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陸市中心發(fā)生一樁詭異的銀行劫案,一名劫匪在光天化日下走進銀行,不到兩分鐘便搶走兩百萬克朗,還槍殺了一名人質(zhì),而且沒有留下任何證據(jù)。哈利和同事貝雅特從監(jiān)視器畫面發(fā)現(xiàn),被當作人質(zhì)的銀行女職員在臨死之前,竟然向劫匪懺悔:都是我的錯。
此外,哈利還有一個更大的麻煩。在一次和前女友安娜的晚餐約會后,哈利有如宿醉般醒來,不但喪失了整晚的記憶,還弄丟了手機。而他隨后奉命去調(diào)查的命案,死者竟然就是安娜。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她是自殺,哈利卻開始接到恐嚇電郵,他知道自己已淪為命案的頭號嫌疑人……
當劫案再次發(fā)生,束手無策的哈利決定去找挪威的傳奇銀行劫匪洛斯可。據(jù)說他是許多重大劫案的幕后首腦,此外他還是安娜的叔叔。哈利按洛斯可提供的線索開始追查,嫌疑人卻接連意外死亡,所有線索打成死結(jié),究竟是誰設(shè)下這個天衣無縫的局?
尤·奈斯博深具類型感的代表作品,超級燒腦的破案主線,令人大跌眼鏡的意外結(jié)局。三個離奇死亡的女人,三樁無跡可尋的詭異案件。情節(jié)上接續(xù)《知更鳥》,風格上與《知更鳥》各具特色。
非英語小說入圍愛倫·坡獎的情況非常罕見,而奈斯博的《復(fù)仇者》卻曾獲此殊榮,此外還有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
我就快死了。實在沒道理。計劃不是這樣的,至少我的計劃不是這樣。或許我一直不自覺地朝這個方向前進,但這不是我的計劃。我的計劃更好,我的計劃行得通。
我看著槍口,心里很清楚事情是怎么開始的。死亡使者。擺渡人。最后一笑的時刻到了。如果你能看到隧道盡頭的光,那可能是噴出的火焰。最后落淚的時刻到了。我們本來可以度過美好人生的,只要按計劃行事就好。最后的念頭。大家都在問人生有何意義,卻沒人問死亡有何意義。
尤·奈斯博,風靡世界的挪威作家,北歐犯罪小說大師,幾乎每一部作品都登上挪威圖書暢銷排行榜。他拿過北歐幾乎所有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獎、書店業(yè)者大獎等,還獲得英國匕首獎和美國愛倫·坡獎提名,作品被翻譯成50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出版,銷量突破3300萬冊。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搖滾明星,白天任職于金融業(yè),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演出。不久,他考得金融分析師執(zhí)照,被挪威知名證券公司高薪挖走。然而工作和樂團越來越難以兼顧,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他帶著筆記本電腦,跳上飛機,前往澳大利亞,在那里寫下了日后讓自己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部。
奈斯博受到英美犯罪小說名家的一致?lián)泶鳎~克爾·康奈利稱贊他是我至愛的驚悚作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斯·艾爾羅伊、邁克爾·康奈利、伊恩·蘭金、雷蒙德·錢德勒等名家相提并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加索;德國《明鏡》周刊則贊他為斯堪的納維亞的奇跡。他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冷硬推理、黑色小說,以及通俗驚悚小說愛好者。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