濫成追憶,只是當時也惘然
豈在多殺傷
匪徒也尋槍
丟槍的故事
我們都是神槍手
讓我再看你一眼——暗哨
衣不如新,槍不如故
它來自江湖——五四手槍
陪審員就是六發子彈
楊子榮與盒子炮
威震江湖的AK
霰彈槍的威懾力
4 冷兵器——漫說玉莊分箭鏃,何曾金鼎識刀圭
5 傳說——城市不識江湖幽,如與蟪蛄語春秋
節選:
不過亡命之徒始終是要亡命的——開出的贖金再高也要看你作匪的有沒有福氣消受。《無間道2》里吳鎮宇先生反復念叨的:“出來跑,早晚要還的”誠不欺余。更嚴重的是,近年來國際上恐怖主義盛行,匪徒們綁人還開始提政治條件了,教人十分心煩。想當年,美國老爺多齊爾將軍被意大利紅色旅綁架,帶著皮頭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