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系統介紹了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相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正投影法與三視圖、基本體的三視圖、基本體的軸測圖、組合體、機件的基本表示法、零件圖、裝配圖,計算機繪圖等。《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可作為高職高專、高級技校、技師學院的機械、數控、機電、汽車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根據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特點,結合《制圖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要求,在貫徹最新的《機械制圖》、《技術制圖》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正投影法與三視圖、基本體的三視圖、基本體的軸測圖、組合體、機件的基本表示法、零件圖、裝配圖,計算機繪圖等。《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可作為高職高專、高級技校、技師學院的機械、數控、機電、汽車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因此,以就業為導向是我國職業教育今后發展的主旋律。推行“雙證制度”是落實職業教育“就業導向”的一個重要措施,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也明確提出,要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但是,由于基于“雙證書”的專業解決方案、課程資源匱乏,“雙證課程”不能融入教學計劃.或者現有的教學計劃還不能按照職業能力形成系統化的課程,因此,“雙證書”制度的推行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為配合各高職院校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工作,推進示范校建設,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和人民郵電出版社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聯合向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申報了《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推進策略與“雙證課程”的研究與實踐》課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立項編號225753)。此課題擬將職業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職業資格認證緊密結合起來,使每個專業課程設置嵌入一個對應的證書,擬為一般高職院校提供一個可以參照的“雙證課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課題研究的對象包括數控加工操作、數控設備維修、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多個專業。
該課題由教育部的權威專家牽頭,邀請了中國職教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有關行業的專家,以及全國50多所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領先的學校,一起進行課題研究,目前已召開多次研討會,將課題涉及的每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專業人才定位一對應職業資格證書一職業標準解讀與工作過程分析一專業核心技能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課程開發方案”的過程開發。即首先對各專業的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和分類,按照相應崗位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典型產品或服務,進而分析得出專業核心技能、崗位核心技能,再將這些核心技能進行分解,進而推出各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與雙證課程,最后開發出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以上研究成果,課題組對專業課程對應的教材也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擬開發的教材具有以下鮮明特色。
1.注重專業整體策劃。本套教材是根據課題的研究成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的,每個專業各門課程的教材內容既相互獨立又有機銜接,整套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統性與完整性。
2.融通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本套教材將各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知識和能力要求都嵌入到各雙證教材中,使學生在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獲得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緒論
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1.1 常用手工繪圖工具、儀器的使用
1.2 認識機械圖樣
1.2.1 圖紙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
1.2.2 繪圖比例的選擇(GB/T14690-1993)
1.2.3 圖樣中的字體(GB/T14691-1993)
1.2.4 圖樣中的圖線(GB/T17450-1998、GB/T4457.4 -2002)
1.2.5 圖樣中的尺寸注法規定(GB/T4458.4 -2003)
1.3 常用幾何圖形的畫法
1.3.1 等分線段及正多邊形畫法
1.3.2 斜度與錐度
1.3.3 圓弧連接
1.3.4 橢圓的畫法
1.4 平面圖形的分析及畫圖步驟
1.4.1 分析平面圖形的尺寸與線段
