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報告還明確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強調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這一重大判斷不僅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繼續對外開放的態度和信息,也進一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科學內涵、重大意義和實踐路徑。實際上,一帶一路建設既對引領新型全球化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完善、加快中國全方位開放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對促進世界經濟理論、國際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理論創新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重要啟發。
一帶一路建設與新型全球化發展
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總體復蘇緩慢,全球結構性困境依然存在。特別是一些大國經濟貿易政策調整,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再次出現新的不確定性因素。筆者認為,從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及其發展,到最近兩年來出現的反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其背后折射出的圖景則是:上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產業轉移、資本轉移等帶來空心化、實體經濟衰退、虛擬經濟過熱,進而引發發達國家內部出現諸多發展不平衡問題;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參與全球化歷史進程中,同樣也是內部出現結構性失衡,且和發達國家之間也出現嚴重的結構性不平衡;全球化利益分配在一國內部以及不同國家之間均出現失衡。諸多失衡,本身表明以市場化機制推動的全球化的增長邏輯,雖然帶來了全球經濟發展和繁榮,但的確產生了很多弊端。客觀來說,這種失衡及其再平衡本身也是經濟全球化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必然結果。但是問題在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隨后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使得這種失衡和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更加嚴重;危機從外部沖擊視角,進一步加劇了不平衡和失衡,也使人們把注意力逐漸轉向反思全球化本身。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從傳統的國際分工體系、產業分工體系逐漸轉向全球價值鏈分工、產品內分工發展以后,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加入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和角色不同;垂直化國際分工體系的位置、角色在本質上取決于一國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而非必然由傳統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來決定。經濟全球化內在機制發生的這種變化,既使得世界經濟格局發生很大變化,也造成全球化發展進一步失衡。面對全球化發展失衡,需要通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為全球發展注入新的公共產品、發展動力、治理手段、治理規則。
在這種現實的困惑和背景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選擇和新的全球化發展機制,對于推動全球化再平衡、修復失衡以及促進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平衡、普惠和開放的方向發展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為引領新型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包容性發展新理念,強調推動全球化更加包容和平衡發展。中國通過實施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和進步,推動一個更加包容和平衡的全球化新時代。無疑,一帶一路倡議必將使國際資本流動和貿易增長加快,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化朝著更加健康的目標發展提供重要的解決方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如果能夠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穩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由此,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建設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推動沿線國家地區相互開放發展,融開放于創新發展之中,實現開放與創新融合發展、聯動發展,為加快創新世界經濟增長方式,推動世界經濟更加開放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權衡:《一帶一路開辟全球化新紀元》,《經濟日報》,2017年5月13日,第8版。在筆者看來,與以往全球化發展和全球化治理機制不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一是堅持合作共贏,只有合作共贏方可扭轉傳統全球化的利益失衡,也只有合作共贏,方可體現世界經濟相互依賴性規律和趨勢;二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體現了共商共建中的開放與平等的合作方式,因此克服了傳統治理機制在事實上的不平等性。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真正體現了新型的全球公共產品新趨勢和新特征。因此,面對世界經濟復蘇發展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受阻,面對全球化發展再平衡和全球化治理體制機制的完善,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推動和引領新型經濟全球化,有助于推動世界經濟更加包容、開放、普惠和平衡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全面開放發展
