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8個教學單元,單元1主要介紹綠色建筑的基本知識和認知綠色建筑;單元2主要學習節能與能源利用;單元3主要學習節地與室外環境;單元4主要學習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單元5主要學習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單元6主要學習室內環境質量;單元7主要學習綠色建筑施工管理;單元8主要學習綠色建筑運營管理。每一項目教學單元進行相應的實訓鍛煉。本書為應用型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建筑工程類專業規劃教材,可作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設計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綠色建筑已成為建筑業發展的主方向。因此,綠色建筑對提高建筑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規范建筑設計與施工、保證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綠色建筑是建筑行業中重要的環節,在建筑工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滿足建筑行業高職高專教育的需要,培養適應新型工業化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我們組織編寫了《綠色建筑》這本教材。本教材正是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突出了教材的實踐性和新穎性。教材編寫在力求做到保證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以項目教學劃分教學單元,共分為概述、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室外環境、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綠色建筑施工管理、綠色建筑運營管理等8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在介紹基本知識的同時,增加了項目實訓,讓學生通過在真實環境下的實訓練習,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在綠色建筑與綠色施工教材編寫過程中,吸取了當前綠色建筑中應用的施工新技術、新方法,并認真貫徹我國現行規范及有關文件,從而增強了應用性、綜合性,具有了時代性的特征。教材以O2O(線上到線下)的形式,建設了立體化的課程資源,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可讀到大量的學習資源,其中:《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4112007)、《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207: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10)、《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 509052014)以及配套的電子課件,讀者可登錄網址www.cipedu.com.cn,輸入本書名,選擇電子資源包,自行下載。在每教學項目單元除有一定量的習題外,還增加了具有行業特點且較全面的工程案例,以求通過實例來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本書由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郝永池、袁利國任主編;河北農林科學院郭東海高級工程師,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薛勇、北方設計研究院張玉潔、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李雪軍任副主編;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郝嫣然、孫曉波,河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郝松浩參加了教材的編寫。全書由郝永池教授統稿、修改并定稿。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楊曉光教授審閱了此書,并提出寶貴意見。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有關單位和個人的大力支持。另外,在編寫過程中還參考了相關教材、專著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限于編者水平,加上時間倉促,本書肯定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改正。編者2017.11
1概述 001
1.1綠色建筑基本知識 001
1.1.1綠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001
1.1.2綠色建筑的特點 002
1.1.3國外綠色建筑發展
003
1.1.4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發展歷程
003
1.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004
1.2.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 004
1.2.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編制原則
004
1.2.3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
004
1.2.4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基本規定
005
項目實訓 007
小結 009
習題 009
2節能與能源利用 010
2.1建筑節能概述 011
2.1.1建筑節能基本概念
011
2.1.2建筑節能的涵義 011
2.1.3建筑節能檢測 011
2.1.4建筑節能的重要性
012
2.1.5建筑節能存在的問題
012
2.2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013
2.2.1墻體(材料)節能技術及設備
013
2.2.2門窗節能技術及設備
015
2.2.3屋面節能技術及設備
018
2.2.4樓地面節能工程 020
2.2.5雙層幕墻節能技術
020
2.2.6光電幕墻(屋頂)節能技術
025
2.3建筑能源系統效率 028
2.3.1冷熱電聯產技術 028
2.3.2空調蓄冷技術 030
2.3.3建筑能源回收技術
030
2.4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
030
2.4.1太陽能熱水系統 031
2.4.2建筑一體化太陽能熱水系統
031
2.4.3太陽能光伏系統 031
2.4.4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032
2.4.5太陽能供暖技術 034
2.4.6太陽能制冷技術 034
2.4.7地源熱泵技術 036
2.4.8污水源熱泵技術 036
2.5綠色建筑節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標準
037
2.5.1控制項 037
2.5.2評分項 037
項目實訓 040
小結 041
習題 042
3節地與室外環境 043
3.1建筑物選址及節地措施
043
3.1.1場地選址 044
