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遇漢澤西》貫穿作者的職業(yè)轉折、家庭瑣事、藝術主張以及人生際遇過往,文字真實有趣、詩意盎然、圖片精美、場景引人入勝,通過一位女性創(chuàng)業(yè)者的社會角色所面臨的艱難、取舍和豁達的精神而引發(fā)對生存意義、成長心態(tài)以及生活方式的諸多思考,直擊心靈深處,觸發(fā)共鳴。
玉遇,轉身遇見另一個你
家庭無事不歡
漢澤西,生活與藝術的較量
追隨本心
王夏·玉尚
生活的藝術,就是如何藝術地生活。
有痕跡的歲月,才有味道!
尋找生活的方向,
用真愛守護本心,
雕刻自己的生活。
從沒想過,一萬種的相遇,我們卻是彼此找尋,直到玉遇……
推薦序一 追隨本心,雕刻自己的生活
本心不雕那種很光的東西,總是隨形隨料,保留石頭生命歲月的痕跡。漸漸地,她也以這種隨心隨性的態(tài)度,雕刻著自己的生活。
有痕跡的歲月才有味道
京郊一個臨馬路的自動紅色鐵門緩緩開啟,電話里傳來本心溫和的聲音:繼續(xù)向前走,把車開到后院來。
后院很大,草木間是錯落的木亭木橋木臺,擁著一個水花四濺的池塘,水聲響亮地在睡蓮身側跌落。坐在門廊改成的玻璃房里,院子里的風景盡收眼底。喝茶的時候,一邊是房間里回旋盤繞的輕歌曼曲,一邊是院子里直截了當?shù)娘w花碎玉,甚是相宜。
對于做玉石雕刻的本心來說,萬物皆是她靈感的來源。前些日子,本心發(fā)了一條微信:水里的睡蓮開了,拍照的時候發(fā)現(xiàn)水塘里工人隨意涂抹的泥墻竟然美得無法形容……照片里泥墻的肌理果然有些太湖石的味道。這就是本心眼里的世界,沒事的時候她能安靜地看上很久。
以前看東西只是看見了,現(xiàn)在因為要雕刻,觀察變得特別細致。比如,螞蟻的腿是從腰上長出來的還是從肚子上出來的?還有蟬、蝦、蟹……像是一個隨時準備寫生的學生,所有匆忙中感覺不到的味道都出來了,就好比人安靜下來吃素,在素中吃出了甜的味道。而一年四季荷花如何開放又如何凋謝,荷葉和蓮蓬從綠到黃到黑,每一次形態(tài)和色彩的變化更是被本心從眼里看到心里,再在某一個時刻傳達到手上,手中的玉雕無論寫意還是具象,都有了形神兼?zhèn)涞奈兜馈?br />本心雕瑪瑙也雕南紅,但最喜歡的是和田玉戈壁料。億萬年的山體崩碎,石料滾落,被砂石打磨,形成斑駁的紋路。在本心看來,最無與倫比的美恰恰是這些紋路。雕刻的時候,她總是千方百計保留這歲月的痕跡。有一款《神話》,刻的是戴頭盔的古代武士的頭像,頭盔隨形保留著石頭原本的皮色凹凸,像是在古崖上雕刻而出,也像武士凝眉千年,終于化成永恒的石頭。玉石原本的溫潤賦予武士生命,生命里是呼之欲出的久遠的蒼涼。
一塊石頭在手,她已經(jīng)開始了與它的對話,而最理想的對話,是雙方精神的對接。人為石代言,石也為人表達。本心不雕那種很光的東西,總是隨形隨料,巧妙地保留璞玉天然的皮色紋路這賦予石頭生命歲月的痕跡。漸漸地,她也以這種隨心隨性的態(tài)度,雕刻著自己的生活。
尋找生活的方向
本心一身素白,脖子上掛著兩串玉石項鏈,一串是最近開發(fā)的飾品,純手工編繩,選沁色的仿古玉做成有原始感的小圓柱和方柱,不對稱地串在繩上,中間還配了一只南紅的小圓環(huán),形色協(xié)調,古意盎然,又頗具現(xiàn)代感。另一串是她的早期創(chuàng)作,紅紫相間的四川南紅吊墜,雕了一對小如意。做工有些粗糙,卻自有一種稚拙,那是本心自己的痕跡。如果不是走到今天,你其實不知道自己想過的生活是這樣的。
本心寫過一本書《會走的夫妻樹》,記錄了她放下傳媒文化公司高管的工作,陪先生一起穿越中國的經(jīng)歷。
先生要自駕去西藏,本心不放心,于是,決定放下工作,和他一起實現(xiàn)愿望。34天,11 000多公里。這是一場命中注定的旅行,回來以后,本心下了最后的決心辭職,做媽媽,過自己喜歡的與藝術有關的生活。
