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實驗教程堅持以應用性和面向行業社會需求為主,增加思考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將環境科學與工程熱點問題轉化為實驗內容。選編了固體廢棄物的采樣與制樣、堆肥實驗、固體廢棄物毒性鑒別、腐蝕性實驗、固體廢棄物壓實和垃圾滲瀝液實驗、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回收實驗等近40個實驗;編入環境專業實驗設計與方法;注重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實驗教程主要供高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專科生作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長期從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或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從事環境類專業實踐教學和相關研究人員的教學參考書,對相關專業人員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適讀人群:本書主要供高校環境專業本科、專科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從事環境類專業實踐教學和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書,對相關專業人員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技術是環境工程中“三廢”治理技術之一,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課程是高等學校本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專業必修課,該課程屬于機械、化學、數學、生物等交叉的工程技術學科。與理論教學相比,該課程實踐環節教學相對比較薄弱,缺乏實踐教學環節教材和案例教材,實踐環節教學方式比較落后等問題。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實驗教程針對以上問題和結合長期教學實踐,將環境科學與工程熱點問題轉化為實驗內容。注重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對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的理解和探索,是為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所做的努力。
隨著我國應用型大學建設力度加大,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專業教學隨之也向應用型轉變,因此,各專業教材也由傳統的傳授知識向應用型轉變。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技術是環境工程中“三廢”治理技術之一,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課程是高等學校本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專業必修課,該課程屬于機械、化學、數學、生物等交叉的工程技術學科,涉及專業領域范圍廣,內容較多,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和實用性。與理論教學相比,該課程實踐環節教學相對比較薄弱,尚存在急需研究的問題。比較突出的是缺乏實踐教學環節教材和案例教材、實踐環節教學方式比較落后等問題。這是當前制約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要障礙。因此,對于適合應用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驗教材當下需求較高。
針對以上問題和結合長期教學實踐,在保證基本理論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既能體現當代環境治理的發展方向,同時又能兼顧時代特色,在充分吸收國內外環境領域相關科研成果的新觀念、新設備、新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編寫了本書。本書以應用性以及面向行業、面向崗位和社會需求為主,增加思考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將環境科學與工程熱點問題轉化為實驗內容,注重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對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的理解和探索,也是為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所做的努力。
本書選編了固體廢棄物的采樣與制樣、堆肥實驗、固體廢棄物毒性鑒別、腐蝕性實驗、固體廢棄物壓實和垃圾滲瀝液實驗、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回收實驗等40余個實驗;編入環境專業實驗設計與方法。
本書主要供高校環境專業本、專科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從事環境類專業實踐教學和相關研究人員的教學參考書,對相關專業人員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第一章 固定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實驗教學基本要求
一、實驗教學目的1
二、實驗教學程序1
三、實驗教學要求2
四、實驗數據處理2
第二章 實驗設計原理
第一節科學研究與科學實驗5
一、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概述5
二、科學實驗的目的5
三、科學實驗程序6
四、科學實驗原則8
第二節制訂實驗方案9
一、實驗因素與水平9
二、實驗指標與效應10
三、制訂實驗方案的要點12
第三節實驗誤差及其控制13
一、實驗數據的誤差和精確性13
二、實驗誤差的來源14
三、隨機誤差的規律性15
四、隨機誤差的層次性16
五、實驗誤差的控制16
第三章 實驗優化設計
第一節環境實驗的優化設計17
一、單因子優選設計17
二、雙因子優選設計19
第二節環境實驗的正交設計27
一、正交表的含義27
二、正交實驗設計30
第四章 實驗
實驗一固體廢棄物的采樣與制樣32
實驗二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40
實驗三總固體、溶解性固體和懸浮固體的測定分析實驗44
實驗四垃圾滲濾液中氯化物的測定47
實驗五城市生活垃圾全磷的測定50
實驗六固體廢棄物中有機質的測定——容量法和燃燒法51
實驗七污泥脫水實驗54
實驗八固體廢棄物有機質的分析55
實驗九固體廢棄物pH值的測定56
實驗十垃圾滲濾液的瀝浸實驗58
實驗十一固體廢棄物有效磷的測定60
實驗十二固體廢棄物堿解氮含量分析61
實驗十三固體廢棄物浸出毒性(重金屬)的鑒別63
實驗十四植物殘渣的綜合利用64
實驗十五固體廢棄物烘干法測定含水率68
實驗十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實驗69
實驗十七固體廢棄物的固化實驗70
實驗十八固體物料焙燒脫硫實驗73
實驗十九學校餐廚垃圾好氧堆肥化處理實驗76
實驗二十有機肥腐熟度表征實驗78
實驗二十一電化學回收有價金屬實驗83
實驗二十二鋼渣用作印染廢水處理的吸附劑85
實驗二十三煉鋼廠含鋅煙塵的處理及鋅資源回收87
實驗二十四廢酸渣和廢堿渣的中和處理90
實驗二十五粉煤灰絮凝劑的制備93
實驗二十六危險廢棄物鑒別——浸出毒物鑒別實驗94
實驗二十七煉鐵尾礦浮選回收硫鐵礦實驗95
實驗二十八危險廢棄物重金屬含量及浸出毒性測定實驗98
實驗二十九危險廢棄物(飛灰)的水泥固化99
實驗三十固體廢棄物吸水率、抗壓強度和顆粒容重的測定實驗103
實驗三十一固體廢棄物熱解實驗104
實驗三十二固體廢棄物厭氧發酵實驗105
實驗三十三固體廢棄物反應性鑒別實驗107
實驗三十四固體廢棄物腐蝕性鑒別實驗110
實驗三十五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固體廢棄物中的部分金屬112
實驗三十六材料密度、空隙率及吸水率的測定116
實驗三十七工業廢渣滲瀝模型實驗118
實驗三十八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實驗119
實驗三十九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實驗120
實驗四十污泥的脫水性能實驗122
實驗四十一磁介質粉煤灰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實驗123
附錄一 沒徽章常見物質的測定方法
附錄二 溶液中鐵含量的測定
附錄三 高猛酸氧化-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測定總格
參考文獻
實驗教學的實施在于培養聯系實際的能力,是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