3.1.2綠色建筑場地設計
044
3.1.3綠色建筑節地措施
045
3.2室外氣候及城市微氣候
047
3.2.1室外溫度 047
3.2.2濕空氣及空氣濕度
048
3.2.3風 050
3.2.4降水 051
3.2.5城市微氣候 052
3.2.6綠色建筑室外環境
054
3.3節地與室外環境評價標準
056
3.3.1控制項 056
3.3.2評分項 057
項目實訓 060
小結 061
習題 061
4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063
4.1水資源概論 063
4.1.1水資源的定義 064
4.1.2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064
4.1.3我國的水資源現狀
064
4.2綠色建筑節水技術 065
4.2.1制訂合理用水規劃
065
4.2.2分質供排水子系統
066
4.2.3中水子系統 067
4.2.4雨水子系統 068
4.2.5綠化、景觀用水子系統
070
4.2.6節水器具、設施和綠色管材
071
4.2.7合理利用市政管網余壓
072
4.2.8合理配置水表等計量裝置
072
4.2.9合理設計熱水供應系統
072
4.2.10真空衛生排水節水系統
073
4.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標準
073
4.3.1控制項 073
4.3.2評分項 073
項目實訓 075
小結 077
習題 077
5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078
5.1綠色材料的概念與內涵
078
5.1.1綠色材料的基本概念
078
5.1.2綠色建材應滿足的性能
079
5.1.3綠色建材的內涵 079
5.1.4綠色建材與傳統建材的區別
079
5.1.5綠色建材特征 079
5.1.6綠色建材評價方法及選用原則
080
5.2常用的綠色建材產品 080
5.2.1生態水泥 080
5.2.2綠色混凝土 082
5.2.3加氣混凝土砌塊 086
5.2.4保溫材料和構造 087
5.2.5自保溫墻體 088
5.2.6生態玻璃 089
5.2.7綠色涂料 091
5.3綠色建筑材料評價標準
092
5.3.1控制項 092
5.3.2評分項 093
項目實訓 095
小結 096
習題 096
6室內環境質量 098
6.1室內空氣質量概述 099
6.1.1室內空氣質量的基本概念
099
6.1.2建筑室內空氣環境現狀
099
6.1.3建筑室內空氣環境問題的起因
099
6.1.4室內不同污染物的來源
100
6.1.5室內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
102
6.2綠色建筑空氣環境保障技術
103
6.2.1污染源控制 103
6.2.2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提高新風稀釋效應
103
6.2.3室內空氣凈化 103
6.3綠色建筑聲環境及其保障技術
106
6.3.1基本概念 106
6.3.2小區聲環境污染 106
6.3.3噪聲的控制技術 107
6.4綠色建筑光環境及其保障技術
108
6.4.1光的性質和度量 108
6.4.2視覺與光環境 109
6.4.3天然采光 110
6.4.4人工照明 111
6.4.5綠色建筑光環境主要措施
112
6.4.6建筑人工照明技術
113
6.5綠色建筑室內熱濕環境控制
113
6.5.1建筑熱濕環境基本概念
113
6.5.2綠色建筑熱濕環境調節技術
114
6.5.3綠色建筑調節熱濕環境的節能措施
115
6.6室內環境質量的評價標準
116
6.6.1控制項 116
6.6.2評分項 116
6.6.3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的健康住宅15條標準 119
項目實訓 119
小結 121
習題 121
7綠色建筑施工管理 122
7.1綠色施工的概念 123
7.1.1綠色施工的基本概念
123
7.1.2綠色施工原則 123
7.1.3綠色施工基本要求
125
7.1.4綠色施工總體框架
126
7.2綠色施工技術措施 127
7.2.1綠色施工管理 127
7.2.2綠色施工環境保護技術要點
128
7.2.3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要點
130
7.2.4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要點
131
7.2.5節能與能源利用技術要點
132
7.2.6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技術要點
133
7.3綠色建筑施工管理 134
7.4綠色施工規范要求 135
7.4.1施工準備 135
7.4.2土石方與地基工程
135
7.4.2基礎及主體結構工程
139
7.4.4建筑裝飾裝修 141
7.4.5屋面工程 144
7.4.6建筑保溫及防水工程
145
7.4.7機電安裝工程 146
7.4.8通風與空調工程 147
7.4.9建筑電氣工程及智能建筑工程
147
7.4.10電梯工程 148
7.4.11拆除工程 148
7.5綠色建筑施工管理評價標準
150
7.5.1控制項 150
7.5.2評分項 150
項目實訓 152
小結 153
習題 153
8綠色建筑運營管理 155
8.1運營管理的概念 155
8.1.1運營管理 156
8.1.2人工設施運營管理的分析
156
8.2綠色建筑的運營管理 157
8.2.1綠色建筑管理制度
158
8.2.2綠色建筑技術管理
159
8.2.3環境管理 161
8.2.4七類運行成本 163
8.2.5提高綠色建筑運營水平的對策
163
8.3智能建筑簡介 164
8.3.1智能建筑的定義 165
8.3.2智能建筑的發展目標
165
8.3.3智能建筑的項目組成
165
8.3.4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
166
8.3.5智能建筑的發展趨勢
166
8.3.6我國智能建筑發展
167
8.4運營管理評價標準 167
8.4.1控制項 167
8.4.2評分項 168
項目實訓 169
小結 171
習題 171
資源目錄
序號名稱頁碼
二維碼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004
二維碼2《公共建筑節能檢測標準》012
二維碼3《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標準》012
二維碼4雙層幕墻和光電幕墻應用技術021
二維碼5主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033
二維碼6隔熱計算038
二維碼7結露計算038
二維碼8集中供暖系統耗電輸熱比計算及空調系統耗電輸冷(熱)比計算039
二維碼9太陽能生活熱水計算040
二維碼10《建筑日照計算參數標準》054
二維碼11人均用地指標計算058
二維碼12《建筑中水設計規范》067
二維碼13《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范》071
二維碼14 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075
二維碼1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 084
二維碼16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086
二維碼17可再生材料利用及高強度鋼筋用量計算 094
二維碼18室內空氣質量標準116
二維碼19隔聲計算117
二維碼20室內背景噪聲計算117
二維碼21照度計照明功率密度計算118
二維碼22單位風量耗功率計算118
二維碼23綠色施工新技術135
二維碼24裝配式建筑141
二維碼25玻璃幕墻施工技術144
二維碼26背栓式石材幕墻技術144
二維碼27智能建筑設計標準165
二維碼28碳排放計算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