1.4.2 確定作圖順序
1.4.3 繪圖技能
1.5 計算機繪圖基礎
1.5.1 走進AutoCAD2008
1.5.2 繪制平面圖形
1.5.3 輔助繪圖工具的使用
1.5.4 編輯圖形
1.5.5 綜合練習
本章小結
第2章 正投影法與三視圖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識
2.1.1 投影法的概念
2.1.2 投影法的種類
2.1.3 正投影的性質
2.2 物體的三視圖
2.2.1 三視圖的形成
2.2.2 三視圖的投影規律
2.2.3 畫物體三視圖的步驟
2.3 物體上點、直線、平面的投影
2.3.1 物體上點的投影
2.3.2 物體上直線的投影
2.3.3 物體上平面的投影
2.4 換面法
2.4.1 換面法的基本概念
2.4.2 點的投影變換規律
2.4.3 直線的投影變換
2.4.4 平面的投影變換
2.4.5 換面法解題舉例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本體的三視圖
3.1 平面立體
3.1.1 棱柱
3.1.2 棱錐
3.2 曲面立體
3.2.1 圓柱
3.2.2 圓錐
3.2.3 圓球
3.2.4 圓環
3.3 常見柱形體
3.3.1 柱形體的形體特征
3.3.2 柱形體三視圖的特點
3.3.3 柱形體三視圖的畫法
3.3.4 讀柱形體三視圖的思維方法
3.4 基本立體的尺寸標注
3.4.1 平面立體尺寸注法
3.4.2 曲面立體尺寸注法
3.4.3 常見柱體尺寸注法
3.4.4 帶切口和穿孔的基本體尺寸注法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本立體的軸測圖
4.1 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
4.1.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4.1.2 軸測圖的基本性質
4.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正等測)
4.2.1 正等測圖的形成
4.2.2 正等測圖的軸測軸、軸間角、軸向伸縮系數
4.2.3 正等測畫法
4.3 斜二軸測圖的畫法(斜二測)
4.3.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4.3.2 斜二軸測圖的畫法
4.4 軸測草圖的畫法
4.4.1 平面圖形的軸測草圖畫法
4.4.2 軸測草圖畫法舉例
本章小結
第5章 組合體
5.1 組合體及形體分析法
5.1.1 組合體的形成方式及形體分析法
5.1.2 組合體相鄰表面界線分析
5.1.3 平面與形體表面相交
5.1.4 兩回轉體表面相交
5.2 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
5.2.1 繪圖方法與步驟
5.2.2 計算機繪制三視圖的方法
5.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5.3.1 標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5.3.2 標注組合體尺寸的方法和步驟
5.3.3 用AutoCAD書寫文本及標注尺寸
5.4 組合體軸測圖的畫法
5.4.1 畫組合體軸測圖的基本方法
5.4.2 AutoCAD繪制軸測圖
5.5 讀組合體視圖
5.5.1 讀圖的基本知識
5.5.2 讀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5.5.3 組合體的構型設計
本章小結
第6章 機件的表示法
6.1 視圖
6.1.1 基本視圖及其配置
6.1.2 向視圖
6.1.3 局部視圖和斜視圖
6.1.4 應用舉例
6.2 剖視圖
6.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
6.2.2 用AutoCAD實現剖面區域的填充
6.2.3 剖切面的種類及選用
6.2.4 剖視圖的種類
6.2.5 剖視圖中的規定畫法
6.3 斷面圖
6.3.1 斷面圖的概念
6.3.2 斷面圖的種類和畫法
6.4 其他表示法
6.4.1 局部放大圖
6.4.2 簡化表示法
6.5 綜合應用
6.6 軸測剖視圖的畫法
6.7 第三角投影圖
6.7.1 第三角畫法的視圖形成與配置
6.7.2 第三角畫法與第一角畫法的區別
6.7.3 第一、三角投影的識別符號
本章小結
第7章 零件圖
7.1 零件圖的基本知識
7.1.1 零件圖的作用
7.1.2 零件圖的基本內容
7.2 特殊零件的結構、畫法及標記
7.2.1 螺紋的結構及表示法
7.2.2 螺紋緊固件及標記
7.2.3 鍵、銷及標記
7.2.4 齒輪的構型及表示
7.2.5 彈簧的構型及表示
7.3 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
7.4 零件的視圖選擇及尺寸標注
7.4.1 零件的視圖選擇
7.4.2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7.5 零件的技術要求
7.5.1 表面結構表示法
7.5.2 極限與配合及其標注
7.5.3 形狀和位置公差
7.6 計算機繪制零件圖
7.7 典型零件的圖例分析
7.8 零件測繪
7.9 讀零件圖
本章小結
第8章 裝配圖
8.1 裝配圖的基本知識
8.1.1 裝配圖的概念
8.1.2 裝配圖的作用
8.1.3 裝配圖的基本內容
8.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8.2.1 裝配圖的規定畫法
8.2.2 裝配圖的特殊表達方法
8.2.3 裝配圖的簡化畫法
8.3 常見裝配結構的畫法
8.3.1 螺紋緊固件連接畫法
8.3.2 鍵、銷連接
8.3.3 滾動軸承
8.3.4 彈簧在裝配圖中的畫法
8.4 裝配圖的零(部)件序號及明細欄
8.4.1 零、部件序號
8.4.2 明細欄
8.5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及技術要求
8.5.1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
8.5.2 技術要求
8.6 裝配圖的工藝結構
8.7 部件測繪和裝配圖的畫法
8.7.1 部件測繪
8.7.2 繪制裝配圖
8.8 計算機繪制裝配圖
8.8.1 AutoCAD繪制裝配圖的基本方法
8.8.2 AutoCAD繪制裝配圖的步驟
8.8.3 設計中心及工具選項板的應用
8.9 閱讀裝配圖
8.9.1 讀裝配圖的基本要求
8.9.2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8.9.3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本章小結
附錄A 螺紋
附錄B 常用標準件
附錄C 極限與配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