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獻在讀者們面前的,是一部關于現代文化人的才干才質、才學才識、人才干才、棟梁之才、財力財源、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隨筆散文集。
本書通過大量的手資料,發掘整理出今人所罕知的文化人的經濟狀況、他們的收入來源和日常生活費用。
本書以翔實豐富的名料,分析了“從京師大堂到北大清華到西南聯大”的現代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又分析了“從商務印書館到中華書局到觀察周刊社”的現代化出版事業的發展過程,講述了“愛才高于愛財、斂才勝于斂財”而必須“以財養才”的至理名言。
一 清末民初的銀圓和銅錢
“泉”和“錢”的由來
通行兩千年的“方孔圓錢”形制
機制銅圓取代制錢
魯迅作品中的銅錢、“文”和“吊”
銅錢的貶值
“銀圓”、“鷹洋”、“袁大頭”和“孫幣”、“船洋”
民國的銀行和國幣兌換券
魯迅記載的銀圓和鈔票
以兌換銀圓牟利的錢攤
“廢兩改圓”與“法幣”政策
二 從京師大學堂到北京大學
清末的國子監
“戊戌大學堂”
“壬寅大學堂”
壬寅師范館的回憶
記京師大學堂譯學館
民國初年的北京大學
北大學生顧頡剛
北大預科畢業生沈德鴻(茅盾)
過渡時期的北大校長胡仁源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
蔡元培的革命
20世紀20年代北京大學教職員的收入標準
六十年前文化萬元戶
北大紅樓
許欽文憶紅樓
20世紀20年代北大學生的住宿
20世紀20年代北大學生的伙食
一塊錢的故事
20世紀的初的兩件史料
(一)沈宗潮自敘
(二)朱子平自敘
胡適對于汪靜之的幫助
陳獨秀關于勞動工資的討論
三 老北京的經濟生活
20世紀30年代大學畢業生的待遇
大學生的文藝刊物
迷人的沙灘
大學生公寓生活
20世紀30年代一些文學青年在北平的生活
北京(北平)市旅館
四 南方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郁達夫笑談“金錢的壓迫
……
五 抗日戰爭時期的困境
六 解放戰爭時期文化人的生活
”人·才·戲“三部曲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