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文叢:當代文論嬗變》主要內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文學藝術介入現實生活的可能性及其美學路徑,包括現實主義的介入方式、現代主義的美學方法、后現代主義的路徑等;二是馬克思主義對左翼文藝的影響以及左翼文藝介入社會的方式與意義;三是當代臺灣的“后學”論爭。
20世紀中國文論主體性的形成與演變
審美直覺說的歷史命運
典律遞嬗: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
“文化工業”概念與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
“話語權力”與當代文論轉向
當代文論底層話語的興起及其意義
當代文學批評中的“失語”命題
多元文化主義與“少數話語”
文學與意識形態:從經典論述到當代
文學的民族性與民族主義
文學地理學:從決定論到批判的地域主義
文學研究的意義與問題
后現代知識語境與當代文論寬容思想重構
文學研究的性別維度
談文學與宗教之關系
阿多諾與黑格爾文藝思想比較論
阿多諾與康德美學之關系
阿多諾與浪漫主義
現代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文藝學的空間轉向
身體、審丑與深度
媚俗與崇高
全球化與第三世界文學
文本分析與社會批評
“閩派文論”的現狀與再出發
復雜性與闡釋策略
《藝術感覺論》與新時期文論的轉型
臺灣后殖民論述的諸種分歧
傳統思想資源與當代臺灣知識界的和解論述
當代臺灣文論的“后學”論爭與話語轉換
《島嶼邊緣》與臺灣“后現代左翼”的興起
后馬克思主義在臺灣的興起(1987—1992)
1945年以降閩臺佛教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