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從選材到內容結構上的安排力求既簡明、實用,又系統、全面,更加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在內容編配上結合企業設備管理的實踐工作,更加貼近實際,在內容選擇上,除了介紹我國設備管理的傳統方法和有益管理經驗之外,還介紹了現代管理方法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使讀者通過本書了解到現代化設備管理的知識和發展趨勢。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機電類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工具書。
設備管理工作是企業的關鍵工作之一,它對企業的生產和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設備管理工作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課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新的形勢下對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的實踐中不斷完善設備管理學科的內容。
作為一名管理者,必須重視現代設備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性,通過正確的設備管理,充分發揮設備的潛力和效能,為企業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書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從選材到內容結構上的安排力求既簡明、實用,又系統、全面,更加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在內容編配上結合企業設備管理的實踐工作,更加貼近實際,在內容選擇上,除了介紹我國設備管理的傳統方法和有益管理經驗之外,還介紹了現代管理方法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使讀者通過本書了解到現代化設備管理的知識和發展趨勢。
本書由宋艷杰任主編,郭硯榮和王欣任副主編,陳玉球、沈印參編。具體編寫章節分工如下:宋艷杰編寫了第2~6章;郭硯榮編寫了第9章、第10章;王欣編寫了第1章;陳玉球、沈印編寫了第7章、第8章。
本書配套電子課件,可免費送給選用本書作為授課教材的院校和老師,如果需要可登錄www.cipedu.com.cn下載。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經驗不足,書中難免存在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
第1章概述1
1.1設備與設備管理概念1
1.1.1設備概念1
1.1.2設備管理的概念3
1.1.3機電設備管理的發展5
1.2設備管理的范圍和內容6
1.2.1設備管理的范圍6
1.2.2設備管理的內容6
1.3我國設備管理制度7
1.3.1設備管理的方針8
1.3.2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9
1.3.3設備綜合管理10
1.3.4設備管理現代化10
1.4設備管理的工作任務、目的與意義11
1.4.1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11
1.4.2設備管理的主要目的12
1.4.3設備管理的意義12
1.5設備管理體制13
1.5.1設備管理組織機構的設置原則13
1.5.2影響設備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的有關因素14
1.5.3設備管理的領導體制與組織形式14
1.5.4設備管理的社會化和市場化15
思考題16
第2章設備綜合管理17
2.1設備構成期的管理17
2.1.1設備構成期管理的重要性18
2.1.2設備計劃階段的管理18
2.1.3設備的選型與購置20
2.1.4設備設計、制造階段的管理25
2.2設備使用期的日常管理28
2.2.1設備使用期管理的任務和工作內容28
2.2.2設備的安裝驗收與移交28
2.2.3進口設備管理29
2.2.4設備的租賃32
2.2.5設備的故障與事故管理32
2.2.6設備管理與公害32
2.2.7設備的封存與保管33
2.2.8設備的報廢34
思考題35
第3章設備資產管理36
3.1固定資產36
3.1.1固定資產的特點36
3.1.2固定資產應具備的條件37
3.1.3固定資產的分類37
3.1.4固定資產的計價37
3.1.5固定資產折舊38
3.2設備分類41
3.2.1按編號要求分類41
3.2.2按設備維修管理要求分類42
3.3設備資產管理的基礎資料43
3.3.1設備資產卡片43
3.3.2設備臺賬44
3.3.3設備檔案45
3.3.4設備的庫存管理46
3.4機器設備評估48
3.4.1機器設備的基本概念48
3.4.2機器設備評估的特點48
3.4.3機器設備評估的程序48
3.4.4影響機器設備評估的基本因素51
3.4.5機器設備的評估方法52
思考題54
第4章設備的使用與維護55
4.1正確使用與維護設備的意義55
4.1.1正確使用設備的意義55
4.1.2正確維護設備的意義55
