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一個人的著裝打扮,就是如何把自己呈現給世界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這個信息交換如此之快的時代,服裝是一種快速表達的語言。”PRADA品牌首席設計師繆西婭·普拉達這樣描述服裝所蘊含的魅力。的確,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樹立良好的服飾形象,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同時也是現代社會交際的需要。如何對自身形象的設定有一個主動的認識,能夠準確地運用豐富的服飾語言表現自己,協調好各種服飾元素之間的關系,總結出一套適合自我的服飾表達方式,更好地展現個人魅力,這是編寫此教材的主旨思想與出發點。
《服飾搭配藝術》教材自第一版出版以來,得到行業企業專家、同人的關注,受到院校師生、社會服裝愛好者的喜愛與支持,同時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些都促使我們對教材進行進一步的修改與完善,為大家呈現出更精彩、實用的內容。
本次修訂在第一版教材的基本框架之上,遵循以增強學生職業能力為前提,體現“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編寫原則,對第一版教材中文字表達模糊和不夠準確的地方做了全面修正,使全書的內容更加順暢。在章節中增加了體現服裝行業發展新動向的專業知識點,運用最新的服飾圖片詮釋服飾搭配的內容。對“課外學苑”板塊做了重新的調整。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的同時,使學生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更多的服飾知識。
本書主編為開封大學張富云、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吳玉娥。山東服裝職業學院薛偉、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朱樂天、河南省今之朱服飾有限公司首席形象設計師朱巧霞、設計師張力文參加了此次教材的修訂工作。
由于編寫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1月
第一版前言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隨著人們文化水準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意識形態的顯著變化,在對服裝的追求上,很多的消費者不再只滿足于服裝所能提供的生理功能,而是更強烈地追尋服裝中所蘊含的時代美、智慧美、機能美和著裝后賦予穿著者的自信與社會的認同。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通過自身的服飾形象向周圍的環境表現自我意識,通過自身的服飾形象來得到周圍環境的認可。因此服飾形象的確立,服飾的搭配藝術在當今社會中變得十分重要。如何對自身形象的設定有一個主動的認識,成功地運用豐富的服飾語言表現自己,總結出一套適合自我的服飾表達方式,協調好各種服飾因素之間的組合方式,使它們為穿著者服務,使每一個服飾細節與主體相吻合,更好地展現個人魅力,這是編寫這本教材的主旨思想與出發點。
本書嚴格遵循理論加實用的編寫原則,從講解服飾搭配的內容與形式,分析服飾搭配原理,教授服飾搭配的基本內容、服飾搭配的美學法則切入,接著圍繞服飾搭配中的幾個關鍵因素展開具體分析,并結合實際案例講解不同服飾形象的服飾風格表現、人與服裝的和諧關系,直至服飾搭配的總結運用。本書圖文并茂,內容翔實,在每章的后面設有“課外學苑”,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服飾知識。
本書主編張富云、吳玉娥,副主編薛偉。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二章、第四章由張富云編寫,第一章(第三節)、第三章、第八章由吳玉娥編寫,第五章、第九章由張怡編寫,第六章由徐媛苑編寫,第七章由薛偉編寫,部分插圖由卜陽繪制。全書由張富云統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關學院領導與廣大同人的支持與幫助,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同時也感謝山東服裝職業學院馬騰文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對本書進行了審稿與指導。
由于編寫時間倉促,編寫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3月
張富云,開封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副院長,1994年參加工作,現任開封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教學副院長,研究方向為服裝設計教學。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后擔任《服裝造型設計》、《服裝材料學》、《服裝市場營銷》、《服飾美學》、《畢業設計構思》等課程的授課任務,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顯著。其中《服裝造型設計》被評為2007年度校級優質課程,《服裝材料學》被評為校級課堂競賽二等獎。
本人工作十余年間積極從事本專業的科研項目研究,在全國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其中《服裝造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試論服裝材料的藝術設計及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研究與構建》論文受到專家的好評。曾出版過多部著作,得到了讀者的認可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