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攝影家、隨筆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隨筆集,共收錄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寫自己在印度旅居時的感受。二十三歲時,他放棄學業,身背相機和二十卷膠片,配合《朝日畫報》的企劃,報道在印度的所見所聞。報道一經刊出,反響不斷,兩年后他又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繼續專欄報道,后將作品結集成書。
年輕的攝影師藤原新也在這部作品中追尋生命的意義、旅行的意義。他出發時,日本正處于激烈的社會變革中,追求高效的社會讓人心疲憊而孤獨,逐漸喪失了生活的熱情。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鄉村和市集,經歷過沙暴,在恒河邊目睹當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觀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個炙熱的國度,這里的人們沒有過度豐盛的物質文化,生活方式簡單粗暴,但大家尚有熱情和自由,無論卑微還是高尚,每個靈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著。在這里,生命呈現出本真的東西,美與丑都淋漓盡致,一切追求表現的形式都相形見絀。
為什么會去印度呢?
為了不做一只無知無覺的田鼠,按部就班地進入公司、學校,朝生命終點列隊狂奔;
為了逃離速度與效率的綁架、媒體與廣告的騙局;
為了更加清楚地看見自己,以及自己所熟習的世界之虛偽。為了找回生命中逐漸丟失的熱。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旅途的意義在哪里?
跟隨日本當代攝影家、隨筆家藤原新也,在炙熱的印度大地上尋找答案。
卸下偽裝,找回心靈的自在與灑脫。你會發現,世界本該如此美好。
藤原新也(FujiwaraShinya)
1944年出生于福岡。日本知名作家、攝影家。曾獲得被喻為攝影界芥川獎的木村伊兵衛獎、每日藝術獎等殊榮。
《印度放浪》是藤原新也的處女作,二十幾歲時,他放棄學業來到印度,走遍印度的城市和鄉村,直面印度古老文明的灼熱與黝黯,追探生命的真相與本質。
十五年后的自白.....................................................1
第1章................................................................27
回到昨日之旅29
別了,克什米爾35
少年45
寄生蟲48
野鼠啃過的果實52
幸存的戰士畫下即將消失的面包57
兩塊三毛錢的圣雄甘地65
圣者,或花的行乞之路71
與裸身印度人的對話76
第二章...............................................................87
烏鴉89
火葬94
沙暴111
死神119
惘然的騷動125
印度教134
鴨148
黑鳶162
初版后記.......................................................................199
熱球底下.......................................................................202
附錄.............................................................................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