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營養學和治療學的角度入手,把痛風患者可以吃的食物分為九大類,并詳細介紹了每一種食物的營養和抗痛風食性、適用量、必要的提示、推薦食譜及怎么吃等,希望痛風患者能在預防和緩解痛風發生的同時品嘗到一些美味,同時還能對機體產生正面的影響,非常適合痛風患者和家屬閱讀、參考。
齊鳴齋,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會員,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會員,系主任 博導 教授,從事分離工程、化工單元操作的研究,涉及傳熱、精餾、吸收、萃取、干燥,以及化工生產裝置標定、擴容改造。尤其是萃取分離和萃取設備的流體力學、傳質速率和數學模型的研究,萃取操作的動態特性研究。化工廢水預處理。化工過程模擬計算。負責并完成項目18個。
主講化工原理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
獲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1。獲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三等獎,2005。獲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2002。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2004。 第三屆上海高校教學名師獎。
論文30余篇,參與譯書1本,參與編書4本。
第8章 氣體吸收
8.1 概述
8.2 氣液相平衡
8.2.1 平衡溶解度
8.2.2 相平衡與吸收過程的關系
8.3 擴散和單相傳質
8.3.1 雙組分混合物中的分子擴散
8.3.2 擴散系數
8.3.3 對流傳質
8.3.4 對流傳質理論
8.4 相際傳質
8.4.1 相際傳質速率
8.4.2 傳質阻力的控制步驟與界面濃度
8.5 低濃度氣體吸收
8.5.1 吸收過程的數學描述
8.5.2 傳質單元數的計算方法
8.5.3 吸收塔的設計型計算
8.5.4 吸收塔的操作型計算
8.5.5 理論板數的計算
8.6 高濃度氣體吸收和化學吸收
8.6.1 高濃度氣體吸收
8.6.2 化學吸收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9章 液體精餾
9.1 蒸餾概述
9.2 雙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
9.2.1 理想物系的汽液平衡
9.2.2 非理想物系的汽液平衡
9.3 平衡蒸餾與簡單蒸餾
9.3.1 平衡蒸餾
9.3.2 簡單蒸餾
9.4 精餾
9.4.1 精餾過程
9.4.2 精餾過程數學描述的基本方法
9.4.3 塔板上過程的數學描述
9.4.4 塔段的數學描述
9.5 雙組分精餾的設計型計算
9.5.1 理論板數的計算
9.5.2 回流比的選擇
9.5.3 加料熱狀態的選擇
9.5.4 雙組分精餾過程的其他類型
9.5.5 平衡線為直線時理論板數的解析計算
9.6 雙組分精餾的操作型計算
9.6.1 精餾過程的操作型計算
9.6.2 精餾塔的溫度分布和靈敏板
9.7 間歇精餾
9.7.1 間歇精餾過程的特點
9.7.2 保持餾出液組成恒定的間歇精餾
9.7.3 回流比保持恒定的間歇精餾
9.8 恒沸精餾與萃取精餾
9.8.1 恒沸精餾
9.8.2 萃取精餾
9.9 多組分精餾基礎
9.9.1 多組分精餾流程方案的選擇
9.9.2 多組分的汽液平衡
9.9.3 多組分精餾的關鍵組分和物料衡算
9.9.4 多組分精餾理論板數的計算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0章 氣液傳質設備
10.1 板式塔
10.1.1 概述
10.1.2 篩板上的氣液接觸狀態
10.1.3 氣體通過篩板的阻力損失
10.1.4 篩板塔內氣液兩相的非理想流動
10.1.5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現象
10.1.6 板效率的各種表示方法及其應用
10.1.7 提高塔板效率的措施
10.1.8 塔板型式
10.1.9 篩板塔的設計
10.2 填料塔
10.2.1 填料塔的結構及填料特性
10.2.2 氣液兩相在填料層內的流動
10.2.3 填料塔的傳質
10.2.4 填料塔的附屬結構
10.2.5 填料塔與板式塔的比較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1章 液液萃取
11.1 概述
11.1.1 液液萃取過程
11.1.2 兩相的接觸方式
11.2 液液相平衡
11.2.1 三角形相圖
11.2.2 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
11.2.3 液液相平衡與萃取操作的關系
11.3 萃取過程的計算
11.3.1 萃取級的數學描述
11.3.2 單級萃取
11.3.3 多級錯流萃取
11.3.4 多級逆流萃取
11.3.5 完全不互溶物系萃取過程的計算
11.3.6 回流萃取
11.3.7 微分接觸式逆流萃取
11.4 萃取設備
11.4.1 萃取設備的主要類型
11.4.2 逐級接觸式萃取設備
11.4.3 微分接觸式萃取設備
11.4.4 液液傳質設備的選擇
11.5 超臨界流體萃取和液膜萃取
11.5.1 超臨界流體萃取
11.5.2 液膜萃取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2章 其他傳質分離方法
12.1 溶液結晶
12.1.1 概述
12.1.2 溶解度與溶液的過飽和
12.1.3 結晶機理與動力學
12.1.4 結晶過程的物料和熱量衡算
12.1.5 結晶設備
12.1.6 其他結晶方法
12.2 吸附分離
12.2.1 概述
12.2.2 吸附相平衡
12.2.3 傳質及吸附速率
12.2.4 固定床吸附過程分析
12.2.5 吸附分離設備
12.3 膜分離
12.3.1 概述
12.3.2 反滲透
12.3.3 超濾
12.3.4 電滲析
12.3.5 氣體混合物的分離
12.3.6 膜分離設備
12.4 常規分離方法的選擇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3章 熱、質同時傳遞的過程
13.1 概述
13.2 氣液直接接觸時的傳熱和傳質
13.2.1 過程的分析
13.2.2 濕球溫度與絕熱飽和溫度的關系
13.3 過程的計算
13.3.1 熱、質同時傳遞時過程的數學描述
13.3.2 逐段計算法
13.3.3 以焓差為推動力的近似計算法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4章 固體干燥
14.1 概述
14.1.1 固體去濕方法
14.1.2 對流干燥流程及經濟性
14.2 干燥靜力學
14.2.1 濕空氣的狀態參數
14.2.2 濕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
14.2.3 水分在氣固兩相間的平衡
14.3 干燥速率與干燥過程計算
14.3.1 物料在定態空氣條件下的干燥速率
14.3.2 間歇干燥過程的計算
14.3.3 連續干燥過程一般特性
14.3.4 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
14.3.5 干燥過程的熱效率
14.3.6 連續干燥過程設備容積的計算方法
14.4 干燥器
14.4.1 干燥器的基本要求
14.4.2 常用對流式干燥器
14.4.3 非對流式干燥器
習題
思考題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附錄
一、氣體的擴散系數
二、幾種氣體溶于水時的亨利系數
三、 某些二元物系的汽液平衡組成
四、某些三元物系的液液平衡數據
五、填料的特性