從中國國內改革開放與創新發展的時代要求來看,一帶一路建設也是新時代中國開放經濟發展升級轉型的重要路徑,是改革開放40年后中國對外開放再出發的必然選擇。過去40年的發展,開放經濟對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變革產生了十分深刻和重大的影響。從四個特區試驗到沿海沿邊開放發展,再到保稅區開放發展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國開放經濟已經走過了40年的實踐探索和創新發展。中國開放經濟的創新發展不僅為世界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中國經濟自身的改革創新提供了重要動力和源泉。中國積極引進外資、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逐漸與國際化、全球化發展的通行規則對接,有力地推動了國內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在中國改革創新發展40年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面對全球化發展的新階段和新趨勢,面對中國發展的新時代和新要求,中國開放經濟亟待轉型升級:一是中國要從國際經貿規則的遵守者向參與者、制定者轉變,通過主動提出新議題、新方案,反映發展中國家新訴求,體現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應有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推動企業從低成本制造向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轉變,特別是隨著勞動力資源供求結構和比較優勢的變化,傳統產業的低成本優勢正在消失,依靠成本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的產業亟待向依靠創新、升級的新興產業發展和轉型;三是要從以要素參與國際分工向全方位參與價值鏈合作轉變,順應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變化、水平型分工向垂直型分工轉變、比較優勢向創新競爭優勢轉變等新趨勢,推動中國產業升級創新,提高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的位置,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營銷中國質量中國品牌的轉型;四是要從東部沿海引領開放向沿海、內陸、延邊協同開放轉變,推動構建陸海聯動開放、東西互濟發展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從而增強開放型經濟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一帶一路建設正是從中國開放性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面臨新問題出發,引領中國開放經濟升級轉型、推動中國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抉擇。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推動中國開放經濟實現引進來與走出去,加快要素雙向流動與開發戰略升級轉型;有利于推動對外投資發展,提高中國國際投資影響力,實現投資強國戰略,提高中國國際經濟地位;有利于擴大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優化國際貿易結構,提高貿易競爭力,實現貿易強國戰略;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使中國成為金融強國,提升中國國際金融地位和影響力;也有利于中國東、中、西部區域經濟開放聯動,推動不同地區市場開放、規則對接和區域一體化發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把中國巨大的區域經濟發展與周邊地區和國家發展有效銜接,相互開放,有利于為中國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加速中國與國際經濟的聯通,將有效提升中國在國際規則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有效推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有效提升中國國際營商環境,有效提升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推動中國開放型經濟邁向更加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一帶一路建設將引領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更加公平開放、雙向開放、全面開放的新發展格局,將推動中國開放型經濟引領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與理論體系構建問題
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相比較近幾年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和取得的成效而言,目前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研究還是相對滯后。而且,現有的理論體系和理論準備還不足以支撐和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和要求。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涉及的理論問題十分復雜,和許多學科都有關系。這就需要我們堅持理論創新的思維,從經濟學、國際投資、貿易、金融、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經濟學等許多學科和領域出發,深入系統地研究一帶一路的理論體系問題。這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理論體系:一個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國際經濟學理論體系、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理論依據、國際關系等理論體系和理論基礎;另一個是一帶一路建設對現有的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世界經濟理論、國際投資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金融理論、全球公共產品理論、國際體系與全球治理理論等各方面可能帶來的創新和發展。這些都是一帶一路理論體系研究方面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
筆者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研究至少要回答以下若干方面的重大理論問題:
一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及其拓展問題;
二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分工理論體系拓展及全球價值鏈理論問題;
三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貿易理論創新及其拓展問題;
四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金融理論創新及其拓展問題;
五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投資理論創新及其拓展問題;
六是一帶一路建設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理論及其創新問題;
七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創新發展問題;
八是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中國家崛起及其與國際體系關系問題;
九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全球公共產品理論及其創新問題;
十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全球經濟治理理論及其拓展問題;
十一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全球地緣政治理論及其拓展問題;
十二是一帶一路建設與新型經濟全球化發展理論問題;
十三是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援助實踐和理論問題;
十四是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及其理論問題;