本心從小愛畫畫,愛雕粉筆人,小時候用粉筆雕唐僧師徒,參加成人組的比賽還獲過獎。即使在做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時候,業(yè)余時間她都在學油畫,甚至去給藝術家做義工。就像旅行是先生的夢想,藝術則是本心的夢想。
她房子里滿墻的畫,是她探索藝術化生活的痕跡。辭職后她畫畫,和朋友開藝術館,還組織了一個會走的樹大型巡展項目,帶著創(chuàng)作寫生隊伍描繪中國被遺忘的古老建筑,然后在全國各地做展覽,還計劃跟國際接軌……
但這辛苦的折騰真的是她想要的生活嗎?每天起早貪黑策展、聯(lián)系藝術家、布展……書畫市場不景氣,還要自己不斷投入資金,孩子丟在家里沒人照顧,先生也不理解……年紀輕輕的她生出了白發(fā),她開始困惑,為什么做藝術也不快樂呢?
那天,她到先生的公司,就是這個京郊的大院子,本來閑置的后院是她打算做工作室的,她被眼前的荒蕪震驚了,太久沒來打理。她意識到,這個院子需要她,她又何嘗不需要這里呢?她找來工人,挖了池塘,建了亭子,種了花草,又將一排空置的辦公室隔出三間,做了玻璃隔斷,一樣一樣精心布置起來。感覺立刻不一樣了,覺得這個環(huán)境就是屬于自己的,可以潛心創(chuàng)作了。
她和先生都酷愛石頭,從西藏到云南,到江西,到安徽……石頭是他們最美好的旅行留念。因為喜歡,她很早就去學了玉石雕刻,但只學了半個月的工具使用,就開始自己雕著玩,給名字叫魚兒的女兒雕幾條小魚,給先生雕一朵荷花一葉芭蕉,也成為頗受朋友們歡迎的禮物。有一天,先生說,你做玉雕比畫畫更有感覺。
那一刻,她知道她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用真愛守護本心
每天早晨起來,本心把9個月大的小女兒托給保姆,送4歲的大女兒去幼兒園,便到距家六七公里的工作室工作。中午回家給小女兒喂奶,下午再工作兩小時,就去幼兒園接大女兒,晚上的時間全部用來陪伴家人。
本心雕刻下手快效率高。但這一切是建立在前期漫長的琢磨之上的,那是最幸福也最糾結的時刻。每一塊喜歡的石頭,都讓她對這大自然的禮物心生敬畏,如何下刀才能既保留石頭本來的精神,又賦予它新的含義呢?草木有本心,石頭也有本心,本心希望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能讓人看到本心。
2016年6月25日,本心在北京展出她近兩年創(chuàng)作的和田玉和瑪瑙的藝術首飾、玩件等四十多件作品。在題為草木本心的展覽中,有三件作品是獲得過當年中國玉器百工獎的,一款《真愛的守護》打動了很多人用非洲南紅刻成的瑞獸環(huán)繞的庭院,院里透出溫暖的紅色燈光是南紅本身自然的橘紅。本心說,有燈光的家才是有真愛的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心雕刻的也是自己的家。她和先生以對對方的高度認可完成真愛的守護。她對他隨遇而安,不懂也可以隨,如果對著干,枝就容易折斷,順著的話,很舒服就過去了。好比跟他去旅行,隨順的是對方,收獲的一切卻屬于兩個人。而對他來說,她雕刻石頭,是為喜歡石頭的他提供了一個心靈安放處。經(jīng)營生意之余,他包下了買料的全部工作,還會為她的方案出謀劃策。大女兒喜歡畫石頭,也喜歡幫媽媽洗刷石頭。一家人與有靈魂的石頭共處,遵從本心,享受安靜而純粹的幸福。
蘇 容
中國婦女雜志社首席編輯
2018年3月
推薦序二 琢者之心
說石,談玉,就得講一講本心女士。本心,真名王榮,珍惜友誼,把心用在對生活和藝術對稱的執(zhí)拗上,做事總是擺脫瑣事,勇氣從自己出發(fā),一個行動與沉思者就是這樣開始的。然而對于我來講,說玉是冒險的,心里缺乏一種適存感,擔心說不出玉比王多一點的光芒來,也許這一點是月光升起,是霞光云彩的世界,是萬物都長眼睛的凝固火焰。
