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在“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指導下,在高職高專物理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基礎上,總結了教學實踐中的改革成果和經驗而編寫的。
《物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以力學、電磁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為核心,適當編寫了熱力學、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的知識,同時加強了理論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八章內容:質點運動學、質點動力學、剛體的定軸轉動、靜電嘗穩恒磁嘗電磁感應、熱力學基儲機械振動與機械波。每節后都配有習題,書后附有計算題答案和自測題答案,《物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還配有電子教案。全書主線突出,闡述清晰,難度適中。
《物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開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民辦高校各相關專業的大學物理教材。
《物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特色:
1.緊扣大綱,降低難度:從職業崗位群對人才的需求出發,緊扣大綱,達到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面對生源現狀,適當降低起點,注意由已知到未知的自然轉化,注重與中學物理知識的銜接。
2.夯實基礎,講練結合: 為了加強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的講解與運用,并通過講練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加了“本章學習目標”、“本章小結”和節后習題。帶“*”的習題為選做題。
3.提高素質,注重能力:不僅僅局限于單純地講述前人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更注重帶領學生去探索、實踐,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4.每節后都有習題,書后附有計算題答案和自測題答案,還配有電子教案。
5.內容已制作成用于多媒體教學的PPT課件,并將免費提供給采用《物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作為教材的院校使用。
高職高專教材建設工作是整個高職高專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學校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先后出版了一些高職高專教育教材。但從整體上看,具有高職高專教育特色的教材極其匱乏,不少院校尚在借用本科或中專教材,教材建設落后于高職高專教育的發展需要。為此,1999年教育部組織制定了《高職高專教育專門課課程基本要求[DK]》[DK](以下簡稱《基本要求》)和《高職高專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DK]》[DK](以下簡稱《培養規格》),通過推薦、招標及遴選,組織了一批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教師,成立了“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編寫隊伍,并在有關出版社的積極配合下,推出一批“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JP2]“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計劃出版500種,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這500種教材中,專門課(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與專業能力課)教材將占很高的比例。專門課教材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職高專教學質量。專門課教材是按照《培養規格》的要求,在對有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的基礎上,充分汲取高職、高專和成人高等學校在探索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和教學成果編寫而成的。這套教材充分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應用特色和能力本位,調整了新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文化基礎和技術基礎,突出了人才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有關課程開發委員會組織下,專門課教材建設得到了舉辦高職高專教育的廣大院校的積極支持。我們計劃先用2~3年的時間,在繼承原有高職高專和成人高等學校教材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充分汲取近幾年來各類學校在探索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解決新形勢下高職高專教育教材的有無問題;然后再用2~3年的時間,在《新世紀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計劃》立項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研究、改革和建設,推出一大批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從而形成優化配套的高職高專教育教材體系。[JP]本套教材適用于各級各類舉辦高職高專教育的院校使用。希望各用書學校積極選用這批經過系統論證、嚴格審查、正式出版的規劃教材,并組織本校教師以對事業的責任感對教材教學開展研究工作,不斷推動規劃教材建設工作的發展與提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曲梅麗,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教授, 1986年7月,本人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后來一直在山東工業職業學院任教。主要從事物理學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編了《物理學》等五部教材,并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多項科研成果獎項。
