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高度重視互聯網安全問題,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①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在報告中多次提到互聯網。由此可見,網絡安全已上升到同政治安全、經濟安全、領土安全并駕齊驅的戰略高度,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范圍內已逐漸形成一個無邊界的網絡空間,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共同的風險和挑戰。因此,如何建立基于自愿基礎上有效的國際合作以應付日趨嚴重的信息安全挑戰,是亟待加強研究的。
現階段,我國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把全面依法治國提高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高度,開啟了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新征程。網絡的發明和普及,印證了科技發展與法律進步之間的辯證關系。就目前來看,網絡的發展已走在法律的前面,相應地,網絡也為法治建設開辟了新的渠道和領域,注入了新的動力,也改變了法律規則、原則的一些本質特點。時代賦予互聯網治理法治化的歷史機遇,法律必然也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從我國現實出發,從未來發展著眼,探索出有中國特色的、與國際接軌的全球網絡安全應對策略。
本書就脫胎于農業社會、發展固定于工業社會的傳統法學理論以及司法實踐如何應對互聯網發展的挑戰進行了分析,對于具有穩定性、滯后性的法律和發展一日千里的互聯網之間如何進行平衡進行了研究,就法學理論和立法司法如何進行時代性更新、回應進行了解答。編寫組成員不僅學有專攻,長期以來從事互聯網法律研究,而且嫻于技術,全書各章節有大量第-手互聯網技術資料支撐,因此,本書對技術操作、數據邏輯的描述是精準、權威的。從計劃到出版,編寫組成員廣泛搜集資料,推敲分析精義,采擷最新動態,甚至幾易其稿,力求融會貫通,實現言之有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度。
全書共五部分。第一部分為日益嚴峻的全球網絡安全形勢,第二部分結合具體的WannaCry事件進行了分析、反思,第三部分對未來網絡安全熱點及趨勢進行了預測,第四部分提出了維護網絡安全的國際行為準則,第五部分講述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的中國行動。這一編排體例結構清晰、一目了然,使得整個研究圍繞中心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論述。較之以往類似主題的研究,本書緊跟我國法治發展趨勢,在兼顧系統性、完整性、通俗性的同時,強調針對性、應用性和前沿性,貢獻獨特、意義重大。
相信《法律視角下的全球網絡安全態勢及對策》的出版能為我國學界和實務界提供有價值的素材,為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提供有益借鑒,為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提供有效支持,為完善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對話協商機制提供技術支撐,為制定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網絡空間治理規則提供法律基礎。故,欣然為之序。
背景
第一部分 日益嚴峻的全球網絡安全形勢
一、網絡威脅影響國家政治軍事安全
(一)敏感信息泄漏影響政治安全
(二)網絡攻擊影響國家軍事安全
(三)網絡攻擊規模將會不斷加劇
二、網絡的強依賴性導致災難性后果
(一)對工業系統的攻擊波及面廣
(二)對金融系統的攻擊日益嚴重
(三)核設施遭打擊后果難以預測
(四)網絡攻擊造成社會運轉癱瘓
三、網絡攻擊全方位威脅商業的發展
(一)大型關鍵企業是主要攻擊點
(二)網絡攻擊竊取金融商業機密
(三)企業郵箱存在嚴重安全風險
四、網絡安全關涉每一個體切身利益
(一)超半數網民通訊信息被泄漏
(二)網絡詐騙侵害個體財產權益
(三)網絡入侵危及個體生命安全
五、企業網絡安全防護存在嚴重不足
(一)恐暴露問題而存在僥幸心理
(二)重自身損失而忽略社會責任
(三)動態防御應急缺乏相應意識
第二部分 WannaCry事件分析及其反思
一、WannaCry事件的背景及其影響
(一)WannaCry事件的發生背景
(二)WannaCry事件的空前影響
二、WannaCry技術分析及攻擊流程
(一)“三位一體”新型網絡病毒
(二)WannaCry的整體攻擊流程
三、WannaCry與永恒之藍關系分析
(一)永恒之藍研發及泄漏的簡介
(二)WannaCry攻擊與永恒之藍
(三)外國軍用武器民用化的初次嘗試
四、關于WannaCry事件的安全反思
(一)企業網絡安全防護現存問題
(二)網絡恐怖主義威脅逐漸顯現
(三)網絡攻擊向各智能終端蔓延
(四)網絡安全維護需國家和企業聯動
五、WannaCry事件的法律視角分析
……
第三部分 未來網絡安全熱點及趨勢預測
第四部分 維護網絡安全的國際行為準則
第五部分 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的中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