玉是人類夢想的開始,編織出神話、起源傳說和愛情的冰潔如玉,在時間鑄造出結實歲月之前,它是王者的鎮(zhèn)定、仕者的狂歌。然而對于本心女士來講,每一塊玉石在她心里都能探討出意味,這眺望驚嘆之心正是琢者之心讓石頭從明日跳入昨日后復活至今日對自然作出的答復,讓玉醒來,使神秘不再是幻覺,而是真實的存在,是一種寧靜。
愛玉的姑娘定是驕傲的,琢者一定是在緊張的敏感、固執(zhí)的偏愛里接近歡樂。她定要把內心的光通過石頭傳出來。琢碰石頭的心魂很簡單,就是喜歡,每一次目見的瞬間使靈魂戰(zhàn)栗,情感在風和水的轉動中一圈一輪地琢出韻來,蔓延出恍然若失的象來,琢就是溫暖,溫暖的還有本心自己。
本心是一個真誠的人,生命里藏著信仰,文字里露出光環(huán),繪畫里隱匿著才情。她不因此而驕傲,只是說出心思,愛如草木本心,將草木之象藏入石頭里,使人嗅到花草之香,并深深地記住自己是漢澤西的代言人。正如她在《竹海·風骨》里的吟唱:陽光只會照顧傷口/喝下去的水/都長成了……/從此愛懂得/都是相依相契的歲月風骨。本心就是這樣體會生命的。
本心對造物是因循與仿制,反匠心雕琢,用貼近天然的手法奏出一種接近自然的天籟音律,有著一顆悲憫純然的赤子之心,訴說出至情與真誠。天然是一種自由的呼吸,一字一句,一刀一琢砰然落地,每一次觸碰經(jīng)本心手掌的石頭都讓人喜愛。真正的琢者從不玩弄游戲,會像詩人一樣生活,每一個靈感都是在心靈雀躍后而生的,只有真的力量方可雕穿世間紅塵,成為玉器并放射出生命之光,點亮詩者敏感的心靈。
本心的用情之真是貼近人心的,她心中的草木不是人間煙火,是歌者的貴、仕者的高尚面孔。她必然敞開的胸懷通向自由,通向喜歡的天真!這也符合玉。玉者絕不是仰望的心態(tài),也不是凡夫俗子的幸福,玉者一定是一個脫俗、脫塵后舍去糾結纏繞的平和者,玉者的靈魂一定是受過佛心洗禮的溫潤、禪者養(yǎng)育后的平靜、儒家教育后的正心,讓理想幸福耀眼明亮。玉者之性是仕者風骨和大德正坐之態(tài),覺海生慧,如般若,恰因果。也如本心自言:當空中飄過無數(shù)把雨傘/你昂頭望天,瞇起了雙眼/你說。這說明真誠的人一不怨,二不糾纏撕扯,擋住雨,遮蓋起強光即可。只從識中有德,德中見性也,用心,用情,夢見歲月,使草木站立,在靜中低語沉默,含著人間煙火修成赤子。
陽光正好的時候,云朵飄過的天空,擠滿云,落下雨時,琢者也有矛盾,更有孤獨,眷戀的僅僅是方寸之間。她寫道:一個愛石的人,不屬于自己,還有愛的分享。這愛是對孤獨的詮釋。當孤獨愛上高貴,靈魂眷戀也由此而生,靈魂的自由一定在安靜的微笑里。
她在《行走與愛》里寫道:生命里多了很多的行走,便多出更多的離別、思念、不安和珍貴來……因為總在歸去來中,將情感不斷隱藏和釋放,便懂得了更多的珍貴都在當下……拉伸的孤獨是堅韌的,就能有愛撫平孤獨。重復是企圖接近真情,她在《會走的夫妻樹》里不斷用行走穿越等詞語,也寫下:放眼的夜依舊是一曲沙石/亦或一灘懷舊的明月/知者可以獨懂/一些澎湃的心事/悄然在獨自的時候/魅惑綻放……
每一個琢者都心懷容顏,并在掌中朗朗映現(xiàn),握住、捧起的都是玉知的孤獨,玉遇的溫柔。玉讓人說不出,只是猜一猜琢者之心的情緒跳躍與沉潛,當心靈開始呼喚孤獨時,一切都是真的住所,只有本真的心再一次擊破孤獨,讓胸中的愛和友誼把沉寂根除,只留溫潤的撫慰。
琢者之心,要有怎樣的安靜,才可能在草木的幻影里拾夢,讓風雨、雷鳴下的草木姿態(tài)復活?必有一種精神在孤獨之上。生活里的枯燥不正是因為有自由、愛情、親情、友誼才讓人生豐富、豐沛、茂盛嗎?世間最大的自由無不是驅走孤獨,讓靈魂喘息,這也是一位琢者必備的素養(yǎng)。這孤獨的內質、自由的靈魂不正是詩的浩歌狂熱,琢者用情、用真的修為嗎?