第一章 質點運動學
第一節 參考系質點位移
一、參考系
二、質點
三、位置矢量運動方程
四、位移和路程
習題1
第二節 速度
一、平均速度
二、瞬時速度
習題1
第三節 加速度
一、平均加速度
二、瞬時加速度
習題1
第四節 平面曲線運動
一、拋體運動
二、圓周運動
習題1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二章 質點動力學
第一節 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
一、牛頓運動定律
二、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
三、牛頓運動定律應用舉例
習題2
第二節 功和能
一、功
二、質點的動能定理
三、勢能
習題2
第三節 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恒定律
一、功能原理
二、機械能守恒定律
習題2
第四節 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
一、沖量和質點的動量定理
二、動量守恒定律
習題2
*第五節 碰撞
一、完全彈性碰撞
二、完全非彈性碰撞
三、非彈性碰撞
*習題2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三章 剛體的定軸轉動
第一節 剛體運動學
一、平動和轉動
二、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三、勻變速轉動的公式
四、角量和線量的關系
習題3
第二節 轉動定律
一、力矩
二、轉動定律
三、轉動慣量
四、轉動定律的應用
習題3
第三節 剛體轉動的動能定理
一、力矩的功
二、轉動動能
三、定軸轉動的動能定理
習題3
第四節 角動量守恒定律
一、角動量
二、角動量定理
三、角動量守恒定律
習題3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四章 靜電場
第一節 庫侖定律
一、電荷的量子化
二、電荷守恒定律
三、庫侖定律
習題4
第二節 電場強度
一、電場強度
二、電場強度的計算
三、電場線
習題4
第三節 靜電場的環路定理
一、靜電場力做功的特點
二、靜電場的環路定理
三、電勢能
習題4
第四節 電勢
一、電勢電勢差
二、電勢的計算
三、等勢面
習題4
第五節 電容
一、電容
二、電介質對電容的影響
三、電介質的極化
習題4
第六節 靜電場的能量
一、帶電電容器的能量
二、靜電場的能量
習題4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五章 穩恒磁場
第一節 磁場磁感應強度
一、基本磁現象
二、磁場和磁感應強度
習題5
第二節 畢奧薩伐爾定律
一、畢奧薩伐爾定律
二、畢奧薩伐爾定律的應用
習題5
第三節 磁場的高斯定理
一、磁感應線
二、磁通量
三、磁場的高斯定理
四、螺線管螺繞環
習題5
第四節 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
一、洛倫茲力
二、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三、霍耳效應
四、安培力
習題5
第五節 磁介質
一、順磁質和抗磁質
二、鐵磁質
三、磁致伸縮
四、磁記錄
習題5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六章 電磁感應
第一節 電源的電動勢
一、電源
二、電源的電動勢
習題6
第二節 電磁感應定律
一、電磁感應現象
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三、楞次定律
習題6
第三節 動生電動勢
一、動生電動勢
二、動生電動勢的計算
習題6
第四節 感生電動勢
一、感生電動勢
二、渦流
習題6
第五節 自感和互感
一、自感
二、互感
習題6
第六節 磁場的能量
一、磁場的能量
二、磁能密度
*習題6
第七節 電磁波
一、電磁波的輻射
二、電磁波的性質
三、電磁波譜
*習題6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七章 熱力學基礎
第一節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一、氣體的狀態參量
二、平衡態
三、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習題7
第二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
一、熱力學過程
二、功熱量內能
三、熱力學第一定律
四、氣體系統做功的公式
習題7
第三節 理想氣體的等值過程和絕熱
過程
一、等體過程
二、等壓過程
三、等溫過程
四、絕熱過程
習題7
第四節 循環過程卡諾循環
一、循環過程
二、熱機效率
三、卡諾循環
習題7
第五節 熱力學第二定律
一、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二、熱力學第二定律
三、卡諾定理
*習題7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八章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第一節 簡諧振動
一、彈簧振子的運動規律
二、描述簡諧振動的物理量
三、簡諧振動的能量
四、共振現象
習題8
第二節 簡諧振動的旋轉矢量法
習題8
第三節 簡諧振動的合成
習題8
第四節 機械波平面簡諧波
一、機械波的產生與傳播
二、機械波的描述
三、平面簡諧波
習題8
第五節 波的衍射和干涉
一、惠更斯原理
二、波的衍射
三、波的疊加原理
四、波的干涉
*習題8
本章小結
自測題
附錄一矢量代數簡介
附錄二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和國際單
位制(SI)
習題中計算題答案
自測題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