4.2設備技術狀態的完好標準56
4.2.1設備的技術狀態56
4.2.2設備的完好標準和確定原則56
4.2.3完好設備的考核和完好率的計算57
4.2.4單向設備完好標準57
4.3設備的使用管理59
4.3.1設備的合理使用59
4.3.2設備使用前的準備工作59
4.3.3設備使用守則60
4.4設備的維護管理62
4.4.1設備的維護保養62
4.4.2設備的三級保養制62
4.4.3精、大、稀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63
4.4.4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64
4.4.5設備的區域維護64
4.4.6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的措施65
4.5設備維護情況的檢查評比65
4.5.1檢查評比活動的方式65
4.5.2檢查工作的主要內容66
4.5.3評比方法66
4.5.4設備維護先進機臺的評比條件66
4.5.5檢查評比的獎勵66
4.6設備的潤滑管理67
4.6.1基本概念67
4.6.2潤滑管理的基本任務72
4.6.3潤滑工作的“五定”和潤滑油的“三級過濾”72
4.6.4設備潤滑耗油定額74
4.7設備的防腐蝕管理76
4.7.1組織機構和技術管理76
4.7.2防腐施工安全注意事項77
4.8設備的無泄漏管理77
4.8.1關于油漆粉刷涂色的規定77
4.8.2設備的泄漏危害及泄漏原因78
4.8.3防止設備和管路連接處泄漏的措施78
思考題79
第5章設備的檢修80
5.1設備檢修的重要性80
5.1.1設備檢修的意義80
5.1.2設備功能與時間的關系80
5.1.3各種檢修制度81
5.2計劃檢修82
5.2.1計劃檢修的種類及內容83
5.2.2設備的檢修周期84
5.3設備檢修定額86
5.3.1檢修工作量定額86
5.3.2檢修間隔期定額86
5.3.3檢修工時定額86
5.3.4設備停歇時間定額87
5.3.5檢修停車時間定額87
5.3.6維修材料定額87
5.3.7檢修費用定額87
5.4檢修計劃的編制88
5.4.1設備大修年度計劃的編制程序88
5.4.2季度大修計劃的編制88
5.4.3月度大修計劃的編制88
5.5設備檢修工程的施工管理90
5.5.1檢修工程的施工管理90
5.5.2施工前的準備工作90
5.5.3施工現場管理 92
5.5.4施工驗收與總結93
思考題94
第6章設備的故障與事故95
6.1設備故障分類及分析方法95
6.1.1設備的故障及分類95
6.1.2設備故障分析方法96
6.2設備事故的管理101
6.2.1設備事故的概念101
6.2.2設備事故的管理102
6.2.3設備事故典型調查程序103
6.2.4設備事故的處理105
思考題105
第7章備件管理106
7.1備件管理概述106
7.1.1備件及備件管理106
7.1.2備件的范圍106
7.1.3備件的分類107
7.1.4備件管理的目標和任務107
7.1.5備件管理的工作內容108
7.2備件的技術管理109
7.2.1備件的儲備原則109
7.2.2備件的儲備形式109
7.2.3備件的儲備定額110
7.3備件的計劃管理112
7.3.1備件計劃的分類112
7.3.2編制備件計劃的依據113
7.3.3備件生產的組織程序113
7.3.4外購件的訂購形式113
7.4備件的庫存管理114
7.4.1備件庫的建立114
7.4.2備件庫的管理114
7.5備件的經濟管理115
7.5.1備件資金的來源和占用范圍115
7.5.2備件資金的核算方法115
7.5.3備件經濟管理考核指標116
7.6備件管理的現代化116
7.6.1ABC管理法在備件管理中的應用116
7.6.2計算機備件管理信息系統117
思考題118
第8章設備的更新和改造119
8.1設備的更新和改造119
8.1.1設備的更新和改造的概念119
8.1.2設備的更新和改造的必要性120
8.2設備的折舊與選擇120
8.2.1折舊的定義和計算方法120
8.2.2設備的選擇124
8.3設備更新與改造的重點及有效途徑126
8.3.1設備更新改造的重點126
8.3.2設備更新改造的有效途徑126
8.4設備更新與改造管理127
8.4.1設備更新的管理127
8.4.2設備改造的管理127
第9章設備管理的技術經濟效果分析130
9.1概述130
9.1.1有關考核指標130
9.1.2大修理問題130
9.2設備購置的經濟性131
9.2.1投資回收期法131
9.2.2成本比較法133
9.2.3投資利潤法135
9.3設備維修的經濟性136
9.3.1維修的一般規律136
9.3.2維修費用效率136
9.3.3維修費用的綜合評價137
9.3.4設備大修的經濟性138
9.4設備更新的經濟性138
9.4.1最大總收益法139
9.4.2最小年均費用法140
9.4.3劣化數值法141
第10章現代管理方法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143
10.1網絡計劃技術143
10.1.1網絡計劃技術的特點143
10.1.2網絡計劃技術的基礎——網絡圖144
10.1.3網絡圖的時間參考計數149
10.1.4表格計算法151
10.1.5網絡計劃的調整與優化152
10.2線性規劃154
10.2.1線性規劃的概念及作用154
10.2.2線性規劃模型的結構154
10.2.3線性規劃的應用實例155
10.2.4線性規劃問題的圖解法157
思考題159
參考文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