本心曾這樣寫道:不是這個世界的不安,騷動了我的生活,只是,我必須選擇一種姿態(tài),那是對我們心靈與精神的守護。這也許正是琢者的信仰,是愛的另一種守護,明白放下執(zhí)著的自在,自在即愛,小愛弘法,大愛蒼生。但知玉想要玉遇必要有愚智的慈愛,心懷感恩,體恤蒼生。她有詩曰:唧唧唧唧/聲音斷續(xù)敲打著窗戶/眼神尋聲的途中/恰一滴晨露滑落/于一朵昨夜悄然盛開的水仙/驚慌失措。這正是草木本心之道,有心、有情之人才能呵護住一滴露珠,方能讓彎曲的水仙驚慌失措,使萬物清靜相融,呈現(xiàn)出一種微笑。
玉遇便是用心體會,用心貼近,當打開的空間靠近真情時便可以取走愛,并能對樸素有所憧憬;當自由有了激情就有勇氣超越自我,愛也就有了生命。從這點講,本心女士是一個有愛的人,所以能琢出草木之象,讓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光澤。草木之意義就是貼近大地,本心就是真切的生命對輕重之選擇。
我不能說得再多了,讓本心自己說:
是時候停下來了
看看腳下的路
……
是時候離開家了
尋一回靈魂的天路
世間的路,其實都在人的心里……
高 宏
2018年5月于宋莊工作室
本心,原名王榮,草木本心藝術玉雕/雕塑品牌創(chuàng)始人;會走的樹等大型藝術家寫生巡展策展人;策劃與實施了具有獨特藝術視角和女性精神的發(fā)現(xiàn)漢澤西·秀玉遇·知行秀等活動。
已出版圖書:《會走的夫妻樹》。
玉雕作品《玉面柔心》《吶喊》《守玉人》《簡素·布衣》《卷雪蒸云》《風生水起》等榮獲行業(yè)賽事多項獎。
目錄
玉遇,轉身遇見另一個你 001
讀書與實踐的體會 002
一個幸福滿滿的盤子誕生記 004
毓秀的理解 007
有容記 011
簡素·布衣 016
結緣愛的分貝 019
玉遇·知行秀 028
家庭無事不歡 035
家庭里的饕餮 037
談情說愛 046
無病呻吟的夜晚 049
女人,多么好的時光禮物 055
忘了壞脾氣 059
孤獨也是獨立 064
她是個廚娘,心里卻裝下了一座石山 067
漢澤西,生活與藝術的較量 075
釀酒 077
玉雕師媽媽 079
生活與藝術的較量 082
《知秋·歡悅》的偶然和由來 085
發(fā)現(xiàn)漢澤西·秀 087
我和漢澤西榜樣人物的故事 097
喜秋 105
說匠心 107
知友的定義 109
追隨本心 113
行走與愛 114
取舍 116
人是一棵會行走的樹 119
定義收獲 123
亦師亦友 127
留給時光 137
放下執(zhí)念,方得本心 140
幸福只在方寸之間 145
后記 王夏·玉尚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