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基礎設施城市化:提出“中介空間”(in-between)/ 1
托馬斯�6�1 豪克(Thomas Hauck),沃爾克�6�1 克萊因科特(Volker Kleinekort)
第一章 基礎設施作為空間類型
有線景觀:電信基礎設施和現代城市理論/ 12
卡洛塔�6�1 達羅(Carlotta Darò)
追溯環路景觀:基礎設施作為一種城市設計模式/ 24
馬滕�6�1 范阿克(Maarten Van Acker)
從輪廓線到矢量場域——社會手段/ 38
拉胡爾�6�1 保羅(Rahul Paul)
基礎設施的邊緣空間和平凡景觀的創造——視覺知識與設計/ 48
馬泰奧�6�1 安布羅斯(Matteo D’Ambros),羅伯托�6�1 贊坎(Roberto Zancan)
墨西哥城的“Segundo Piso”觀念(案例一)/ 66
克里斯托夫�6�1 格佩爾(Christof Göbel)
高速公路的陰影:蘇黎世高架公路哈德橋(案例二)/ 74
夏洛特�6�1 馬特勒�6�1 巴爾泰斯(Charlotte Malterre-Barthes)
倫敦韋斯特威的城市流動性研究(案例三)/ 88
蘇珊�6�1 羅伯森(Susan Robertson)
第二章 日常性基礎設施城市化
占據邊緣和底層——“其他”城市公共空間/ 96
卡倫�6�1 弗蘭克(Karen A. Franck)
“如是”:備受爭議的城市空間的使用、價值及再利用/ 107
瑪倫�6�1 哈納克(Maren Harnack),馬丁�6�1 科勒(Martin Kohler)
基礎設施形式、間隙空間和非正式行為/ 117
埃德�6�1 沃爾(Ed Wall)
跨地區空間的創造/ 126
斯蒂芬妮�6�1 布萊梅(Stefanie Bremer),亨里克�6�1 桑德(Henrik Sander)
伯恩賽德和DIY 滑板公園運動(案例一)/ 135
托馬斯�6�1 豪克
I-5 廊柱公園(案例二)/ 137
常綠山地自行車聯盟
約翰�6�1 羅洛夫(John Roloff)
密爾沃基袋狀橋和城市購物廣場(案例三)/ 142
多爾曼建筑師事務所(La Dallman Architects)
第三章 基礎設施城市化與文脈
塑造緊密聯系的城市——基礎設施和現代城市設計/ 148
科迪莉亞�6�1 波琳娜(Cordelia Polinna)
尋求優質道路:比利時道路基礎設施與公共空間簡史/ 160
戴維�6�1 佩勒曼(David Peleman)
從運輸到場所——交通基礎設施的城市化:以瑞士為例/ 169
羅蘭�6�1 祖格(Roland Zu�0�4ger)
用基礎設施來塑造皇家碼頭/ 178
托拜厄斯�6�1 格溫特(Tobias Goevert)
瑟盧森,社會基礎設施(案例一)/ 190
BIG 建筑事務所
巴塞羅那環路項目(案例二)/ 192
馬蒂內茲�6�1 拉佩尼亞- 托里斯建筑師事務所(Martínez Lapeña – Torres Arquitectos)
拉韋特萊特與里伯斯建筑師事務所(Ravetllat – Ribas arquitectes)
“生活在路上”(案例三)/ 196
SMAQ 事務所
第四章 基礎設施景觀
基礎設施景觀在城市形象中的作用/ 202
愛德華多�6�1 里科(Eduardo Rico)
景觀基礎設施:超越記憶和隱喻/ 214
喬治斯�6�1 費爾哈特(Georges Farhat)
貧民窟基礎設施/ 227
克里斯汀�6�1 韋斯曼(Christian Werthmann)
擴展公共領域(案例一)/ 239
托馬斯�6�1 豪克(Thomas Hauck),雷吉娜�6�1 凱勒(Regine Keller)
可變更性地形——公共空間與城市基礎設施中的生態學運用(案例二)/ 251
蘇珊娜�6�1 德瑞克(Susannah C. Drake)
作者簡介/ 267
譯后記/ 270
譯者簡介/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