十五是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關系及其理論創新問題;
十六是一帶一路建設與政府和市場關系及其理論創新問題;
十七是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經濟學前沿發展與創新問題;
十八是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經濟學前沿發展與創新問題;等等。
以上只是初步考慮的一些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體系問題。應該說,隨著實踐的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還會有更多值得從理論上思考和探討的問題。而且,這些理論問題不會是某一個單一學科或者理論,例如僅僅從國際貿易理論、國際投資理論、國際金融理論等進行簡單分析。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一個龐大的國際性系統工程,必然需要從多個學科甚至交叉學科和理論出發,需要跨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來進行分析和解釋。這個過程,既是深入思考和研究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也是深入推動理論創新和發展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一帶一路建設和實踐發展為豐富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理論等重大學科和理論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源和重大機會。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一個貢獻和智慧,也必然是中國理論、中國思想對人類文明思想及其創新發展提供的一個絕佳機會。我們對此拭目以待,充滿信心。
也正是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再加上2018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喜,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專門組織各研究室組建團隊進行集體攻關。對于重大專題進行集體攻關研究,是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一個優良傳統。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決定把2018年集體攻關的主題鎖定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并將整套叢書定名為一帶一路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叢書,發揮各研究室專長,分別從金融、貿易、投資、全球治理、大國合作等八個方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不同領域進行研究闡述,形成了《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開放型經濟新階段》《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自由貿易區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新方向》《一帶一路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新機遇》《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新突破》《一帶一路倡議與大國合作新發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中國東盟經貿新合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區域合作新機制》幾部專著。
現在將上述專著呈現給各位讀者。我們期待這套叢書能夠對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和理論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共同為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和理論體系研究做出當代學者應有的貢獻。
是為序。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權衡
2018年5月4日于中央黨校掠燕湖
總序001
第一章 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對外投資001
第一節 全球經濟新格局與中國的國際投資地位001
一、 國際經濟格局發生變化001
二、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關系發生變化003
三、 中國在全球的引資地位穩固004
第二節 雙向投資布局下中國對外投資的新戰略005
一、 雙向開放:中國對外投資新戰略的提出006
二、 并駕齊驅:中國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的規模變化008
三、 協調互動:加強國家戰略性投資安排011
第三節 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與中國對外投資的新方向014
一、 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對外投資的新方向015
二、 一帶一路建設對相關國家的影響017
第二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特點與投資重點021
第一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形勢與產業特點021
一、 蒙俄地區022
二、 中亞地區023
三、 南亞地區025
四、 東南亞地區028
五、 西亞中東地區030
六、 中東歐地區032
第二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投資環境差異034
一、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投資034
二、 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差異化的投資格局036
第三節 中國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風險防范038
一、 面臨的主要風險038
二、 風險防范的對策042
第三章 一帶一路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045
第一節 引進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系046
一、 引進外資為我國經濟增長奠定基礎046
二、 利用外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果048
第二節 對外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系050
一、 對外投資彌補引進外資的不足051
二、 對外投資的貿易效應053
三、 對外投資的產業結構調整效應056
四、 對外投資的就業效應057
第三節 一帶一路投資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059
一、 一帶一路投資的基本格局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059
二、 各省、市、自治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相關程度062
