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作為研究主體,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它不僅涉及社會同時也涉及社會學的各主要流派。
人們對于身體社會學的關注由來已久。艾米麗·杜克漢在《社會分工》一書中,將身體作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大因素,因為它無時無刻不涉及其中。他又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書中,描述了信徒身體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意義。此后,社會學家紛紛著述研究身體。
20世紀80年代,由于當代社會對身體的關注逐漸升溫,一批學者產生了新的志向:將身體作為一個特有的研究分支。他們希望通過這一項目整合所有將身體視為當代人關注焦點的言論以及實踐。它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研究身體所涉及的情景(貝特洛,1983)。
身體在社會學中有著怎樣的地位?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身體社會學又是研究哪些內容的?這本以身體在社會學中的角色為基礎的理論著作會給你答案。
帕斯卡爾迪雷和佩吉魯塞爾是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大學教授,在專業研究領域有一定的地位。
馬銳,畢業于天津外國語大學,現就職于中國民航大學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學院,任法語教研室主任。曾參與翻譯《舊制度與大革命》《氣候騙局》等。
第一章 身體、社會結構與文化差異
1.身體與社會群體
1.1 身體及其慣習
1.2 身體,階級道德的啟蒙教育地
1.3 身體的社會應用
1.4 身體素性與身體
1.5 對立面
2.文化差異
2.1 傳統社會中的裝扮與文身
2.2 社會標記
2.3 1尹斯蘭文化的身體隱藏
第二章 互動中的身體
1.身體間的距離:互動的隱藏尺度
2.手勢:社會文化交流的調節器
3.戈夫曼的互動場面分析
第三章 有感覺的并有表現力的身體
1.感覺的地位及其教育
2.身體與現象學:從哲學到社會學
3.鑒定工作:與客體的對抗
第四章 身體與現代性
1.改善健康狀況的身體療法造成的身體解放的幻覺
2.身體的自戀型文化
3.對符號的政治批評
4.身體作為合作伙伴
第五章 美學與倫理間的身體
1.美貌標準的現代演變過程
2.肥胖就是丑陋
3.裸體:從美學原則到道德原則
4.女性健美運動和興奮劑:為了美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嗎?
第六章 身體,有性別的身份和性別構建
1.身體以及男性身份
2.一人生活構建中的身體
3.進化論、同性戀以及彈性身份
4.運動身體及性別社會化
4.1 運動身體是身份載體
4.2 女性身體提供另一性別模式
第七章 身體、知識與權力
1.社會對身體控制的方式
1.1 監督
1.2 監獄中屈服于性暴力的身體:剝奪效應還是等級行為(
1.3 性欲管理:艾滋病的蔓延福柯式邏輯的例證
2.器官移植、醫學求助人工生殖以及克隆:生命權力的三個領域
2.1 器官移植與贈予
2.2 生育的醫療救助
2.3 克隆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