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攜帶著feminism的力道,帶領我們沖入哲學概念的叢林,去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尼采、薩特、弗洛伊德和拉康相遇。知雄守雌,將計就計,反戈一擊。在驚險詭異的概念劇場,厭女癥作為存在論的創傷,獲得了詩學意義上的宣泄功效,而feminism繼續逃逸、蛻變和生成,穿越幻象,使得意義王國中的無權者獲得某種概念性形象,在政治機器朽壞的邊境處,繼續圍海造田……
記憶是座礦脈,迎上去的時刻,記憶往往會拽住人的衣角,敦促自己飛針走線,織補破洞和深淵,那里收藏著年輕時的決心。20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之交,有個19歲的女大學生讀到了一本殘破的二手書,名字叫《第二性》,她欣喜若狂,感覺眼前的世界可以伸展得很遠很遠,融化了正在發生的青春戲劇。劇場的影子一直伴隨著她,去攀援絕壁,不自由地去練習自由。有記憶,和有車有房有點不同,知道自己的來處,于是……
這本小書就這樣呈現在您的面前了。
如果作為女人是我的處境意識,那么作為中國女人,我急切地想厘清自我的來龍去脈。
張念
張念,女性主義批評家,哲學博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女性主義理論、政治哲學與文化批評。著有《性別政治與國家論中國婦女解放》《女人的理想國》《持不同性見者》《不咬人的女權主義》等作品。
導論 女性主義的哲學氣質
事物的來處:一/二
作為思想調性的女人
何謂女人
這是/不是女人
第一章 黑格爾意識哲學中的女性迷蹤
倫理起點兄妹關系愛欲辯證法 城邦-國家精神
第二章 啟蒙/反啟蒙辯證中的女人
自然/文化尼采的女人觀啟蒙道德:焚毀女人
第三章 存在主義的處境意識與第二性
表象氛圍、處境我是我的身體親密關系中的他者絕對控制/絕對服從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研判:女人不存在
性別傷口以父之名登陸語言憂傷和欲望女人想要什么
第五章 思考差異成為女人
性別零制度穿越認同幻象差異與虛無激進的倫理維度
第六章 人的平等與性別差異
不平等的另類起源差異倫理平等的再生性
第七章 差異原則,或安提戈涅的三副面孔
歷史終結男子氣的絕境倫理的善好與美學的險惡
第八章 身份政治及其僵局
父權制家庭資本主義的政治衰竭權利外套
第九章 女性欲望與革命的女性主義
獨立之外的解放女權主體差異就是政治決斷
余論 像女權女人那樣去思考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