三、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064
第四章 中國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金融制度安排069
第一節 一帶一路建設與金融制度的發展現狀070
一、 一帶一路建設中金融制度的作用070
二、 一帶一路建設中金融合作的難點分析072
第二節 國際融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推進073
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金融合作的空間074
二、 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實現路徑076
三、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078
第三節 一帶一路投資與我國配套政策選擇080
一、 我國引進外資的政策選擇080
二、 我國對外投資的政策選擇082
第五章 中國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貿易制度安排087
第一節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家貿易配套政策087
一、 推進貿易政策配套的理論基礎088
二、 多方協同的政策合作體系089
三、 以國內改革推進外部協同091
第二節 貿易規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推進094
一、 全球經濟失衡要求貿易與投資協調推進094
二、 以擴大開放領域助力投資發展096
三、 以投資帶動項目合作098
第三節 一帶一路投資中的貿易便利化問題099
一、 以服務開放推動投資自由099
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現狀100
三、 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102
第六章 中國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產業制度安排107
第一節 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家產業配套政策107
一、 鼓勵優勢產業走出去108
二、 產業政策配套與國內經濟發展109
三、 各地區主動銜接一帶一路110
第二節 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與一帶一路投資111
一、 以對外投資帶動國際產能合作111
二、 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的發展現狀113
第三節 一帶一路投資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114
一、 一帶一路沿線境外經貿合作區的發展歷程115
二、 境外經貿合作區模式的優勢116
三、 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的政策配套118
第七章 一帶一路投資和地方政府經濟職能120
第一節 地方政府在一帶一路投資中職能定位的理論基礎121
一、 政府在對外直接投資中發揮作用的經濟學理論基礎121
二、 政府在一帶一路投資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124
三、 中國式分權和一帶一路投資之間關系的理論思考126
第二節 地方政府在一帶一路投資中發揮作用的政策實踐130
一、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體現130
二、 各省市根據整體規劃編制地方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133
三、 我國地方政府目前推進一帶一路投資的主要作為134
第三節 地方政府在一帶一路投資中的特點和改革建議140
一、 地方政府在一帶一路投資中的作用特點140
二、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142
三、 基本政策建議框架144
第八章 中國企業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區域分布與主要特點147
第一節 中亞五國:充滿活力與挑戰147
一、 哈薩克斯坦:現代絲綢之路的合作伙伴149
二、 烏茲別克斯坦:一個尚待探索的中亞市場151
三、 土庫曼斯坦:能源資源豐富,合作前景看好152
四、 吉爾吉斯斯坦:地處亞洲文化交匯點153
五、 塔吉克斯坦:水電開發潛力巨大156
第二節 獨聯體三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157
一、 俄羅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157
二、 白俄羅斯:通往區域市場的大門160
三、 烏克蘭:市場經濟制度漸趨成熟和穩定162
第三節 南亞四國: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伙伴164
一、 印度:南亞第一大經濟體164
二、 巴基斯坦:全力打造中巴經濟走廊167
三、 孟加拉國:積極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169
四、 斯里蘭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171
第四節 中東歐:抓住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174
一、 波蘭: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174
二、 羅馬尼亞:新型工業化國家,經貿合作空間很大176
三、 捷克共和國:借助一帶一路深化中捷經貿關系179
四、 匈牙利:加大引資力度,加強經貿合作182
第五節 歐盟:投資熱點,潛力很大183
一、 中歐投資合作潛力巨大184
二、 中國投資歐盟面臨的主要問題與發展前景185
三、 一帶一路背景下深化中歐經濟融合之道186
第九章 中國企業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案例研究188
第一節 走出去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案例分析188
一、 多國合作降低總承包項目風險189
二、 抱團走出去提升承包商整體服務能力191
三、 通過成本控制提升項目盈利水平193
第二節 建立國際營銷網絡,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的案例分析195
一、 推進特許經營類投資,優化國際市場布局195
二、 培育當地代理商和經銷商,建立營銷網絡198
三、 加盟或組建國際網絡,拓展海外市場200
第三節 走出去企業投資并購帶動自身轉型升級案例分析202
一、 以協同思維創新商業模式203
二、 并購高端資源實現業務轉型204
三、 技術與市場結合助推轉型206
第四節 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履行社會責任案例分析207
一、 投身公益事業回饋東道國社會208
二、 保質保量樹立負責任企業形象209
三、 通過國際合作構建利益共同體211
第十章 一帶一路投資的國際反響與機制化建設213
第一節 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基本反響及其特征213
一、 一帶一路投資國際反響的基本情況214
二、 國際反響的主要特征220
第二節 一帶一路投資的機制化建設重要性和規劃設計221
一、 從機制化建設角度分析國際反響222
二、 機制化建設和案例示范的重要性223
三、 關于一帶一路機制合作的規劃設計224
第三節 一帶一路機制化建設推進現狀和建議225
一、 投資體制的機制化建設推進現狀:國際層面225
二、 一帶一路投資機制化建設的推進情況:國內層面228
三、 政策建議230
參考文獻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